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惠誉:中资银行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银行之间信用分化加剧
在多渠道纾困地产、不良处置加速的背景下,中资银行系统性风险是否可控?
11月24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举办的一场圆桌论坛对中资金融机构在新一年里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探讨。
惠誉评级亚太区金融机构评级董事薛慧如表示,展望2023年,惠誉认为经济增长前景仍然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其中最大的压力来自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和疫情的反复,但是仍然维持稳定的银行经营环境展望。
“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房地产调控措施,都是相对有节制且有针对性的,我们相信监管机构在中长期内控制系统性风险的政策导向并没有改变。”薛慧如说。
从对银行信用状况的影响来看,薛慧如认为,大中型中资银行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一方面,他们对高风险贷款的风险敞口相对有限,房地产相关授信也比较审慎,风险缓冲水平也更为充足。但是中小银行由于规模较小和客户基础较弱导致其负债成本较高,因此这些银行往往风险偏好更高且用于吸收损失的资本缓冲较少,其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的波动可能会更大。
薛慧如预计,四大国有行将需要发行大量的资本工具或TLAC合格债务工具以满足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的要求,而部分中型银行资本水平较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的缓冲水平有限,未来也将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资本补充。
同时,薛慧如指出,与大中型银行相比,中小银行股权结构相对分散,公司治理水平也参差不齐,在个别中小银行风险暴露导致市场风险溢价上升的背景下,这些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的成本和难度可能将有所上升。
惠誉评级亚太区金融机构评级董事徐雯超表示,自7月按揭停贷事件以来,监管方面密集出台了各类稳定市场的政策,多渠道、多模式纾困地产以及支持保交楼工作。目前惠誉受评银行披露的受影响按揭规模较小,总体规模并未出现大幅度上升,住房按揭不良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但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停贷楼盘位于中国内陆地区低线城市,因此位于欠发达地区的小型银行和区域性银行潜在风险可能更高。
徐雯超进一步表示,在面对房地产行业压力上,与前几轮房地产下行周期有所不同,我们看到政策主要是有针对的做结构性调整。目前不管是三道红线还是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要求都没有本质的改变,政策中长期目标仍然是“房住不炒”。截至9月底,房地产业贷款同比仅增加2.2%,银行对新增房地产信贷敞口仍持谨慎态度。惠誉受评银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不良率进一步自2021年末的2.7%升至今年6月末的3.4%。但由于开发贷款敞口总体占比不大以及银行加快了不良处置,惠誉授评中资银行的总体不良贷款率基本保持稳定。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