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不能跨越,也不能归零,一本等了十年的好书
这是一本等了十年的书。根据编辑张雅秋的自述,2012年,她开始留意21世纪以来的美国文学及相关研究,因此关注了@洛之秋 的微博。
2017年,看到但汉松老师在《外国文学评论》上发的文章,立刻电话,约稿。天遂人愿,一切恰好。他是一位柔韧度很好的学者,在此书出版过程中,他有非常温和的退让,也有非常确定的坚持。
他的学理架构与文字风格令此书魅力十足。感谢旅欧画家嘉岷的绘画和封面设计,他对“永远在场的失去”的画面表达,与但老师的文字表达传神相契。
感谢21世纪,这个既远如梦魇又近在眼前的庞大时代,我们有幸,谨以此书对它做一个小小的收纳。
01
但汉松:我为什么要“炒冷饭”?
今天终于收到了出版社的样书,拿到手里,抚摸着书页,心才定下来,仿佛一个孩子经过了漫长的分娩,终于抵达了这个世界。这本书前前后后折腾和磨蹭了小十年,算是对之前学术工作的总结。不敢说自己作为学术匠人写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只是希望它能被同样关心小说的当代命运的读者同仁看到,如果能引起一些对话或给大家一些启迪与共鸣,那就是这本书的幸运了。大家可能会对这本书有一些好奇,我就虚拟了段采访来一一释疑。
问: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适合哪一类读者?
答:《跨越“归零地”:21世纪美国小说研究》是一本学术书。所谓学术书,并不是说它自带真理光环护体或高逼格拉满,而是说它是按照学术体例写的一本书,有脚注和引用,有一些古怪的术语,可能偶尔还有大众不喜的学术黑话。仅此而已。我预设的读者,既是外国文学(尤其是小说)与现当代西方文化研究方向的同仁、学生,也包括所有热爱文学阅读的人们。尽管它是学术书籍的话语风格和体系,但我尽量让它具有可读性,是普通读者也能看的东西,而不是那种 buff 加满的学术生产线专供产品。
问:你为什么还要谈9·11?不嫌炒冷饭了吗?
答:的确,9·11的历史热度似乎已经大不如前,至少远不如我开始涉足这个领域的十几年前。然而,我们真的已经离开所谓“后9·11”的时代了吗?我很怀疑这一点。虽然全球恐怖袭击总体呈现疲软和下行态势,但是9·11作为一种独特的全球性历史事件所带来的余波并未消退。很多政治分析学者现在会反思,当时对于9·11让“历史真正走向终结”的判断有点言过其实,毕竟现在的世界又重新回到了大国地缘政治博弈的旧游戏中。可是,即使作为绝对他者的恐怖组织或独狼式恐怖分子已经影响力大不如前,全球反恐战争造成的深刻断裂依旧在延续。
无奖竞猜:9·11袭击之后第一个给小布什打电话的外国元首是谁?9·11周年纪念时,第一个给小布什打电话的外国元首是谁?为什么那个小布什宣称在眼里见到了灵魂的反恐盟友,现在成为了死敌?
问:你的书打算如何解释9·11呢?
答:解释9·11是国政学者的工作,我要做的其实是讨论21世纪的文学如何与这个大写的事件遭遇。进一步说,9·11也好,归零地也好,其实只是一个由头,我真正关心的是小说在当代的命运,关心的是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然而,谈论这样的话题,需要更大的景深。所以,本书并不是一系列9·11小说分析的论文合集。我希望做的,是从一个更古早的传统中去看待艺术与审美的越界冲动,特别是小说家与恐怖分子复杂的双生关系。我当然不会幼稚地认为小说能够让世界免于恐怖袭击,但是阅读那些伟大的现当代小说,可以帮助我们以一种有别于主流9·11话语的方式思考一些重要议题,如暴力、他者、恐怖、崇高、共情、战争等等。
问:你的书从学术品质上看怎么样?
答:这本书可以说十年磨一剑,但这个磨是磨蹭的磨。我更不敢说这本书体现了我作为学术工作者的“手艺”。没有,我其实面对这本书也挺忐忑的。一方面,书稿编校时我读了太多遍,我已经不想再读它了;另一方面,我也很害怕如果仔细再读,会发现新的错误。学术工作就是这样的,尤其是对我这种能力与才华十分有限的作者——我想说的很多,但落到笔下,可能就会有偏差。一想到书里可能还有很多没有被挑出来的错,一想到心细的读者可能立刻会造出书中贻笑大方的段落,我就有点寝食难安。不过,一本书(包括学术书)通常注定是不完美的。我算是尽了最大的努力、赋予了最大的诚意来写。在社科基金结项后,其实这本书就能出了。但我还是在出国访学的一年,又对书稿做了大量增删,从20万字改到了25万字——然后,生活还要继续,对吧。所以,心一横,脸皮一厚,就交稿了。
问:你的书为什么定价这么高啊?是因为你有一些粉丝,所以想收割一波吗?
答:这真的冤枉,定价是出版社做的,我没法干预。其实我也和编辑提过,88元售价是不是太高了?编辑答:你也不看看现在青菜和肉都涨多少了。好吧!价格确实有点小贵,但我拿到样书,摩挲着封面和书页时,还是觉得出版社是实诚的。抛开内容不说,书的设计和印刷用料很足,没欺客。另外,也要悄悄说一下,这本书是学术书,不是作为大众书来营销的,定价也稍微贵一些。书的出版本身有经费支持,印量不大,我也不拿版税,不是靠这本书走量赚钱的。单价定高了,最肉疼的人其实是我——因为和所有学术书的作者一样,我注定要成为这种小众书的最大买家。我还在指望电商双十一有大折扣,不然让我自己买几十本按照学界礼节惯例去送给师友,我真的要破产了....
02
朴玉:重新审视21世纪美国小说的佳作
朴玉,文学博士,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2010-2011)、乔治华盛顿大学(2017)访问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
9·11文学作为与9·11事件相伴而生的文类,在已经过去的20余年里,始终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如何认识9·11事件的复杂性和多义性,不盲从西方学者的观点,以争鸣姿态与国外学术界进行对话,是国内学者在创新研究中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南京大学但汉松教授就是一位具有学术创新意识的学者。但汉松教授早在2011年就在国内重要文学期刊发表关于9·11小说的研究论文,是国内最早开展9·11文学研究的学者之一。
2008年,但汉松在纽约
2022年,但汉松教授的新作《跨越“归零地”》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为广大文学研究者以及普通读者重新审视21世纪美国小说带来新的视角与启示。全书分为“艺术与恐怖”“见证与共同体”“前9·11小说”“9·11小说与创伤叙事”“极端他者和暴力”“他者伦理和共情”“后9·11文学中的战争书写”等七个部分,是我国学者对于新世纪美国小说创作的系统反思之作,为学术界进行新世纪小说研究提供了新思路。通览全书,其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它立足“归零地”,表现出“跨越性”,即以9·11事件为宏大问题域的中心点,远溯历史,超越国界,介入当下,体现出但汉松教授开阔的思想视野和理论意识。
专著从人们习以为常的“事件”谈起,引发我们对于9·11事件的重新认识。在但汉松看来,既然“事件”是对于日常生活、常识规范乃至历史进程的一种打破,伴随着对于社会规范和知识系统的观念重构。那么,对于9·11事件的解读,就不能拘囿于既有的认识框架,即“不应孤立地看待9·11事件,而是应该在现代性造成的历史断裂线中,寻找和反思这种暴力的缘起与流变”。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逻辑,但汉松将9·11事件及其叙事置于历史发展进程和空间延展视域下,进行综合、全面的考量。
谈9·11,离不开创伤书写议题,国内外学者对于9·11文学的研究也始于“创伤”。但汉松独辟蹊径,没有简单援用某个学者的创伤理论,而是从“创伤”词源谈起,在系统辨析卡鲁斯、卡普兰、赫尔曼等学者关于“创伤”的理论渊源和思想内涵基础上,将它们再语境化,与9·11叙事建立联系,强调严肃文学如何突破视觉媒体再现的限制,表征普通人不可通约的创伤体验,揭示大众媒体在受害者形象建构背后的修辞政治。由此,但汉松对于9·11创伤叙事的解读,不落俗套,且颇具问题意识。他立足文本,将研究拓展到对于生命伦理、暴力展演、诗性正义、语言限度等问题的讨论,极大地拓展了文学研究的视域范围,不啻于邀约各方学者参与话题争鸣,丰富艺术创作与创伤问题的讨论。
谈9·11小说,人们大多选择新世纪美国本土作家作品进行解读,但汉松则不然,他在9·11作品阅读中抽取 “见证”“恐怖”“他者”“共情”等核心概念,从思想史、文化史角度对它们进行追问,使得这些概念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层面形成互文,进而自然而然地将美国9·11小说纳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譬如专著对于“恐怖”的解读,就颇为亮眼。但汉松从伊格尔顿的《神圣的恐怖》获得启发,将“恐怖”追溯到西方文化的源头“两希文明”(希伯来圣经和希腊-罗马),并通过评析伊格尔顿关于恐怖观念史的谱系梳理,将9·11恐怖袭击事件与恐怖主义暴力前史建立联系,呈现全球恐怖主义与媒体之间的共谋关系。这样,麦尔维尔、康拉德等作家作品就超越了他们所处的时代和地域,被但汉松纳入研究,夯实了9·11小说与经典作品的对话性关系;专著甚至将中国当代作家小白的《封锁》纳入研究范畴,形成它与德里罗、麦卡锡等作家作品的互文性阐释,体现出论者对于本土文学和外国文学关系的敏锐把握。
谈新世纪文学创作,不可避免涉及文学创作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关系,乃至21世纪文学将向何处发展等问题。但汉松对此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他在论述过程中直面影像、媒体、网络等现代科技形式与文学的竞争关系,思考见证、叙事、不可再现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并指出,诸如9·11文学这样的艺术作品,是一种“最为有力、复杂、深刻的叙述形式,它能够为人类共同体等等失败提供最严峻凛冽的证词”。这就从本体论层面概括了文学的特质和作用,从而也有力地回应了“当今文学何为?”这一疑问。
总之,但汉松的这部专著,既可以作为专业学术书籍,也可以作为了解西方思想和文化的普通读物,非常值得鉴读。书中既有文本的细读,也有理论的追溯;既有对自己观点的阐发,也有对他人见解的争鸣,其论证鞭辟入里,丝丝入扣,体现出他本人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作者:但汉松
视野开阔,论述缜密,既注重历史与批评理论的多重联结,也着力于细腻的文学文本分析,对阐明“9·11”文学的当代性和全球性提供了有益的中国视角。
-End-
原标题:《不能跨越,也不能归零,一本等了十年的好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