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隐藏在中国台湾电影中的历史建筑·聚落篇

2018-05-01 19: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关小西

大稻埕和宝藏岩是中国台北聚落式建筑的代表,在侯孝贤、杨德昌、张作骥、李行的电影里,这些参差斑驳的老街就是鲜活的幕景。建筑随着年代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但有一点不变的是,这里始终是大众活力涌动之地,某种程度上塑造着城市的气质。

大稻埕历史街区

地址:台北市大同区迪化街

相关电影:

侯孝贤《最好的时光》(2005年)

杨德昌《青梅竹马》(1985年)

《最好的时光》第二段故事“自由梦”的发生地点 电影《最好的时光》截图

《青梅竹马》中男主角阿隆与丈人对话的场地 电影《青梅竹马》截图

大稻埕位于台北市西南部大同区北门附近,最早的店铺兴建于1851年,三间闽南式建筑,是泉州府同安籍移民林蓝田为躲避海盗,从基隆搬到此处而建。

1853年,艋舺发生漳泉移民之间的械斗事件“顶下郊拼”,下郊的泉州同安和漳州人被顶郊的泉州三邑人所驱赶,到大稻埕沿淡水河建起毗邻店屋,形成以同安人为主的河港聚落区。

此后,在台北艋舺和新庄一带,每遇械斗事件,便有不少人逃到大稻埕,在原有的同安人街市外围,陆续建立起“汉人居住区”,使大稻埕从一开始,便呈现四方杂处、开放包容的特色。

1860年,淡水港开放外人通商,大稻埕也因此得以发展,取代艋舺成为淡水河流域甚至是北台湾地区最大的对外贸易中心。

1856年,大稻埕建霞海城隍庙,标志著该区已经慢慢进入一个崭新的年代,图为霞海城隍祭盛况

后来,随着铁道陆运和基隆港海运的发展以及淡水河的日渐淤积,大稻埕渐渐失去原有的贸易重镇地位。战后初期,随着西门町、站前地区成为台北核心商圈,以及此后台北东区的兴盛,大稻埕逐渐没落,只有迪化老街依然见证着这里的昔日风华。

1973年,台北市政府开始计划迪化街的改造,1977年出台《变更迪化街宽度案》,计划将迪化街原有的7.27公尺路宽变更为20公尺。这样的做法对于街区的风貌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如将永乐市场改建为高层建筑等。

1983年,台北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建议将迪化街两侧街廓划为“特定专用区”,并于1985年提出相应的建筑规范,这项提案可以看作是是迪化街早期的保护提案,但保护提案并没有强效的执行要求。

大稻埕南街道路①

大稻埕中主要的历史建筑分布于迪化街街区,为连续的西式牌楼面店屋建筑,建筑多为两到三层楼高,沿街为店面或是骑楼,内部为住家,建筑多为日据时期建造。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大稻埕的街屋建筑大量使用了红砖拱圈和西洋古典式样装饰,并且较为完整地保存至今。

大稻埕中的仿西洋街屋 电影《青梅竹马》截图

日治时期迪化街永乐町②

大稻埕迪化街得以更好保存的关键在于1988年,乐山基金会和空间专业者发起的“我爱迪化街”运动。该运动开展了史迹巡礼活动,同时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周的专题报道以唤醒居民的保存意识,成为大稻埕保护的先声。

1992年,文物部门指定区域内77座建筑物为历史建筑,进一步推进了迪化街街区保存的进程。

1994年,政府开始构建“记忆再现体制”,以通过此项计划凸显台北都市的独特性,台北市政府以《都市再发展》策略代替古迹保存,将大稻埕地区的规划目标定位为改善公共设施与振奋旧市区经济发展。

1920年代迪化街永乐町街屋③

1995年,都市发展局在迪化街永乐市场设置工作室,积极与当地居民交换意见,使得当地居民能够更加积极融入到历史街区的保护中。

这一做法一方面促进了民间保护团体与专家的结合,对政策的影响力加大;另一方面,也与当地原地主的联系更加紧密,强调了居民生活状态的保存。

同时,在街区历史建筑的保存上,虽然不去限制每栋建筑保持原始生活状态,提倡在保存街区风貌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空间使用方式,但又将迪化街街区与古迹的保护态度相提并论,认为老屋为公共财产,一定程度限制所有权人肆意改造。

迪化街风貌(一)

迪化街风貌(二)

迪化街风貌(三)

2000年公告实施《台北市大同区大稻埕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都市计划案》,同时制定《大稻埕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容积转移作业要求》,这一计划案也是大稻埕能够保存的主要政策④。

计划案中规定了大稻埕历史街区的核心区域(即“迪化街两侧街廓”),区域内建筑的基本形态(四柱三间、西式牌楼面三层漏点屋),规范了区域内建筑设计的标准。

此外,配合“容积转移”政策,将区域内无法用完的容积率(大稻埕街区多为商业用地,容积率较高)等值移往其他基地 。

历史建筑再利用

近年来,大稻埕历史街区的发展重点由原本的建筑修复转向文化资产的再利用层面。民间层面,在大稻埕老街出现了较多的民宿、餐厅、咖啡店、文创商店、新型创意产业等进驻,这些店铺的进驻带动了区域内游客量的小幅度提升。

政府方面,台北市都市更新处于2010年开始主导的URS(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机制吸引了社区活动创作团体、展览团体等的进驻,促进了街区内历史建筑的多元化利用。此外,街区内的文化活动如“年会大街”、“烟火晚会”等进一步提升了街区的整体活力。

年货大街

URS155—团圆大稻埕

经过漫长的努力,在民间团体和政府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台北大稻埕历史街区得以焕发出其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历史街区的保护提供了一个可以尝试的途径。

宝藏岩聚落

地址:台北市中正区汀州路3段230巷14弄2号

相关电影:

侯孝贤《南国再见,南国》(1996年)

张作骥《醉生梦死》        (2015年)

李行《汪洋中的一条船》   (1978年)

电影男主角小高家村居 电影《南国再见,南国》截图

电影中主角生活的场所 电影《醉生梦死》截图

宝藏岩聚落以宝藏岩寺庙为名,位于台北市汀州路三段新店溪旁,靠近自来水厂,是台北的水源保护区。日据中期,日军在此兴建储藏弹药的地下碉堡和驻军兵舍,战后沿用为重要的军事基地。

1949年以后,大量公教人员及其眷属来到台湾,由于空屋资源缺乏,部分民众开始在宝藏岩地区建房。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台北开始吸纳城乡移民入住,造成住宅严重不足,宝藏岩成为经济弱势群体暂居或居住的选择。

随着退役军人和城乡居民的进驻,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宝藏岩已经成为拥有约200多户住家的聚落,聚落内多为就地取材的狭窄违章建筑。

1933年的宝藏岩 ⑤

宝藏岩聚落内多为战后军眷及城乡移民搭建的违章建筑,就单体建筑而言,本身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较为一般,但由于聚落本身反映出台北在社会变迁中的都市痕迹,整体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宝藏岩聚落内建筑 电影《醉生梦死》截图

1980年,为增加都市绿地空间,提升生活品质,宝藏岩正式由原先的军事保护区被划为公园用地。

1993年6月,台北市政府公告将拆除公园用地内房舍,1994年6月拆除聚落内原有的64处军方合法宿舍。

1997年强制拆迁康乐里,引发台湾第一个反迫迁运动,即“14、15号公园反拆迁运动”,又名反对市府推土机运动。宝藏岩于同年暂缓拆迁工作。

在宝藏岩强拆工作暂缓的同时,台大城乡研究所提出了关于宝藏岩聚落居民安置的三个方案,分别为:

(1)“聚落/生态/艺文公园”,通过社会住宅安置居民(居民迁出);

(2)“聚落/艺文展演园区”,原地安置原有居民;

(3)“福利性公共住宅”,原地安置原有居民。

2001年,台北市政府最终决定采用“聚落/艺文展演园区”的方案,保留区域内的原有居民,以公园聚落的形态保留宝藏岩聚落,并且在都市计划变更后,将宝藏岩的主管机构由原先的公园路灯管理处改为文化局,以方便公园聚落的保护和再利用。

宝藏岩的再利用

在宝藏岩聚落的保护工作中,1999年成立的文化局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宝藏岩聚落的定位由原先的违建建筑聚落,转变为见证台湾战后三十年台北作为落脚城市的痕迹,同时通过在当地举办展演、推广活动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宝藏岩聚落的社会关注度。文化局构想将宝藏岩规划为艺术村,推进文化活动和文艺工作者的进入。

2003年《宝藏岩历史聚落设置艺术村计划》组织进行,“宝藏岩共生艺栈”构想初步形成,文化活动和国内外的艺术行动者开始逐步入住艺术村进行展演和创作。2004年5月宝藏岩聚落正式被登录为历史建筑,以活化形式进行聚落的保护利用。

对于宝藏岩聚落原有居民采取“以拆迁补偿搬离再以租赁方式搬回”的方式进行安置,居民在聚落整修期间,搬进附近的暂时性中继住宅,待整修结束后逐渐搬回原址。

艺术团体进驻方面,宝藏岩村内设有14间艺术家工作室,同时也规划了排练室、展览室、户外展演空间等,以方便艺术家的进驻。

举办画展活动

自2010年10月始,宝藏岩居民陆续迁回,“宝藏岩艺术村”正式运营。

宝藏岩聚落的保护是一种艺、居共构的活化方法,艺术村的概念实际上是聚落保存的一种手段,目的则是保证原住民人口的不流失。而在实践过程中采用搬离再搬回的方式安置原住民的做法,虽然仍需要长远的观察,但就目前来看基本保持了原本“艺居共构”的概念。

参考资料:

①台湾记忆[EB/OL]. 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image_photo_detail.hpg&project_id=twpt&dtd_id=10&xml_id=0000362278&subject_name=%E6%97%A5%E6%B2%BB%E6%99%82%E6%9C%9F%E8%87%BA%E7%81%A3%E5%9C%96%E5%83%8F%E5%AF%AB%E7%9C%9F

②台湾记忆[EB/OL].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image_photo_detail.hpg&project_id=twpt&dtd_id=10&xml_id=0000391668&subject_name=%E6%97%A5%E6%B2%BB%E6%99%82%E6%9C%9F%E8%87%BA%E7%81%A3%E5%9C%96%E5%83%8F%E5%AF%AB%E7%9C%9F

③台湾记忆[EB/OL]. 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image_photo_detail.hpg&project_id=twpt&dtd_id=10&xml_id=0000362287&subject_name=%E6%97%A5%E6%B2%BB%E6%99%82%E6%9C%9F%E8%87%BA%E7%81%A3%E5%9C%96%E5%83%8F%E5%AF%AB%E7%9C%9F

④台北市都市更新处. 计划城事:战后台北都市发展历程[M]. 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15,214-227

⑤台湾记忆,台北市老照片[EB/OL].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image_taipei_detail.hpg&project_id=tpphoto&dtd_id=10&xml_id=0000358727&subject_name=%E5%8F%B0%E5%8C%97%E5%B8%82%E8%80%81%E7%85%A7%E7%89%87

本文转自公众号“上海交大建筑遗产保护中心”,略有修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