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水不水不重要,职场人需要 MBA 当心灵解药 | 有数
本文为“湃客·有数”栏目独家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或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作者 / 张铃媛 陈杨 吕晨安
设计 / 王亚赛
距离 2023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还有不到一个月。高校考研报名人数普遍上涨,部分高校增幅超过 39%。这股只增不减的考研热中,除了在校学生外,还有不少以在职人群为主的 MBA(工商管理硕士)考生。除了同样更加激烈的竞争外,他们还需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学费的水涨船高。
有媒体报道,今年不少院校的 MBA 项目学费少则上涨 2 万元,多则上涨 6-10 万元。 而 MBA 项目的学费原本就比多数专业的普通全日制硕士更贵。
这个书,还读不读得起了?
图片来源于小红书
学费涨价,可以有多夸张?
有数工作室在今年或去年有 MBA 招生计划的全国高校中(不包括中欧国际商学院等独立的商学院),分地区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得到 86 所样本高校,并统计其 MBA 项目学费。各高校 MBA 项目的数量或方向可能有所不同。
梳理这些高校在 2014—2023 年间的 MBA 学费数据可以发现:涨价最厉害的 10 所高校里,9 所都是原“211 工程”大学,5 所是原“985 工程”大学。随着时间变迁,图中学校的学费都翻了倍,曾经还显得划算的个位数学费,也都涨成了两位数。
但并非所有 MBA 项目都是“天价”学费。从样本院校 2023 年的学费来看,全程学费在 30 万以上的仍然较少,超过半数的没有超过 10 万元,定价相对较低。
据《北京商报》报道,MBA 学费跳涨并非学校“拍脑门”的决定,紧追现代化模块设置、师资力量升级、调研项目提升等都是其间因素。同时,名校的光环能够吸引更多考生,这也是学费上涨的关键因素。
攀升的人气带来涨价的“底气”。在中国,MBA 是舶来品。1991 年,中国只有 9 所大学开设 MBA 教育试点,此后随着新中产阶级的崛起和对西方商业方式兴趣的增加,“MBA 热”兴起,如今也还只增不减。
同时,MBA 的下沉趋向也越加明显。2011-2021 年间,中国 MBA 的报考人数和实考人数几乎都在逐年增长,2017 年报考人数的同比增幅超过了 30%,2018 年以后也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然而,与火热增长的考试人数相比,录取比则显得颇为冷静,整体来看不增反降。
实际上,2016 年以后教育部将 MBA 的培养方式明确区分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两种方式下的研究生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且都可以获得学历证、学位证双证。社会上对于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总体态度也趋于一视同仁。即便如此,学费不菲、时间成本、耽误工作等现实难题,也让要不要读 MBA 这个问题难以回答。
在网络社区上,不少人分享过相关看法。有数工作室统计了豆瓣和知乎上的相关帖子所提及的 MBA 的优缺点。对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作用是人们最看重的益处。其他提及较多的优点包括拓展社会关系、开阔视野和思维、帮助职业发展等。对于许多职场人士来说,通过就读 MBA 实现学历的提升是少有的晋升渠道之一。也有不少帖子表达了对 MBA 的质疑。学费贵和对工作的助益有限,是被提及最多的两大劝退因素。
这一结果也与一篇发表于 2018 年的《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期刊》(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上的研究结论一致。该研究调查了中国和阿联酋的大学中的 354 名 MBA 学生,发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愿望是受访者攻读 MBA 最重要的动机。有研究指出,学生有一种从学习中获得满足的倾向,而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可以帮助个人实现就业和内在的利益。
为了不确定的未来,职场人在困境中寻找可能性
对于职场人来说,比 MBA 考试本身更难的,或许是兼顾工作或选择脱产时面对的复杂挑战。
在豆瓣和知乎的帖文中,一些人分享了在备考或就读中所付出的努力。这些困难不一定相通、相似,可能难以被归类和计量,却是经历过的人才能深切体会。
有人讲述备考期间的努力点滴:“那段时间,工作日我每天三、四点钟起床,因为担心晚上加班或者有别的事情没时间学习,基本保持每天 3-4 小时的学习时间。周末的时候不用说,周六图书馆 9:00-21:00,周日 9:00-17:00,都是从开馆待到闭馆。”
也有人在笔试前几个月的提前面试中,发现自己与目标有多大差距:“专业不对口、工作年限较短、管理经验不足,所以在同济 MBA 提前面试中,与众多优秀社会精英相比,竞争力不大。”
MBA 真的值得吗?工作了还要不要读研?工作后读非全,是否比直接读全日制的性价比更高?
场外的人会有很多疑问,场内的人也会有自己的答案,其中不乏离开校园多年、生活渐趋稳定的一些“大龄”考研人。求变、镀金、提升、跟风......无论原因为何,总有人在为跳出舒适圈,丰富人生的可能性而努力。
疫情背景下,生活的不确定性日益凸显。人们似乎总想做点什么,去对抗不确定性。小红书里一位用户提到:自己所报考学校的 MBA 学费虽然一年涨价 6 万,但提前面试人员仍然爆满。豆瓣上一位用户可能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如果现在不读MBA,或许这辈子就不可能再读了,这样的话老了以后会不会感到遗憾?中年危机的再次焦虑,也促使自己下定决心去读。”
参考资料
成都商报,《市场火爆,MBA学费上涨!最高涨10万→》,https://mp.weixin.qq.com/s/UQdJDY6imYE5lYY4E5mdzQ
北京商报,《跳涨的MBA学费》,https://www.bbtnews.com.cn/2022/0908/451417.shtml
澎湃新闻,《大龄考研人:学历焦虑下的三十而“慄”|象牙塔内外》,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448343
McLaughlin, J., & Durrant, P. (2017). Student learning approaches in the UAE: The case for the achieving domai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36(1), 158-170.
Wilkins, S., He, L., Zhu. L., & Elmoshnib, M. (2018). The resilience of the MBA in emerging economies: student motivations for wanting an MBA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 40(3), 256-271.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