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刷新历史!他们是“真没睡”
11月6日,在第47届ACM-ICPC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亚洲区域赛沈阳站中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
李文凯、水源和
数学与统计学院本科生李大源
历经5个小时的激烈竞争后
喜获金牌,高校排名14位
创我校ACM竞赛历史最好成绩
逆风翻盘 所向披靡
“队名‘真没睡’是为了表明我们训练的态度。”李文凯说,在备战ICPC赛事期间,他们没有额外的赛事准备时间,只能在完成课业任务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赛事准备。面对紧迫的时间、繁重的课业和激烈的竞争,他们也会每周抽出一到两次机会三人一起打模拟赛。“没目标的人睡不醒,努力拼搏的人真没睡。”队名“真没睡”便是他们拒绝躺平,保持努力的态度声明。
2021年10月,李文凯、水源和李大源三人组成了“真没睡”队,报名参加了兰州大学程序设计校园赛,通过选拔进入了兰州大学程序设计集训队。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马俊担任集训队负责教师,在他的督促与指导下,“真没睡”队顺利通过了校内选拔,获得参加ICPC亚洲区域赛的资格。
ICPC 是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于 1970 年发起组织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ICPC),是一项旨在展示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年度竞赛。经过近 40 多年的发展,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已经发展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计算机竞赛,被誉为“计算机领域的奥林匹克竞赛”。
从选拔赛到区域赛再到国际总决赛,参加ICPC赛事的队伍需要脚踏实地,行稳致远,克服重重难关。本次比赛共计704支有效队伍参赛,集结了包括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在内的国内算法竞赛强校。我校派出了包含“真没睡”队在内的4支队伍参赛。
水源(左)李大源(中)李文凯(右)
11月6日十二点赛事正式开始,各个队伍三个人共用一台电脑,五个小时内需要完成13道题目。
起初的时候并不顺利,“前四个小时我们队只做出了比较简单的4道题,此时排在40多名。”水源说,比赛过程中前四个小时是可以看到实时排行榜的,最后一小时排行榜不再变动直至比赛结束后公布名次。
虽然赛事是在线上举行,但是紧张激烈的氛围却丝毫未减。“ICPC比赛过程中,每做出一题都会给一个气球,这不仅是编程赛,更是一场心理战。”马俊介绍道,在竞争角逐的环境下,同学们要快速处理涉及图论、组合数学、空间几何等难度极高的算法题目。
面对暂时落后的排名,封榜后的“真没睡”队沉着泠静,快速反应,李大源和水源相继做出了A题和I题,最终斩获金奖。
除了高超的个人能力外,荣获金奖还离不开队员们之间的默契与协作。这不是李文凯、水源和李大源第一次组队参加ICPC赛事了,去年他们三人就打入了区域赛上海站,取得了银奖。面对首次获得金奖,李大源十分开心,“去年ICPC上海站拿了36名,离金牌只差1名,十分遗憾。这次也是把这个遗憾补上了吧。”
协力同心 薪火相传
台上的光彩荣耀少不了背后的辛勤努力,从过去成绩平平到如今首次摘冠,这些年的艰辛历程马俊都从未缺席。
“在2018年前,信息学院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方面还没有摸着路子”。马俊还依稀记得2018年仅有一位同学来询问ICPC赛事的报名事项,“那位同学叫陈冠斌,迫于参赛要求他找来了两个室友组队报名。”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前些年,面对程序设计竞赛马俊和同学们都在摸着石头过河。2019年区域赛徐州站所带来的经验与反思,是兰州大学程序设计集训队“破与立”的开始。“ICPC竞赛中会设计一道‘签到题’,顾名思义是比较简单的一道题目。”马俊说,但是当时现场参赛的同学却一道也做不出来。
2019年,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组建了专门的集训队,马俊作为教练开始了他与参赛同学们的漫漫征途。“区域赛徐州站的失利给予了我们很多思考,许多题目在平日里是能做出来的,但是在竞赛现场却做不出来,这还是备赛阶段训练量的问题。”马俊说,几年竞赛积累的经验告诉大家,必须要定期组织队员进行针对性、常规性的学习和专题训练。
集训队暑期学习程序综合实训基础班级
集训队暑期学习程序设计和算法集训拔高班
2021年度集训队年度总结和经验分享会
“我从大一加入集训队,到现在成为负责人之一,见证了集训队的发展,这次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大家长期以来共同努力的成果。”对于李文凯来说,集训队是他竞赛生涯最为关键的一环,他的成长始终伴随着集训队的发展壮大。
在集训队,除了平日里的常规训练外,马俊等教练还会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对同学们进行系统化训练。
一方面,利用暑期学校进行了集中培训,包括参加牛客网组织的暑期ICPC程序训练营和杭电组织的暑期高校ICPC联盟训练营活动。
另一方面,集训队配合学校教改,建议学院在暑期学校针对大一学生开设《程序设计综合实训》课,首先打好算法基础,同时选拔 20 名左右的同学进入拔高班,邀请到复旦大学吴永辉副教授集训授课。2021 年,马俊等教练继续完善暑期《程序设计综合实训》课内容,同时,邀请到清华大学的金牌选手给拔高班作集训。
2022年集训队组织了前期获得ICPC银奖和CCPC(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金奖的同学组成讲师团队,给高级班进行集训。
“集中特训”“集训授课”和“以老带新”的训练模式使得兰州大学程序设计和算法的学习风气在各个年级中逐步扩展开来。“从近三年度程序设计类大赛获奖情况,可以明显看到参与人数越来越多,获奖质量也越来越高。”马俊说,这离不开学院给予的帮助和支持,大到政策经费,小到训练教室,学院都在极大地鼓励师生们去投入竞赛。
百尺竿头 来日方长
2020年,集训队在ICPC亚洲区域赛南京站比赛中获得铜奖;ICPC中国(西部)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有27支队伍获奖,其中金奖10项,银奖9项,铜奖8项;在第十一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得了国家级奖项5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12项。
2021年,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和CCPC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中,集训队共斩获金奖1个,银奖5个,铜奖7个,拿到了CCPC兰州大学历史上的第1枚金牌;在第五届团体程序设计大赛-天梯赛中,集训队十位同学获得了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在第十二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获得了省部级以上奖项67项,并且获得了单片机国家一等奖1项。
2022年,集训队在第46届ICPC EC Final正式赛中获得银奖一项、铜奖一项;在第七届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总决赛获得银奖一项;在第47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亚洲区域赛沈阳站荣获金奖一项。
2021年度集训队拿到的奖牌
“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集训队队员的刻苦训练,也离不开教练们的辛勤付出,更是信息学院多年来教学改革成绩的再一次体现。”马俊说。
近年来,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新工科”号召,以专业竞赛为带动,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打造多元化、开放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以竞赛为载体,通过团队合作、实践研学的方式增加专业兴趣,不断了解本专业、行业和领域发展特色和趋势,提升学习兴趣。同时,通过严格把关高水准、权威性的竞赛,让学生在高起点的竞赛中不断学习和进步,不断提升竞赛育人的质量,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起步,发展,壮大……马俊陪伴集训队从创立发展走到今天。他的学生们在取得竞赛成绩的同时也都在行业内部获得了不错的发展机遇。“参加ICPC并能获奖的学生都会被互联网公司看中,有很多同学参赛后立马就能收到offer。”马俊说,这让他很有成就感,全国各地无论去哪儿,都有学生能记得他,并主动联系他。
马俊带领学生参加第六届CCPC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长春站)
马俊带领学生参加第43届ICPC亚洲区域赛(西安站)
“师者为师亦为范。”兰大师生携手共进,永攀学术高峰。在未来,他们会继续“程”风破浪,“序”写新篇!
内容来源|兰大咨讯公众号
文字|梁凤至
编辑|阚思邈
责任编辑|彭倩
原文链接|刷新历史!他们是“真没睡”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