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球科创中心哪家强?这份报告从5个维度评估130个城市

澎湃新闻记者 邹佳雯
2022-11-27 18:54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评估结果概览。 报告截图

11月26日,首届世界地理大会会期第二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2022》面向全球发布。

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组织相关力量,构建了一套覆盖33个指标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球130个城市的科技创新发展水平进行科学测度,形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2022》(Global S&T Innovation Center Index 2022,以下简称GSTICI2022)。

“我们发表该指数报告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通过一些直观的数据、指标来进行国际向的比较,发现我们国家以及地方的短板,在今后的政策制定、发力点上,能尽力补短板、拉长版,促进科技创新中心的进一步建设。”11月27日,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杜德斌教授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该指数计划每年发布一次,以动态监测全球各项指标的变化。

2022年11月26日,首届地理大会第二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2022》发布。 澎湃新闻记者 邹佳雯 图

五大维度揭示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现状特征

GSTICI2022指标地理搭建体系。报告截图

根据该报告,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分布呈现显著的欧洲、北美和亚太三足鼎立格局。综合排名前100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有34个在欧洲、30个在北美、29个在亚太。美国领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综合排名前100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美国独占26席,更有13个进入前30强,旧金山-圣何塞是全球最为顶尖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不仅综合排名全球第1,在创新要素全球集聚力、技术创新全球策源力、产业变革全球驱动力这三个单项排名上也是全球第1。

具体到中国,有20个城市进入全球综合前100,有5个城市进入前30,均仅次于美国。中国进入全球前100的20个城市,有一半位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北京高居全球第5,是中国排名最高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排名第66。长三角地区:上海排名全球第10,杭州第18,南京第32,苏州第62、合肥第85;粤港澳大湾区:深圳排名全球第12、广州第21、香港第47。在产业变革全球驱动力单项排名上,中国有6个城市跻身前30,其中,北京高居全球第2,以微小差距落后于旧金山-圣何塞。

中国科技创新中心分布。 报告截图

此外通过评估,揭示出与美国、欧洲顶尖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相比,中国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在卓越创新人才、顶尖科研主体、创新引擎企业、高质量创新成果、国际科技合作、创新环境建设等方面上,仍存诸多短板。

上海进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第一方阵,但存在五大主要短板

GSTICI2022测评结果显示,上海综合排名全球第10,跻身全球第一方阵。同时,上海在创新要素全球集聚力单项上排名第10,在科学研究全球引领力单项上排名第11,在技术创新全球策源力单项上排名第15,在产业变革全球驱动力单项上排名第7,在创新环境全球支撑力单项上排名第15。

综合来看,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已在诸多方面形成明显优势:上海已成为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网络的核心枢纽,吸引的外商研发投资规模和全球风险达到863.5亿美元,位列中国城市之首,全球第5;上海已形成强劲的创新创业活力,根据胡润百富发布的全球独角兽300强名单,上海拥有16家企业,位居国内第二、全球第四;上海经济发展综合优势突出,上海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6698亿美元,首次进入全球前五,位居第四,这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奠定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基础。

然而,与排名前5位的旧金山-圣何塞、纽约、伦敦、东京以及北京等城市相比,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明显存在“五大短板”。

一是卓越创新人才相对不足。上海在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沃尔夫数学奖、普利兹克奖等顶尖科技奖方面尚未实现“0”的突破,卓越创新创业人才不足已成为上海提升科创中心能级的重要制约。

二是顶尖科研主体比较缺乏。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等顶级科研主体相对缺乏也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短板。

三是创新引擎企业亟需培育。与全球著名科创中心相比,上海在创新引擎企业方面的差距较大,仅有全球研发百强企业1家,最具创新性企业和PCT专利产出100强企业均为0。

四是高质量创新成果相对较少。在权威科研产出和前沿科技产出方面,上海与顶尖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差距也相当明显。如,高被引论文发表量上海为1216篇,远低于旧金山-圣何塞,也仅约北京的1/2。在PCT专利公布量上,上海为4003件,仅约为深圳的20%和北京的47%。

五是高水平开放创新仍需加强。上海国际科技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上海的国际科学组织总部数量仅为4家、全球顶尖期刊更是为0,与伦敦、纽约等存在明显差距。

据此,杜德斌提出五点对策建议:一要切实厚植卓越创新人才成长土壤;二要着力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研主体;三要加快培育科技“引擎”企业;四要深化以成果质量和价值为导向的科技评价改革;五要构建高水平开放创新新格局。

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2022》全文

    责任编辑:王维佳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