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现场|科巷外采实录:最是人间烟火巷
原创 新记者们 新记者
科巷,老南京烟火气的集聚地。商业街里车来车往,老字号前人聚人散。卤味、藕饼和草鸡蛋糕的浓香勾得行人处处排起长龙,食客老饕聚在美食江湖。新街与老巷隔着马路相邻对望,跨越了城市规划建设的今昔,描摹着时代变迁的印痕。
这个初冬,《新记者》在南京科巷组织集体外采,用镜头和文字定格城市生活碎片,与人间烟火同频共振。
文图 | 未来编辑部·新记者·课程学员
沈文豪 邢子蕴 林欣宜 陈霖怡 肖舒文 陈竟一
商业街
夹在餐厅和洗衣店之间,大约两臂宽的距离,一个三平米的小房间。小杨烧饼就开在这里。店里弥漫着淡淡的油漆味,灯光明亮,新刷的白墙一尘不染。杂物堆积在墙角,巨大的烧饼炉被挪到了门外,腾出店内空间。外墙上贴着“店门升级,敬请期待”。在科巷这条街上,它是唯一一家正在装修的店面。
这是一家32年的老店。9年前,小店从南京郊区搬到人流量大的市中心后,生意明显有了起色。夫妇俩来自安徽,女儿正在南京上大学。这天是女儿大学解封的日子,她立刻拖着行李箱回店里帮忙。老板一把拎过女儿的箱子,招呼她在橙色抹布上踩干净鞋底再进店。老板娘抿着笑意,穿着白色的围裙,弯腰用湿毛巾擦拭着铁架。“小本生意,养家糊口刚刚好。”
店门口,偶尔有一两个常客来询问是否卖烧饼。一个年轻男子把摩托停在路边,走进店探头问道:“今天还有卖吗?”
——邢子蕴 林欣宜
在科巷,最不缺的就是为了美食等待的长队。队伍的长度也反映了店铺的受欢迎程度,来往的路人不时观望着,犹豫着是否要加入排队大军。
有美食的地方,自然也少不了外卖骑手。他们时刻关注着手机上的订单,骑着小电驴在拥挤的人潮中灵活穿梭,黄、蓝色的工作服格外亮眼。
小小的厨房里,忙着赶制美食的阿姨正熟练地摆弄着锅碗瓢盆。
再忙,点心店的收银员对顾客也是笑脸相迎。“一个红豆的一个牛奶的,十块钱,来这边扫一下。”
——沈文豪
科巷里藏着一座商场,保安大爷已在此工作多年。两三年前,这里还是菜市场。如今翻新后,老菜场已成新市集。和临街喧闹的商铺相比,这里略显冷清,MINISO、小杨生煎等连锁品牌一时无人问津。在保安大爷的眼里,商场与商品街服务着不同的群体,商场为家住附近的上班族提供了餐饮便利。他笑道:“这也是我每天工作的意义嘛。”
——陈霖怡
老街巷
穿过人流和沸腾的热情,沿着科巷商品街继续向前走,一道小马路划开了城市建设的不同版图。商业化色彩渐渐褪去,慢节奏的居民区露出斑驳的剪影。
揉面,扯面,再把面饼贴到炉子的内壁上烘烤——烧饼铺老板的动作一气呵成。凌晨五点起床,六点开张迎客,一直忙到晚上九点才能收拾铺子回家休息。周一到周五是最忙碌的,来往通勤的上班族们来不及吃饭,匆匆买个烧饼填饱肚子。“我也不太懂什么宣传,就把每一个饼做好就行啦。”热气缭绕间,炉里烧饼冒着香气,新的一锅又能出炉了。
——肖舒文
“你们自己先看看,有需要再叫我。”“玲珑小百货”店主的声音从店内后方的一扇门中传出。色彩鲜艳的围巾、手套和饰品挂在店内,不少商品上已经布满灰尘。货柜上摆放着很多盆精心打理过的盆栽,柜台上摆着几张报纸和笔记本,纸页上字迹工整。柜台左侧,菜篮内外的小白菜显出人挑选过的痕迹。
在店中逛过一圈,店主才迟迟现身。老店主花白头发梳在脑后,干净整齐。“我就是南京本地人,开这个店有十三年了。之前这条街有十几家这样的店,到现在就只剩下我这一家了。”
——陈竟一
老街巷的房屋布局错综复杂,却又在杂乱中透着闲适。店铺招牌上面的阳台,花花草草摆得满满当当,看得出经过了主人的精心打理。杂乱的生活何尝不能有诗意。
热腾腾的烟火气里,一些老招牌藏在巷子深处,倒也还是生意兴隆。
——沈文豪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南京大学新记者”
文图|沈文豪 林欣宜 邢子蕴 陈霖怡 肖舒文 陈竟一
责编|尹姝雅
美编|尹姝雅
原标题:《新现场|科巷外采实录:最是人间烟火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