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早产儿年过千万,如何救治最脆弱的生命?

2022-11-29 15: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汪航 医学界

每年,全球有1500万名早产儿,100万名婴儿因早产并发症而死亡,许多存活下来的儿童可能伴有学习困难或运动障碍等问题。

撰文 | 汪航

分娩一个月后,李颖(化名)才第一次见到儿子。

那是个绛紫色的小人,眼睛微闭,被纸尿裤包裹着,嘴里的气管插管连着呼吸器,鼻子插着胃管,身上贴着各种监护电极,连着床边的仪器。李颖觉得儿子虽然刚出生,但看上去更像一个垂暮的老人。

李颖的儿子出生时刚满26周,体重最低只有900g,属于超早产儿,一出生就被送进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期间,他发生过脑出血、肺出血、重度感染和脑积水等并发症,做过多次手术,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撤下呼吸机,110天后才顺利出院。

李颖和儿子见面时拍下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根据2018年国家卫健委妇幼司公布的数据,我国每年约有110万早产儿出生,如果不及时进行综合干预,一部分早产儿会死亡,幸存者也可能面临发育落后等严重后果。为了减少早产导致的健康问题和死亡,2012年起,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1月17日定为“世界早产日”,倡导人们更多关注早产儿的生存与发育。

作为国内最早建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单位之一,上海新华医院新生儿科年出院病人数达3600余例,其中早产儿及危重病人数约占40%,抢救成功率97%以上。新生儿科主任医师夏红萍告诉“医学界”,早产儿从出生、出院到成长,需要闯过重重生死难关,她希望医学能再进步一点点,让更多早产儿存活并健康成长。

暖箱里的早产儿

脆弱的人

医学上,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胎龄<32周的称为极早产儿,胎龄<28周的称为超早产儿。夏红萍介绍,近十年,早产儿发生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救活的早产儿胎龄越来越小了,病房里胎龄25-26周的小早产儿较前增多。

2012年《全球早产儿报告》显示,每年新增1500万早产儿,占全球活产儿的11.1%。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早产发生率约7%,每年约有120万早产儿出生,早产儿数量居世界第二。

夏红萍分析,早产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孕母的原因,如年龄过小或高龄、生殖道感染、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糖尿病、劳累或运动过多等;胎儿本身原因,如多胎妊娠、胎儿畸形等;其他包括羊水过多或过少、胎膜早破、前置胎盘等。近年,辅助生殖的比例也逐年升高,多为双胎,早产的风险也增加。

上海新华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部分早产儿

通常来说,早产儿提前多少周来到世间,生后在NICU就需要住院多少周,直到矫正胎龄37周、体重达到2公斤及以上才能出院。在夏红萍看来,救治超早产儿依然是医学界公认的难题。住院期间,对早产儿的救治主要是针对并发症,除正常护理外,早产儿还至少需要闯过呼吸、喂养、感染三道难关。

首先是呼吸关,她解释,“在宫内,胎肺里面充满了羊水,双肺没有张开,生长发育所需的氧气是通过脐带从母亲的胎盘获得。早产后就出生后,脐带剪短后,从母亲的氧气来源也中断,需要靠自己呼吸,早产儿的身体器官还没发育完全的话,容易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如果早产儿自主呼吸不稳定,会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由于肺本身发育不成熟,生后肺部感染以及呼吸机治疗等原因,极早产儿,大约有40%会出现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发生率越高,需要吸氧和呼吸支持的时间也越长。

喂养是第二道难关。早产儿的胃肠道功能是随胎龄而不断成熟的,胎龄越小,早产儿胃肠功能越弱,喂养就越困难。夏红萍介绍,早产儿消化酶活性低、肠道蠕动能力弱、肠道黏膜屏障不完善,加上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腹胀、呕吐甚至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疾病。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一种新生儿常见的胃肠道疾病,90%发生于早产儿,由于感染和缺氧等因素肠粘膜出现充血、水肿、糜烂和点状坏死,严重的会引起肠穿孔。

感染是早产儿需要闯过的第三道难关。由于早产儿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皮肤和粘膜屏障功能差、生后需要各种插管、皮肤抽血穿刺、留置静脉针等,导致早产儿感染的风险很高。夏红萍说,严重的感染是最致命的,早产儿可能发生细菌性或真菌性败血症、肺炎、尿路感染以及脑膜炎等。

目前,早产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全球每年有110万早产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36%。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的死亡率高4-6倍。 此外,早产儿的体格生长和营养状况也较足月儿落后,早产儿的脑瘫、智力障碍、视觉和听觉缺陷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足月儿。

八一儿童医院的超早产儿病房

父母的艰难抉择——救不救?

面对一个超早产儿,新生父母可能会面临一个极残酷的问题——救还是不救自己的孩子。

夏红萍说,随着围产医学进展,除严重畸形外,全球大多数国家对胎龄24-25周以上的早产儿,都会积极救治。但出生胎龄小于24-25周的宝宝接近生存极限,是否进行抢救需要根据患儿疾病严重情况及父母愿望决定。

2018年,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等14家医院共同发布了针对超、极早产儿早期预后的多中心调查。结果显示,早产儿发生率为 9.9%,13701例早产儿中,存活率为 91.2%,随着胎龄的增加存活率逐渐增加,其中胎龄≤ 24 周无存活病例,胎龄 25 周早产儿存活率仅为 28.0%,31 周早产儿存活率为 96.0%。

即便是存活下来的早产儿,也会面临各种并发症的风险。胎龄越小,早产儿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几率就越大,研究显示,超过四成的超、极早产儿至少合并一项严重并发症。

其中,25 -27 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在85.0% 以上;胎龄25周的早产儿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达57.1%,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为41.7%,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为33.3%,视网膜病的发生率为28.6%,败血症的发生率为20.0%。

救和不救,是摆在早产儿父母面前的一架天平,医生会根据早产儿的病情结合当前医疗技术,告知父母患儿在救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相应的结局,已知的、未知的种种情况都会影响天平的平衡。这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让“救不救”成为最艰难抉择。

李颖怀孕后,头三个月反复出现孕吐,随后又查出胎盘低置,从第四个月就开始了漫长的保胎路,前后换了4家医院保胎。她形容自己每天都像是在战斗,“每熬过一天,肚子里的那个小家伙就又安全了一点,又长大了一点。只要熬到28周,哪怕早产,也是一个医学标准上的早产儿。”

李颖宫缩的频率随着孕期变得频繁,大出血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她坚持了26周,儿子出生了。“我当时疼的快昏迷了,听见产科主任在喊孩子不能保了,我就拼尽力气挣扎着喊保孩子,还骂了主任。”

她告诉“医学界”,儿子转入新生儿重症病房后,出现过脑出血、肺出血、严重感染、胃潴留、便血等各种并发症,仅因脑出血引起的梗阻性脑积水就做了三次手术,一次置管引流,一次皮下埋囊引流,一次永久性腹腔分流手术。

住院的110天里,李颖最怕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因为她不确定自己能否承受住各种消息。那段时间,她每三小时吸一次奶,经常坐两个小时的公交车去医院,见不到儿子,就坐在监护室门口为他加油,甚至提前演练起了孩子将来回家后,没有完整睡眠的生活。

夏红萍见过太多这样无助的家长。她发现,部分早产宝宝的妈妈,认为宝宝早产是妈妈没有保胎成功引起的,甚至一些妈妈会产生强烈的负疚感,“她会觉得自己对不起小孩,小孩提前出来,要在NICU住院这么长的时间,吃了不少苦。”

暖箱和远红外床二合一,需要时暖箱盖子可以打开

抽血、打针、做手术……目前国内大多数NICU是封闭管理的。想象这满身连着各种插管和仪器的新生儿,内疚、压抑、焦虑、悲观等负面情绪在早产儿家庭中普遍存在。

夏红萍也是位母亲,她能共情这些痛苦,她与团队一起尽力救治早产儿,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让他们生存质量更好一些,“早产儿母亲出现产后抑郁的几率比较高,平时让她们多挤奶、送奶,多沟通,可以减轻内心焦虑。”

早产儿住院天数长达2-3个月,每天医疗费高达2000-3000元,如果遇到紧急抢救,医疗费还会翻倍激增。虽然医保能报销很大部分,但也有家庭难以支付,加上并发症和可能出现的后遗症,不少患儿家长会在抢救中途选择放弃。

“疫情期间,有一个家庭我印象很深,转运来一个27周早产儿,父母都是打工的,均处在管控中,无法来院办理手续,电话听说医疗费用后,包括爷爷奶奶都说不治了。当时,孩子一般情况还好,我们科室自发帮忙办理住院,垫付了部分住院费,劝他们不要放弃,最后孩子健康出院。”

作为一名新生儿科医生,夏红萍常会从成功挽救一位早产儿中充满职业成就感,也会因救治失败而沮丧。中国每年仍有上百万早产儿出生,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像李颖这样,能度过了人生的至暗时刻,儿子和正常同龄人一样健康成长。

在她看来,新生儿暖箱的科技含量再高,也不及子宫的百分之一,避免早产至关重要。“部分早产是可以预防的,孕妇要注意自身的生活习惯和疾病状态的监测,如果觉得身体有不适或者胎动有任何异常,要马上去医院,早期干预,及早诊断,及时治疗。”

来源:医学界

责编:田栋梁

校对:臧恒佳

编辑:赵 静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