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围炉煮茶”,新中式还是割韭菜?
这个秋冬,年轻人入冬的仪式感,从围炉煮茶开始。一群人围着火炉喝茶,再搭配柿子、红薯、砂糖橘、花生等零食水果,这种喝茶方式风靡各大社交平台,延续成为继今年露营盛行后的冬日“后遗症“。
截至目前,#围炉煮茶#相关话题在抖音上的播放量已超过10亿次。
新中式茶馆、咖啡店、火锅店解锁了新的喝茶方式,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新的社交场所,三五好友围坐在温暖的炭火旁,喝着茶,吃着零食聊聊天,放下原本焦虑的生活状态,享受此刻的松弛与惬意。
为什么围炉煮茶这么火?
围炉煮茶最早源于云南当地少数民族的“火塘烤茶”。火塘,是在室内用火碳烧水或煮饭的一种火坑。将土陶烤茶壶放在火坑上慢火烘烤,然后放入茶叶,边烤边摇动,等茶叶散发出醇厚的焦香味时,便开始沏茶。
在湖南等城市乡村,也有冬天烤炭火、烧煤炉的习惯,再摆上一些鲜果零食,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唠家常。
在茶文化浓厚的福建、广州等地区以及苏州、杭州等地早已盛行,甚至围绕“围炉煮茶”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消费行为。
改造后的围炉煮茶,“茶”有所升级,除了传统的红茶、绿茶、普洱外,还加入了果茶、奶茶、咖啡、红酒等。
而炭火烧烤除了茶之外,可以烤柿子、烤橘子、烤栗子……让喝茶这件事变得更具有趣味性。
除了标配的炭炉和茶以外,用精致复古的器皿装成搭配色彩饱和的应季水果和各式点心,再加上书法、折扇、字画、中式元素装饰,场景好看,非常出片,随手拍一张照片就拉满了暖意融融的秋冬氛围感。
在围炉煮茶的场景上,常见的有室内煮茶,茶台置于屋内,置身于温暖的环境之中。也有露天咖啡店,五大道的小院子里,或在竹林凉荫之下、山水田园之间。
露营经济后的秋冬“后遗症”
在天津人眼里,“围炉煮茶“是延续露营盛行后的冬日“后遗症”,他们依依不舍享受户外的自由,渴望在室外多待一会儿,城市院子里的暖意围炉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王彬是和平区民园广场山上咖啡店的主理人,她眼中的“围炉煮茶”在南方城市有更好的商业现状,像杭州莫干山的网红咖啡馆,有自己的院子,气候适宜,秋天时间长,更适合做“围炉煮茶”的生意。
在她看来,疫情反复下,年轻人对社交的需求尤为强烈。天津市场围炉煮茶大约人均消费在40-60元左右,她店里推出的是128元双人“围炉煮茶”套餐,可以烤红薯、花生、红枣、橘子、脆柿子等,烤后的红枣和桂圆还可以放入茶中丰富茶的口感。
此外,围炉煮茶近期因为世界杯赛事时间,晚饭后时常咖啡店爆满,甚至出现“一座难求”。围炉煮茶最吸引人可能是它的返璞归真,不要那么多工业化生产的东西。烧的燃料、用的炊具都是很传统的、天然的,吃的东西大部分也都是没加工过的,洗干净即可。
它是一种“慢生活”的社交方式,能与朋友小聚拍照打卡,又能在情感上获得满足。
在小编看来,围炉煮茶或多或少像热红酒市场一样的“秋冬时令”热饮。在许多围炉煮茶的套餐里大部分也标注了限时“2小时”,超时加收10-100元不等的炭火费的成本计算。
国潮加持 年轻人爱上“围炉”
近年来国潮文化盛行,无论在服饰、餐饮还是家居行业,都刮起了新中式浪潮,影视IP的加持让国潮更加锋利。
今年夏天热播的电视剧《梦华录》就掀起了宋朝茶道美学的热潮,国潮和传统文化结合的新中式茶馆,结合了茶饮文化底蕴与社交属性,营造了环境氛围,满足了年轻人的社交需求,也让年轻人乐于打卡和分享。
在大众点评上,围炉烤茶作为很多茶馆的新型套餐出现在团购菜单上,从空间和消费场景来看,大部分商家是露营、野餐后的升级项目,顺势围炉喝茶。
从装备及产品上来看,淘宝、京东等线上平台煤炭、烤炉、餐具等商品比比皆是,抖音、小红书等带货平台更是会在展示作品中安利商家链接。其排在前列的折叠取暖炉、烤网、陶泥功夫茶茶炉、柴烧煮茶器售价直逼千元,不配任何配件的单炉,价格普遍也有300元左右。这种带货也是典型低效增收、利用情绪吸引客流的模式。
“围炉煮茶”正契合了这些特点,这也许正是它火爆背后的原因,这个秋冬年轻人入冬的仪式。
是收割“中产”新韭菜?
显然,大部分新中产加入到了这波“围炉煮茶”的队伍里。它是继滑雪、飞盘、露营、腰旗橄榄球后再一次收割新中产“韭菜”?
事实证明新中产更容易被新鲜“高级”事物吸引,今年夏天的露营经济,似乎被全网新中产“击中”。露营透露出一种岁月静好的景象,帐篷、草坪、复古毯、煤油灯、手磨咖啡是表现生活自由的态度。
而飞盘,是一种社交方式、一项缓解减压的运动项目,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与传统室内健身房相比,飞盘运动具有不可比拟的社交属性,这也是吸引许多年轻新中产入局的的重要因素。
“围炉煮茶”的出圈与以上项目及其相似,先圈新中产,再被年轻人积极效仿、打卡跟随。他们更爱通过粘贴“标签”将一些行为“符号化”群体与大众消费分隔开,以示“高端”不同。
撰文 刘姝乐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摄影:.L. /DYS)
责编 刘姝乐
检校 王雅菡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