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林萧:“鲁迅文学奖之夜”的破冰意义
“鲁迅文学奖之夜”的破冰意义
文/ 林 萧
一日,与友相聚,席间友人将我介绍给其他人相识,称本人为“作家”,其他人皆投来欣赏之目光,并争相加微信好友,不由感觉文人的地位有所提升。面对此情此景,不由想起多年前听过的一则笑话:一人在街上徘徊,欲寻找一地,却久寻不得,于是问路人,路人将其带至城中一偏僻小巷,指着一鞋匠铺说:“到了。”此人哭笑不得,原来他想找的“作协”被路人误以为“做鞋”,遂将其带至鞋匠铺。
笑话归笑话,但其中折射出的信息却让人对“作家”二字颇感辛酸。曾几何时,作家似乎成了贫穷的代名词。知名作家路遥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时,囊中羞涩的他,连去北京领奖的普通火车票都买不起。《平凡的世界》获奖后,路遥红遍了大江南北,可他仍然一贫如洗,最终在一身疾病中离开人世。从路遥的身上,可以看见那个年代许多作家的影子。作家跟娱乐明星受到的礼遇相比,可谓天壤之别。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文化艺术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作家的地位也不断得到提升,这些从国家层面以及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的相关扶持奖励措施不难看出,文化艺术发展已迎来了最好的黄金时代。
上周末,在家中闲来无事,打开电视机,正好看到正在直播的“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这场长达两个小时的直播节目,独具匠心地将文学奖颁奖典礼与文学作品朗诵、情境歌舞、舞剧、合唱等多种舞台表演形式相结合,以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准的制作致敬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称得上一场视听盛宴。湖南卫视和北京卫视两大卫视联手打造这台隆重的颁奖晚会,也让“鲁迅文学奖之夜”吸引了更多关注的目光。此外,“学习强国”、人民网、央视频、爱奇艺、优酷、腾讯等多家平台进行现场直播,再加上全国多家报刊、网络等媒体的报道,覆盖面之广,影响力之大,为文学的星空增添了一抹耀眼的光芒。
说实话,这么多年来,公众对飞天奖、华表奖、金鹰奖、百花奖等电影电视奖的颁奖典礼司空见惯,但对文学奖的颁奖典礼却非常陌生,绝大多数文学奖的颁奖仅仅停留于现场,往往一个简单的颁奖仪式就匆匆收场,极少在电视荧屏上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呈现的“破圈传播”,不仅让人感觉文学奖颁奖典礼形式的耳目一新,也让人重拾对文学的关注与信心,因为只要作家创作出真正优秀的作品,也可以成为荧屏的焦点,站在聚光灯下,为公众所熟知,得到应有的尊重。
此次“鲁迅文学奖之夜”,是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首届中国文学盛典。值得注意的是,从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开始,包括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这四大代表中国当代文学最高水平的文学奖,今后都将举办类似的颁奖典礼,共同打造“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的破冰意义不言而喻,在彰显国家对文学重视程度的同时,对整个文学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不可否认,任何评奖都难免存在争议之声,包括世界最高文学奖项诺贝尔文学奖在内,多届评奖也曾引起大大小小的争议,鲁迅文学奖的获奖作品自然也不例外。有争议,有缺陷与不足,才能有进步,对于广大作家及评奖机构而言,如何守正创新,如何创作出有筋骨、有温度的精品力作,如何评选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一道值得思考的命题。
【作者简介】林萧,青年作家、诗人、资深媒体人,河南日报顶端签约作家。曾任湖南卫视节目嘉宾,央视网、新华网、光明日报、法制周报、青年时报等数十家媒体特约评论员,在多个国家级、省级媒体开设个人专栏,作品散见《人民日报》《诗刊》《文艺报》《中国青年作家报》《星星诗刊》《诗歌月刊》《青年作家》等报刊。著有诗集《红尘之外》《朋友别哭》、长篇小说《苦夏》、评论集《评心而论》等,入围第四届、第五届中国青年诗人奖,荣获冰心儿童文学奖、雁翼诗歌奖等奖项。多篇作品被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卫视、天津卫视、河北卫视、山东卫视、广西卫视等近千家媒体刊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