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军报披露:东海舰队“头门山海战英雄艇”部队从渔港转隶深山
暮春时节,闽东某军港,一阵尖利的战斗警报声划破长空。
岸上水兵楼内,担负战备值班任务的东海舰队某导弹快艇大队“头门山海战英雄艇”官兵闻令而动、快速登艇,各部门有条不紊地装载物资、备战备航。战艇达到出航状态,官兵们只用了规定时间的一半。
1951年的头门山海战中,面对敌众我寡的不利态势,该艇的老前辈们操艇杀入敌群孤胆作战、勇猛冲杀,创造了海军史上小艇打大舰、以弱胜强的辉煌战例,被授予“头门山海战英雄艇”荣誉称号。
进入新时代,艇员们逢敌亮剑、刺刀见红的血性胆气还在不在?
出航即出征,离港即战斗。记者随艇出海看到,综合防御、火炮射击、舰艇损管等实战化训练课目陆续展开,逼真的实战化环境,让人真切感受到浓浓的“火药味”。
战艇穿浪疾行,由于海况恶劣、艇体较轻,战位上大部分官兵已是脸色苍白、虚汗直冒。就在记者因晕船抱着桶呕吐时,一道新指令突然传来:“上级命你艇立即奔赴指定海区执行支援掩护任务!”联通数据链、锁定远程目标、装载目标攻击数据……艇员们立即由训转战,做好战斗准备。
“对常年担负海上战备值班任务的‘英雄艇’来说,这样的‘陆上作客、海上为家、随时打仗’已成常态。”大队长王文涛说,“官兵过硬的血性胆气不可能在风平浪静的小港湾里练就,必须在波诡云谲的大海中砥砺。”
训练结束返港已是暮色苍茫。看着郁郁葱葱的山林,听着大山深处的虫鸣鸟叫,记者不禁发问:从繁华渔港转隶到偏僻深山,艇员如何保持“元气满满”?
“从‘水土不服’到‘落地生根’,靠的是一代代‘英雄艇’官兵薪火相传的‘红色家谱’。”教导员程巍伟介绍说,每逢新兵上艇、干部调入,第一件事就是参观荣誉室,在“英雄艇”锦旗下庄严宣誓;第一堂课是“如何当好‘英雄艇’的新传人”;第一本书是《头门山海战故事集》;第一部电影是《海鹰》……
翻阅大队《英雄艇故事集》,一个个故事动人心魄:一次,海上风力达到9级,浪高接近3米,狂风巨浪让艇体剧烈摇摆,面临倾覆危险。生死考验面前,大家用绳索把自己绑在战位上,与狂风恶浪搏斗10多个小时;
一次归航时,刚进入狭水道,快艇突然断电失去动力,危险一触即发。机电长崔佳锋在抢修过程中胳膊被烫伤,仍忍痛坚持,及时排除故障;还有把自己捆绑在信号灯架上坚守岗位的信号兵赵洁,连续5天值更累倒在战位上的雷达班长赖文良……
翻开该艇荣誉簿,一项项荣誉见证辉煌:先后圆满完成演习演练、支援掩护、扫海警戒等20余项重大任务,先后被上级评为“先进舰连标兵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分别荣立集体二等功、三等功;
艇长纪后良获2017年海军“蓝剑杯”导弹专业比武三等奖;电子战兵焦献杰4次参加大队专业比武三夺冠军,两次荣立三等功;光电兵余金龙被大队评为“专业标兵”……
几天前,该艇执行海上任务时,新战士曾子浩因晕船吐血。艇领导让他卧床休息,他却执意坚守战位:“头门山海战中,战斗英雄王维福4次负伤不下火线,我这点事儿不算啥……”
近年来,“英雄艇”先后经历4次搬迁转隶、1次撤编重组,艇员更是换了几茬。大队政委徐庆东告诉记者,尽管时代和环境变了,但官兵们听党指挥的红色基因和闻战则喜的血性胆气没有变。大队将以弘扬头门山海战精神为切入点,开展“接过英雄战旗、唱响英雄战歌、争做英雄传人”活动,让英雄模范的精神力量成为每名官兵的动力源泉。
(原标题为《 东海舰队某导弹快艇大队“头门山海战英雄艇”锤炼官兵亮剑精神——勇闯大海砺血性》)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