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生的意义|王晶:终生热爱

2022-11-29 08: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人生的意义 时尚先生

王晶是个传奇。

这个二十几岁就开始做电影的导演,

人生经历也如影片般精彩。

如今他说,

只要还有人需要他的作品,

他会一直这样执着地拍下去。

我是王晶

多数人不了解我,以为我是电影里那种爱应酬、爱喝酒爱抽烟的人,这种奇怪的刻板印象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产生的,实际上那不是我。生活里我是个有点宅的人,没有太多爱好,早早起来,喝茶,写剧本,然后吃个饭,下午接着写剧本,没有戏拍的时候,可能我晚上11点就睡了,完全不是很多人以为的那种每天应酬的人。

你们以为我作品多,就是运气好或者一路走得顺?那是因为有很多幕后的故事根本没人知道。我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做演员做编剧,才做导演,当中经过多少苦,挨过多少暗箭,我可能都不会说,但不说不代表没有那样的事情发生过。观众只看得到我的作品,说王晶运气真好,有周星驰吴孟达跟他合作,有舒淇张敏跟他拍电影,他赶上了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但实际上呢,我背地里遇到过多少难处是多数人看不到的。

这种背地里的刀子可能来自同行,来自竞争对手,甚至朋友,但我从来不怕这些。你要明白,不敢与你正面对峙的人才会躲在暗处对你背地里下手。我为什么要怕这种懦夫?我王家四代人做电影,如果真的怕了恐怕也就走不到今天了。

父辈的智慧

我父亲(注:中国香港著名导演、演员王天林)年纪不大就去异乡闯荡,也是去做电影行业相关的工作,为的是养活自己,也贴补家用。他一个人在陌生城市工作,就从剧组跟班开始做起,不断跟周围的前辈学习,有上一代的人带着他,这才有我父亲后来的成就。我父亲后来对我也一样,他不教我,但会把我放在几个前辈的手下,让我跟他们一点儿一点儿学习,有些事情非要自己摸爬滚打下来,才能学会。

细算下来,我父亲从1950年就开始拍电影,后来身体条件不允许了就开始做演员。2005年他演的角色还拿了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其实后期他老了,身体大不如前,但他从不缺少知名度和好作品,他完全可以躺在功劳簿上来着。不说别的,只靠我和他的徒弟杜琪峰这几个人就够养活他的,可他不,他一直很忙。他是个很和善的人,朋友多,也一直有戏来找他演,所以他直到八十多岁的时候还没有退休,还在拍电影。我没问过他原因,但我懂他,一直拍戏本身也是个学习和贴近年轻人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因为热爱这个行业。

我们这行有个潜规则,就是做父亲的不能亲自教自己的孩子。即便爸爸是成功的演员或者导演,可以带很多学生,但是自己的孩子想入门学手艺是一定要送出去跟别人学才行的。理由是自己的孩子自己下不去手,不舍得打不舍得骂,不忍心看孩子吃苦,这必然是教不好孩子的。

我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听前辈不断跟我说,这行会遇到多少难处,需要在哪些方面多留心,这都是劝诫。做电影也是做生意嘛,你觉得是自己本本分分在赚钱讨生计,但也会有人觉得是你抢了他的饭碗,矛盾是一定会有的。所以我父亲的这些朋友啊,从小看我长大的前辈啊,还有身边的师哥师姐,都会分享给我很多经验,为的是让我少走弯路。可后来我发现,没用的,该走的弯路一步都不会少,还是要自己走过一遍才真的会懂个中滋味。

可现在的我还是会忍不住地把自己的经验告诉我女儿,也请身边朋友多提点她,为的也是让她尽量少吃亏。做父亲的哪个会不疼爱自己的小孩呢?可是我知道她还是会按照自己想的步骤来走,一定会有挫折的,可能也要一个人把这行苦辣酸甜各种味道都尝试一遍,不过不要紧,她终究会懂得我们这些长辈想要告诉她的到底是什么。

用作品说话

最忙的时候是90年代,我经常同时遇到几部电影同时开拍的情况,这不是我决定的,演员的档期或者片方的要求都是决定因素。同时拍就同时拍咯,没办法的。1989年四部电影同时拍的时候,我可能十几天都没办法休息和好好睡一觉,躺在地板上都能马上睡着。但我不觉得很难,至少这表示市场需要你,比没有戏拍强得多对吧?但同时拍几部不代表质量差啊,不代表我不用心,不用心我就不必那么辛苦整日不合眼了,《赌神》就是那个时候拍的。

很多人用各种词语评价我,我也看过,但我不介意这些,我只是觉得继续用作品说话就好了。有本事你也来拍出这一百多部电影再说啊。

很多现在的导演因为流量演员进组时间太短所以抱怨,我觉得还是有办法解决这种困境的。首先我不提倡影视剧用替身或者加太多后期特效,其次,如果演员只能给我很少的时间拍戏,我是可以理解的。我会提前跟他讲清楚条件,我可以答应你,全组人为你这些天加班都没问题,但你需要敬业,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才能把时间赶出来。毕竟你也是演员,这也是你的作品对不对?

我也用过流量明星啊,当年我拍电视剧《小鱼儿与花无缺》的时候就选定了谢霆锋来演花无缺。那个时候的谢霆锋超级火的,相当于现在的顶流小生。英皇也跟我说,谢霆锋对角色感兴趣,可以来你的戏里演花无缺,但是只能给你20天,20天后他又要有工作进来了。我说没问题啊,那这20天就辛苦一点儿就好了,睡觉会很少,也只能匆匆扒一口便当,他辛苦,我们工作人员也会辛苦就是了。

见证者

很多人觉得香港电影不行了,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不是香港电影不行了,而是任何一个行业,甚至我们很多人的命运,都是盛极必衰,这是定数,也是自然规律。想想看,我们这代人一开始看的是什么?是50年代的日本电影,60年代有法国新浪潮,70年代呢,又开始看意大利西部牛仔片,八九十年代就是中国香港电影。再后来美国电影出彩,剧情片和超级英雄的电影加上酷炫的特效井喷式出现,很难不吸引人眼球,可是现在呢?是不是也在衰败,观众不再买账了?香港电影也是这样,八九十年代是它的黄金期,像是一个人三十几岁的当打之年,它在进入顶峰后是一定会走下坡路的。没有什么可惜的,电影不都留下了吗?我们都有幸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罢了。

喜剧演员是非常难的,你可能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个很好笑的人,但他不一定可以在剧情设定里面还好笑到能逗笑所有人。能让大家笑出来的演员在台下会非常辛苦。所以你看,很多喜剧演员即便再成功,他的梦想也是希望能够尝试演更多正剧,以此来证明自己什么类型的戏都能演好。我们没必要怪现在好看的喜剧越来越少,或者说喜剧演员越来越少,这都是有原因的。

我也拍过文艺片,我1998年拍的《笨小孩》,请叶德娴做女一号。那时候有那么多人觉得王晶只会拍商业片,是个只会逗笑大家的导演而已。我当时想的是不用来申辩,拿出自己的作品就是了。好导演是什么类型的电影都可以拍的,只要他想。

回归之后就不再有什么“香港电影”这种独立概念了,只有中国电影,只要中国电影好就够了。国外可不会评价现在的中国香港电影如何如何,中国台湾电影如何如何,他们一律会定义成中国电影,这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概念。

我们每个人都会被遗忘,这是自然现象,没有什么值得焦虑的。再好的电影导演,只要没有持续的作品出来,没有办法一直拍下去,都会被观众遗忘了的。当年的李翰祥导演、张彻导演、楚源导演,在我当时看都是电影行业的翘楚,但现在你再看看,已经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了。二三十年后,也没有人会知道今天这些流量是谁,人走茶凉是非常正常的事。如果你为了这件事感到苦恼,这是在愚弄自己。

观众至上

我之前说过,在我们这个行业,一个导演最大的罪过就是你的电影不卖钱。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那些为你的片子付出工作和心力的工作人员都要活命,票房相信你,大把银子花出去了,还要靠票房养活。这时候你让他们赔得一干二净,就是罪过。

实际上,哪有什么商业电影和文艺电影的区别呢?其实很多人无非是想说大众电影跟小众电影的区别罢了,或者说得再直接一些,就是赚钱的电影和不赚钱电影的区别,不赚钱的,就是文艺电影。票房高的,就是商业电影,仅此而已。

我现在还不算老,所以还是会工作在一线,我经常大半年都泡在剧组,闲的时候就自己写写本子,从头到尾地跟一部戏。我能工作这么久一来是因为我有旺盛的创作欲望,再有,我很遵循市场规律,一个导演的职业之一就是要按照投资方的要求来完成工作,同类题材我一定优先选择那个能过审的。做电影当然要考虑营收啊,人家请你来拍片子,一定是要赚钱为先啊,这么一大组人都在等着你的片子出来吃饭的。

我前些天在横店拍电影《天龙八部之乔峰传》,刚杀青,准备进入后期阶段。《天龙八部》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乔峰是我心中真正有侠义英雄感的人物。这次我请了甄子丹来做主演,他一直是我眼中最合适乔峰的人选。我也想特别谢谢无限自在传媒愿意一直相信和支持我的每一部作品。我不知道甄子丹会不会是观众眼中最经典的一版乔峰,但他会是我心中最棒的那个。

我经常会去看现在上映的新电影电视剧,但我不一定会坚持看完,有的时候觉得实在不好看就会关掉去看别的,所以我定义好的片子的要求只有一点,就是能让观众看得下去。

要懂得质问自己

六十几岁了,我拍了几百部电影,我还在拍啊,这证明什么,证明肯定有人觉得我拍得还可以,不然人家干吗投钱给你,干吗买你的电影票。你觉得我烂不要紧的,我接受你不喜欢我,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想的。

很多自媒体会把各个国产电影都拿出来点评一遍,发在网上,给自己争取一些关注度。他们也明白,直接骂一些烂片没人看的,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片子是烂片,你吐槽的梗也是很多观众自己就看得到的,那人家干吗要听你说。所以他们会选择骂一些过去大家喜欢的电影,因为你的片子看过的人多嘛,很多人都喜欢的,这时候再去点评它是烂片才会给自己带来流量。比如你说你不喜欢现在的某部评分很低的片子,大家会觉得我也不喜欢啊,因为就是很难看啊,点击率不会高。可如果你说你觉得《逃学威龙》《九品芝麻官》《整蛊专家》是烂片,一定会有很多人点进来看看是为什么。

必须肯定的是,没有人想拍烂戏,没有人想演烂片,但我们还是会发现每年都有烂片产生,这是为什么?导演是需要反思的,是不是当中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甚至完全不受控制?是不是自己专业水平和审美都还不够?是不是梦想和实践总是有很大的出入?这些问题到最后,即便你不问自己,观众也会问你。

所以我说,导演要懂得质问自己,这是个进步的过程。也许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会让你很不开心,那也总好过你被市场封杀,对吧?

如果可以,我也想一直拍电影,一直拍到没有人要看我的电影,没有人认识王晶为止。

摄影:邱魏国

采访、撰文:三河

化妆、发型:Shailen

服装造型:傲寒

场地提供:TWOFACE(三里屯店)

原标题:《人生的意义|王晶:终生热爱》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