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艺术乒乓社群,从上海落地成都 | 555 Project

2022-11-30 18: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LIN 三明治 收录于合集 #555 Project 97个

文 | LIN

今年夏天,Toto带着Standard Nerds Club从上海来到了成都芳沁街。

如果以玉林为衡量标准,芳沁街并不在中心位置,知名度远远比不上其眦邻的芳草或者芳华。和蓬勃升起的玉林核心相比,芳沁显得老旧安静,街道的尺度略宽阔一些,不似老城区内街巷盘桓密集。两旁的大树或许可以为地方历史做一些注脚,枝叶繁茂遮天,除非是朗晴天气,已经很难让阳光探进来。

路过这块招牌的人们通常会在原地驻足一阵,一字一顿,读完这短不算短的店名。

这是什么?如果只看店面外表,或者单凭名字猜测,难免心生好奇。书店?按照直译的话,可里面似乎没有书架。咖啡店?虽然店门口也围坐着喝咖啡的人,但喝上一会儿后,他们放下杯子进里面,转身却拿起了乒乓球拍。

趁着这阵久坐后起身的功夫,咖啡或者谈话间隙间,一场乒乓球比赛就这样开始了。透过玻璃门,那张乒乓球桌是浅木色的,看起来比标准尺寸更狭长一些,好像占满了空间,但又留下足够转身接球的宽度。

一个男生在店外面,打量着里面打乒乓的人,看得很疑惑。站在他旁边的另一个却兴奋起来,“这就是我在网上关注的那家乒乓球俱乐部!”他们是从东北来成都旅游的学生,本想去玉林街上找小吃店聚集的地方觅食,兜兜转转一阵,来到了芳沁街上。

拐进这条街时,周围一片安静,一圈的小店都是小超市或者面馆,没有街头穿着夸张的年轻人,彼时是周四下午,还没有开始下班高峰,虽靠近主干道,连行人也很少,隔壁杂货店的老板在竹躺椅上午睡,眼镜搭在鼻梁上。

这家店看起来是唯一一个亮色的,也更年轻一些,但大概也不是想找的目的地,男生准备转身,身边的人一把拉住了他。“走,进去看看”。SNC落地成都后,主理人Toto 常常遇到这样驻足打量的年轻人,无论对谁,兴奋的老朋友或者疑惑的新朋友,都热情邀请,“来打几拍吧”。

如果对方点头应允,她把这当做休息的好机会,合上面前的笔记本电脑,转动下脖子,“来!”只挽起袖子,是为“赛前准备”,至于其他的一切——披着头发,没关系;高跟鞋,没关系;长裙,只要不会踩到,都没关系——

“我想要进来的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自己是来玩的,不是来比赛的。”

如何让运动变得好玩?这个问题带着Toto,把自己对乒乓球单纯的喜爱,转换成了联结更广泛乒乓爱好者们的艺术乒乓社群:Standard Nerds Club。

而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让乒乓球变得好玩

Toto是成都人,在这里长大,读书到高中。大学去到外地上学,大学后又到纽约学服装设计。对家乡成都,她的印象是浅浅淡淡的,就像记忆里这里的天气,“天气晴起来,巴不得立马逃课出去晒太阳。”

Toto喜欢阳光,喜欢大笑,喜欢把皮肤晒成小麦色,看起来永远精力充沛。事实上的确是这样,从很小的时候开始,Toto便热衷各种运动:篮球、乒乓、足球、跳舞……直到现在,每年也会把一段时间留给海南,哪怕只是去晒个太阳。不熟悉她的外国人,在看到Toto的肤色和笑容后,会猜测她是从加州来的华裔。

可是,喜欢大笑,晒黑小麦色,热衷户外运动,就要符合对特定地域或者群体类型的想象吗?对Toto来说,自己对体育、户外的喜爱,对生活时刻充满活力的向往,从她成长早期便生长起来了。

Toto

乒乓球是自己接触的第一项运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体院来学校招生,看中了Toto的身体条件,建议她走体育路线。考虑到体育生太苦,家里人拒绝了。不过,各种运动场上,Toto依然保持活跃。小学时候,对才刚开始身体发育的小朋友们来说,乒乓球比足球篮球更容易上手,这项运动对身体条件要求不算高,也没有高强度的冲撞。印象里,同学聚在一起,下课铃一响,便赶紧跑下楼打球。

学校不大,Toto回忆当时打乒乓的氛围却非常好。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高中“总之只要在学校一定会去打球。”而大学是个断层,“我身边很多人都是从大学以后就不再打球了。”也许这和乒乓本身也没有太大关系。校园里,大家或许更倾向独自或者寝室小范围内活动,那种一群人聚在一起运动体验,她已经很久没有感受过了。

到了纽约后,toto才重新打起了乒乓。拿起球拍的开始源于一个契机。某天,当经过布鲁克林一个创业园时,那里正在进行一场慈善乒乓球比赛。后来,她在当地一个乒乓bar里遇到了一群喜欢打球的年轻人,大家身份背景不一,有导演、设计师、画家……在里面,她兼职做了乒乓陪练。

纽约的社群热闹纷呈,Toto认识了Skate Kitchen(滑板厨房),由一群很热爱滑板的女生组成,团队彼此鼓励,强调运动的有趣而非竞技,带给参与者安全和认同感。还有一些社群,虽冠以体育之名,但其实算不上太“体育”,而更像是一种社交方式,这种方式恰好是以某种运动开启的。在这样的场域里,体育作为参与者进入社群的入口,不再是你输我赢的竞技比赛。活跃身体也能放松大脑的愉悦氛围,让Toto重新找回了孩童时,和大家一边玩耍一边打乒乓的快乐。

大众认知里中国的国球,在中国想找场馆打乒乓时候,Toto却遭遇尴尬,“有次我回国找球馆。那里看起来没什么管理,人也很少”和身边的年轻人聊起这项乒乓时,她发现,“大家对这项运动的想象是很匮乏的。”国内打乒乓的群体普遍高龄化,年轻人对这项运动的态度,有漠视不屑“老年人才打”,也有畏惧自卑“打的好的人太多了,我不行。”

Toto萌生了想要在国内成立乒乓社群的想法,社群鼓励支持的氛围,能够很好地中和体育的竞技成分。这个阶段,也是她从个人的运动体验,尝试向更普遍的公共需求跨越。“我希望乒乓可以成为大家都能体验的运动,不是只有打得好不好这一个衡量标准。组建社群,也是想要先把这个标准模糊掉,才有可能让它变得好玩。”

从上海到成都

Standard Nerds Club,“标准的书呆子俱乐部”,取这个名字带着些反讽意味:在国外,大家对华人学生的印象普遍是“宅”、“会打乒乓球”,SNC希望挑战这个刻板印象,让宅的人能够从家里走出来。相比于技术纯熟的选手,更热情拥抱不会打乒乓的人。

SNC的雏形是Toto在上海的设计工作室。2018,Toto从纽约回国, 2019 在上海延庆路一个弄堂中开了工作室。在装修时,不忘在里面放上两张乒乓球台。促成了SNC社群的早期雏形。一批喜欢潮流也热爱乒乓的年轻人迅速聚集起来。Toto发起了第一场乒乓比赛,是在一个朋友的地下油画室里,她自己制定了球桌、设计宣传海报。

原本上海是打算落地实体空间的第一站,但随着疫情,房东收回了工作室的房子。Toto不想让SNC在疫情的背景下承担过多压力。如何能够既让社群维持,也不至于背上太重的包袱?这次,SNC把乒乓球带入了各种场景里,办起了“移动乒乓球馆”项目,去咖啡馆、酒吧、艺术工作室……也有露天集市和城市小广场。这些年轻人聚集,但在平时看起来与乒乓毫无关系的场所,是Toto想让乒乓球的到来,给人们产生惊喜的地方。

快闪活动随后走进了各种城市,成都也是其中一站。Toto把最初来到成都的几场活动叫做“串门”。占据本地人的优势,她带着球桌,去各种朋友开的店里面“跑了一圈”。

在成都“串门”

活动通常结合乒乓与酒、涂鸦等各种元素,“主要是为了出圈,让大家更好地参与了解乒乓球,所以会在设计上花些心思”球桌也设计了各种尺寸。受欢迎的小桌大赛,空间友好,可以放到任何地方,在任何时刻开始。SNC在成都的乒乓社群迅速积累,现在已经有500多人了。

空间友好的小桌乒乓球赛

今年春天的上海,让Toto重新思考SNC实体空间第一站的选址,把目光看向了成都。近年来,各种社群和内容空纷纷选择落地成都,Toto 趁着做活动的机会在附近观察。“成都氛围还是比较松弛,加上成本优势,是可以容纳内容业态慢慢生长的。”

比较之下,“在上海,要做一个小而美的东西太难了。”每天都有各种新鲜的事情发生,但也有才火一阵的东西突然消失。“这种更新换代的速度其实有点可怕,各种商业形态在街区迭代,每两年三年就有肉眼可见的迁移。”

现在,成都的社群和内容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人来参加我们活动时会很惊讶,因为有些不收费,还有礼物。”对SNC在成都,Toto预期它“不会大爆”。但至少目前,对于内容创意行业,成都还是一片相对友好的土壤,容纳不同业态在里面尝试,Toto更希望SNC能在成都找到自己的节奏。

SNC来到成都的第一场活动,是在波浪山谷办的狗狗乒乓球比赛,那里有天台,有户外。延续到现在,已经成为了SNC持续的宠物友好项目;后来团队又去了铁牛村,给当地的小朋友做了一场乒乓赛。第一次做这种公益类型的活动,Toto形容是和从前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做完这次活动以后,SNC决定每年都一定要去一个远离城市、娱乐相对匮乏的地方做球赛。”

宠物友好比赛

成都大学生社团乒乓联盟赛

平日固定的项目是在体育场馆的周训,专业教练来做指导讲解,带着成员们一起训练。除了场馆费用均摊,训练没有额外的费用。“我们的初心是体育文化的推广,一直很注重教学的部分,想要把乒乓的专项活动做好。”

作为女性主理人,Toto感受到这个行业里女性声音的缺失,但这也是促成改变的开始。在社群里,Toto很在乎女生在运动里面的感受和体验,同身为女性,她说自己能深刻体会到女生对某种状态的恐惧。而乒乓球对身体素质、场地、衣着等门槛要求都比较宽松。“我希望这里能变成女性友好的社群,让女生在里面的体验是舒适安全的。”

乒乓球不仅少于激烈身体对抗,其包含的细腻技巧,比如控球、旋转,让女性的优势这项运动中可以很好得到表达。Toto小时候喜欢打,“可能是因为我经常能打过男生。”对年龄大的群体也同样适用,Toto的妈妈也喜欢乒乓,母女俩在一起时经常会打球,“我跟我妈性格很像,生活在一起久了就容易吵架,只有打乒乓不吵架。”

对Toto来说,乒乓球是包容的运动,适合各种年龄层、基本任何场合与服饰。“除了鞋以外,我其实觉得大家不需要穿太运动的衣服来玩。”Toto说自己和朋友就常常穿牛仔裤和裙子打球。

“挑战大众对乒乓的认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帅的事儿。哪怕遇到阻力,但是在改变一些事情。”因此,在落地成都时,SNC毫不犹豫选择了橙色作为代表自己颜色“橙色是活力,有点挑战,有点跳跃。乒乓在人印象也可以不总是红或黑,我们希望让更多颜色出现。”

在成都的NERDS CRAFT手工坊

落地芳沁街

SNC所在的芳沁街并不在玉林的中心。由于靠近社区,附近很多住在这里的居民,在晚饭后会拿着拍子在店门口的球桌上打球。

“我们来打球了”多是上了些年纪的叔叔阿姨们,先冲着里面先大声招呼,每次做活动时,也会围拢在球桌一旁仔细观战。这条街比较安静,周围的小店多是服务周边居民生活的。饭点时候,还经常能闻到阵阵炒菜香。

对于Toto来说,芳沁街的名字已经是小时候的初代记忆了,她依稀记得,过去这里集聚着小众文化空间,“相对附近的芳草芳华,芳沁街是有点远离中心的地方,是莫名其妙地就会让人觉得有点萧条的一条街。”

今年夏天,和SNC一起来到芳沁街的还有旁边的花店。“基本是没有任何年轻业态的。”最初决定租这个地方,Toto想把它变成工作室。不过后来,她发现这样的氛围其实还蛮适合一个社群成长,它在相对热闹的玉林,但又不再热闹的中心。决定来的人,多半的确是因为对乒乓球感兴趣。也有人问过Toto是否需要刷单打卡,对这类方式,她基本都拒绝了“我希望来的人是有着开放心态,愿意去尝试乒乓球,而不是拍照然后走掉。”“毕竟我们是乒乓社群嘛。”

社群的参与者往往基于相似的爱好、共通的价值观,因此容易产生认同感。也是因为这样,在社群里,从活动的参与者向团队成员的转换,也遵循着同样的“兴趣为主”的逻辑。从上海来到成都,Toto虽然单枪匹马,但并没有为此发愁,童年打球的经历,让她对成都打乒乓氛围有很好的印象。SNC在成都组建团队的过程十分顺利:

Eric,参加成都的乒乓活动时和SNC认识,过去还是乒乓球的国家二级运动员,但已经很多年没有打过球了。在SNC参加活动,是老选手在乒乓球场上的一次“非正式返场”;Casey是美国人,街头选手,乒乓基础是跟广场大爷们学的;龙龙,学动画设计的男生,学校乒乓球社的社长,除了打球,还喜欢开发捣鼓各种和乒乓有关的器材设计;金月,有金月色头发的女生,小学时候密集训练过六年时间的乒乓球,现在是教练团队的一员,也负责团队的新媒体运营。

也有因为SNC才接触乒乓球的新人,店长小黄就没有乒乓基础,于是团队里所有的教练都成为了老师,也是观察对象“ta力量大,打的猛;ta‘老谋深算’一点,基本不教基本功,而是怎么变着法儿赢球;ta是技术型选手,但比较爱玩儿,没有比赛状态……”做咖啡的间隙,小黄有时会透过嵌进墙体中间的圆形窗户,仔细做着点评。问及“谁打的最好?”他转转眼珠,”优缺点都很明显呢,不好比较。”

“过去社群里活跃些的,现在好像全部都来工作了。”Toto笑说。“我们团队对乒乓的情感还是蛮深厚的,这是把人聚在一起的基础。而大家也有很多其它爱好,各种兴趣、技能,让打乒乓这件事变得越来越有趣。”

如果只是对乒乓有初步兴趣,想和朋友一起体验,那么SNC是一个好的入口。在这里,边喝咖啡边打球,穿各种自己喜欢的衣服打球,不想打的时候,也可以随时把拍子放回篮筐,就像Toto说的,“我们想做这样一群人:可能打得不专业,但是特别快乐。”

原标题:《艺术乒乓社群,从上海落地成都 | 555 Project》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