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清华简”第十二辑发布:对研究先秦思想、官制等有重要意义

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2022-11-25 18:39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11月25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中西书局与“学堂在线”合作,以线上发布会的形式,发布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贰)》成果。

澎湃新闻从发布会中获悉,作为“清华简”的第十二辑,本辑整理报告收录了一篇长篇战国竹书《参不韦》,主要内容是作为天帝使者的参不韦对夏代开国君主夏启的训诫。训诫的核心内容是“五刑则”,即五则、五行、五音、五色、五味,从而指导夏启设官建邦、修明刑罚、祭祀祝祷、治国理政。

这篇竹书共124支简,内容完整,总字数近3000字,这是继“清华简”《系年》《五纪》之后,整理公布的又一篇超百支简的长篇竹书,是前所未见的先秦佚籍,对于研究先秦时期的思想、官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贰)》书影。本文图片均为 清华大学 供图

“参不韦”不见于文献记载,核心思想是“五刑则”

发布会上,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四位青年教师石小力、马楠、贾连翔、程浩对《参不韦》进行了解读。

简文《参不韦》通篇为参不韦对夏启的训诫。参不韦,即“三不违”,不见于文献记载,其身份为天帝的使者,受天帝的委派来指导夏启治理国家。启是大禹的儿子,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第一位君主。

简文通过拟托参不韦向夏启传授天帝之命的形式,陈述作者对人君建邦治政的理念。简文以远古洪水泛滥、导致天下混乱开篇,与《尚书·洪范》和清华简《五纪》类似。天帝于是创制“五刑则”来治理洪水,五刑则的顺利实行,成功抑制了洪水。天帝因而命令参不韦将“五刑则”授予夏启,指导其治理邦家。

“五刑则”是《参不韦》的核心思想,其具体内容包括五则、五行、五音、五色、五味等五个方面。其中,五则又称“五德”,即礼、义、爱、仁、忠,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五色即青、赤、白、黑、黄,五味即苦、甘、酸、咸、辛,属于战国时期流行的阴阳五行思想。

《参不韦》论述“五刑则”的重点在于将其与职官系统相配,并具体规定了每个职官的职责,以此来指导夏启治理国政。如简文以“五行”与职官“司工、司马、征徒”相配,“征徒”一职未见于传世文献记载,据简文可知即对应文献的“司徒”,这丰富了今人对先秦官制的认识。

下一辑“清华简”的内容涉及先秦礼仪制度

澎湃新闻此前曾报道,2008年,清华校友向清华大学捐赠近2500枚曾流散境外的战国竹简,这些战国竹简即如今人们熟知的“清华简”。这些“清华简”年龄已达2300多岁,其长度从10厘米到47.9厘米不等,平均厚度仅为1毫米。竹简上的文字为战国时期的楚国文字,现已失传。

经专家鉴定,这批战国竹简内容多为经、史一类涉及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内容的典籍,且大多在已经发现的先秦竹简中从未见过,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自2011年初发布第一辑研究成果以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以每年一册的速度推出清华简的整理报告。整理报告目前已出版十二辑,整理团队也逐渐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学术梯队。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拾贰)书影。

此次发布会上,清华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中心主任黄德宽教授表示,“清华简”第十三辑已在整理准备中,目前已完成一些前期工作。从现在已知情况看,下一辑“清华简”的内容也很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是,可能会涉及先秦礼仪制度相关内容。

另外,黄德宽向澎湃新闻表示,“清华简”的整理工作已进入到最后阶段,与之同时,后续的文献整理工作越来越难,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和挑战。剩余部分“清华简”的整理工作计划在3-5年之内完成。

    责任编辑:钟煜豪
    图片编辑:蒋立冬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