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景扫描|富有未来感的学术:首届上海社科青年望道论坛在沪举办

《探索与争鸣》
2022-11-24 14:38
专栏 >
字号

2022年11月21日,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和支持下,上海社联所属上海市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月刊》杂志社)主办、《探索与争鸣》编辑部承办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首届上海社科青年望道论坛暨《探索与争鸣》第二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开幕式在上海社会科学会堂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以及上海相关主管部门的领导、历届“上海社科新人”代表、沪上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领导和代表、《探索与争鸣》青年作者代表、上海社联及所属社科中心的负责同志,共计300余人,以线下和线上结合方式参加开幕式。开幕式分为论坛启动仪式和首届上海社科青年望道论坛主旨演讲两个环节。

论坛开幕式现场

第一环节:启动仪式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在启动仪式上发表讲话。

徐炯

徐炯向首届上海社科青年望道论坛暨《探索与争鸣》第二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的启动表示热烈祝贺,并就青年学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三点期望。第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尽快产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上海社科界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委宣传部的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在学习、宣传、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方面当好排头兵,组织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专题学习研讨活动。广大社科工作者要立足自身专业优势,深入挖掘二十大精神蕴含的原创观点、理论亮点、思想热点,形成有逻辑性的理论分析和思考,着力围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炼新概念、新观点和新判断。希望广大青年学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研究阐释“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大命题,尽快产出一大批高质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第二,团结广大青年学人,构建青年学术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强,则国家强。在思想文化领域,青年学人担负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使命,是理论创新的先锋力量。《探索与争鸣》作为有责任感、有影响力的知名学术期刊,一直以来致力于为青年学人提供优质的平台和资源,促进跨地区、跨学科的深入交流,构建有活力的青年学术共同体。这种与青年共同成长、一起面对时代使命的学术共同体长效发展机制,值得坚持和推广。学术期刊不仅要做好学术引导工作,更要做好学术服务工作;不仅要善于发现优秀的青年学者,更要有效地支持优秀青年学人快速成长,为他们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鼓励学术理论创新,邀请学界的前辈大家为青年学者把脉指导,推广他们的创新性成果,争取贡献更多具有原创性的思想理论资源。上海的理论、传媒、出版等各界要形成合力,继承上海在学术创造和传播领域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争做“有未来感的学术”,积极利用期刊、图书和各类新媒体形式传播和普及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成果。

第三,牢固树立使命意识,将自身发展与时代发展结合起来。当前国内外环境处于巨变之中,面对学科间的壁垒和旧理论跟不上新时代需求的现状,青年学人要在学术共同体中促进思想的融合与交流,建立广阔的学术视野,更要将自身的学术研究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新时代学人的历史使命相结合。一百多年前,包括陈望道先生在内的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站在时代的浪尖,在深度把握现实的基础上为中国引入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最终将中国引向社会主义道路,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现今,更多现实的、理论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青年学人要保持理论真诚和理论热情,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守正创新,将自身的学术研究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坐标中,找寻更加崇高的价值追求。

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致欢迎辞。

王为松

王为松指出,本次论坛是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项重要学术活动,也是上海社科中心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一次大型学术论坛。社联将进一步推动上海社科界深入开展研究阐释,并开展广泛而多样的宣传和普及活动,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在联系实际、推动工作当中体现思想价值和学术价值。高品质学术期刊要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学术的创造和学术的活力在于青年。望道论坛是纪念社联第一任主席陈望道而设。《探索与争鸣》始终坚持“与青年学人共成长”,不断发掘和支持优秀青年学人。近年来,《探索与争鸣》不断丰富“青年学人支持计划”,打造国内学术期刊支持青年学者的品牌项目,创新学术共同体建设。社联要为青年学人搭建充分的平台,让他们在全国有一定的展示度、显示度,让上海的青年学人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尽快成长。

此次论坛主题“人类文明新形态: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紧扣时代脉搏,体现了鲜明的问题意识,很好地把杂志办刊宗旨和支持青年学人成长结合在一起,是杂志服务青年学人的又一有力举措。面对青年学者,伽达默尔提出学者应具备三个禀赋,概括地讲,他希望一个学者具有专注、怀疑和谦恭。学者不应仅仅只探讨理论问题,更应关注实践问题。真正的哲学一定是实践哲学,因为哲学本身就是生命自身的实践。希望青年学者能够投身到新时代的巨大的实践中。最后,王为松期待,市社联、社科中心要发挥好平台作用,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更多展示和发挥上海青年学者的作用和影响,使上海成为推动国家软实力和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先行者。

论坛启动仪式由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主持。

任小文

会上,《探索与争鸣》副主编李梅代表编辑部介绍了《探索与争鸣》全国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推进情况。自2014年起,《探索与争鸣》推出了一揽子“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实施了四大举措。举措一: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征文活动。2014 年至今,编辑部已成功举办“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现代化路径”   “中国转型过程中的问题”  “从新时期到新时代:中国改革再出发” “技术创新与文明重构:新问题与新挑战” 四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征文活动。举措二: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该计划聚焦“一书、一人、一领域”,针对优秀青年学人的学术专著邀请名家组织研讨活动,形成专辑和别册,目前已定向支持瞿骏、施展、薛小荣、金理等青年学人,形成了四本别册。举措三: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该计划主要面向在读研究生,为其未经公开发表的原创论文提供评议、修订与发表支持。举措四:举办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论坛主要采取在线形式,以青年学人为主进行策划与召集,编辑部提供宣传、发表等方面的支持。第一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于2020年11月30日全面启动,涵盖文学、哲学、法学、政治学、历史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分十个平行分论坛先后举办。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于今年9月23日发布了第二届论坛征集公告,经综合评审遴选出最契合主题的15场平行论坛。本次年度论坛将围绕“做有未来感的学术”的总目标,主要分为“文明演变与知识供给”“文明型构与技术革命”“文明叙事与世界想象”三大主题单元。《探索与争鸣》作为一本“与青年共成长”的期刊,将继续为立足时代、打通古今、面向未来的富有“未来感的学术”鼓与呼,为打造青年学人学术共同体、思想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贡献力量。

启动仪式上,由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探索与争鸣》第四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一等奖获得者于京东作为第二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分论坛召集人代表在线上发言。

于京东

于京东表示,今年《探索与争鸣》编辑部继续本着向青年邀约的办刊精神,设立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的年度论坛主题,这既是对近年来文明互鉴、中国模式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热点议题的学术回应,也是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新发展阶段的一次长远的学术构想。对青年学人来说,既要潜心向学,在自己深耕的研究领域内提真问题、做真学问,也要立足国之大者,关注大变局,适应新常态,踔厉奋发,努力解决学术上的“卡脖子”难题,积极回应时代提出的一些重大挑战。

会议现场花絮

同济大学文科办主任、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刘淑妍作为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分论坛承办方代表发言。

刘淑妍

刘淑妍指出,本次青年学人年度论坛,有300余位冉冉升起的新秀,话题都很有想象力,织就了一幅面向未来延展的长幅画卷,自古及今、包罗万有;尤为纵深,阅动如火;关切现实、面向未来,这无疑是一场张扬着青春色彩的学术盛宴,体现出今日青年社科学人,绘就“学术中的中国”的担当。同济大学将大力支持此次分论坛的举办,策划有组织、跨学科、综合性的学术对话,同时呼吁更多力量和单位聚集在市委宣传部、上海市社联的旗帜下,探索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命题,让上海涌动起思想文化新浪潮。

随后,举行了望道论坛logo发布和“望道”印章印屏赠送仪式。徐炯副部长、王为松书记、任小文副主席、解放日报社原党委副书记周智强、上海市委党校教育长罗峰、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韩强、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骏、上海社科中心党总支书记徐婷婷,上海社科中心主任、《学术月刊》总编辑金福林,上海社科中心副主任、《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与望道论坛logo的创作者、上海书法家协会女书法家委员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顾琴共同为望道论坛logo揭幕。

望道论坛logo发布

望道论坛logo发布后,顾琴教授向上海社联赠送“望道”印章印屏。

“望道”印章印屏赠送仪式

“望道”印章印屏

之后,徐炯副部长、王为松书记、任小文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教授,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陈殷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李安方、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毛小曼、市委宣传部传媒监管处处长陈琳琳、市社联办公室主任梁清,以及徐婷婷、金福林、叶祝弟共同启动了首届上海社科青年望道论坛暨《探索与争鸣》第二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

首届上海社科青年望道论坛暨
《探索与争鸣》第二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启动

启动仪式结束后,与会专家代表进行了合影。

与会全体人员合影

第二环节:首届上海社科青年望道论坛主旨演讲

启动仪式结束后,举行了首届上海社科青年望道论坛主旨演讲。陆铭、张双利、瞿骏、吴冠军、曾军、屈文生分别进行了精彩演讲。主旨演讲由上海社科中心副主任、《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陆铭发表了题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主旨演讲。

陆铭

陆铭认为,中国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服务业在GDP的占比会进一步快速提升。国家的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提高,会有更多的消费集中体现在服务业中。当前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问题,但可以通过人口向少数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地区集聚的方式来提升劳动资源配置的效率。在空间格局上,中国未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格局。当前,中国已经呈现出城市群发展的态势,人口持续向中心城市及周边范围集中,中心城市向外辐射带动并赋能周边城市的发展。城市之间的发展态势可以概括为:分工深化、优势互补、梯度发展。

陆铭认为,经济现代化后,人口对城市不是负担而是优势。因为在人口大规模的地方会产生人口多元化,这是思想创新和创造力的重要来源。此外,收入水平提高以后,会丰富消费型服务业,形成人口吸引力,并赋能城市的创新和现代性服务业,增加大城市的国际竞争力。疫情不会对城市人口空间分布造成长期影响。现代化对更高品质的生活和多样性的追求不会变。其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革命,会在大城市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会促进人口更进一步向大城市集中。未来人口规模大的城市在生活品质方面,要强调城市活力,并通过基础设施加强城市生活便捷性,还要强调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由于人口众多与人口多样性,有必要强调社会的和谐发展。尤其是在外来人口的市民化方面,要在公共服务的提供方面去身份化。这是未来非常重要的城市现代化的一个努力方向。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张双利教授的主旨演讲题目为《现代复杂社会与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张双利

这一题目在问题意识上集中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和“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概念,关于其中所涉及的现代复杂社会的根本困境,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黑格尔思想中找到揭示和解决方案。张双利指出,黑格尔洞察到了现代复杂社会的根本内在矛盾,及其导致的市民社会的非伦理性,从而否定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市场道德主义立场。与传统世界相比,现代世界在家和国之间重新开出了市民社会领域。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断定,正在兴起的商业社会不仅能够让个体去自由地追求私利,同时必然能够借助于市场以及市场自身内在的复杂机制,最终带来共同的善并成全共同体。但黑格尔看到了市民社会自我毁灭式的发展倾向:一方面,市民社会的原则归根结底是特殊性原则,每个个体把自己上升为权威,使得主观自由的权利真正落地;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交往关系无限度地持续发展,带来了一种外部的普遍性力量。这两种原则的共同主宰将市民社会中的个体变为清醒、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从而导致极端的贫富分化和普遍的自我异化,使得共同体必然走向瓦解。为此,黑格尔提出了“实体性国家”的解决方案。

马克思将黑格尔对现代市民社会的洞察作为自身思考的出发点,并从三个方面超越了黑格尔。第一,马克思进一步发挥了“后发优势”,借助托克维尔对北美社会的观察,指出现代政治反向被市民社会绑架,沦落为其工具性环节的命运,而黑格尔式的“实体性国家”从现代社会开端之初便不曾存在过。第二,黑格尔并不承认市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权力支配关系,而马克思则从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的复杂结构出发,重解家庭、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和对工人阶级贫困问题的研究,使得马克思开始与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拉开距离。第三,马克思将黑格尔提出的现代社会的内在困境,表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否定式的发展逻辑。这在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中得到了深化,也留下了解决问题的可能道路,为我们理解中国革命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如何跳出这种危机提供了理论视角。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系主任教授瞿骏发表题为《何为中国革命:理解她的若干维度》的主旨演讲。

瞿骏

瞿骏认为,在讨论中国式现代化时,需要理清中国革命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理解中国革命要注意到其不仅是政治革命,还有社会革命,乃至心灵革命。现代化的历史与革命的历史不是两分的、对立的,而是交融互惠。在中国传统中,“革命”的基本含义是改朝换代,但现代意义的革命不仅仅是改朝换代、暴力行动,政治革命后面一定会有社会革命,要重视中国革命建设的、创造的、宏远的一面。中国革命一方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部分,革命是其启动、推进的枢纽;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塑造着中国革命的面貌与样态。若从中国的东西长程历史看,从辛亥革命开始,其革命散布的空间局限在中国极东一部,或就此可说辛亥革命是中国六分之一地方的革命。从中国东西部弥合呼应的角度,立足于超大规模、人口众多的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看,辛亥革命、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都极不彻底。当时首都的、东南沿海命令、政令对西部人群的实际生活基本不发生影响。这就有了“革命如何下乡”的问题,即中国革命如何能够真正唤起民众。

瞿秋白指出,辛亥革命能掀起怒潮,不在于革命新贵的风起云涌,而在于“农人野老”的不明大义。农民是新的革命力量,是真正光明斗争的基础,因此中国共产党人着力唤起工农,特别是唤起农民来弥合中国东西部差异,并有着一并改造中国东西部世界的大视野。然而,让农人野老体现出革命价值需要漫长的时间,也需要极高的智慧。不止是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下乡不成功,1949年后的一段时间内,革命下乡依然面对各种艰巨挑战。因此中国东西部的呼应、弥合和改造,即是中国革命的宏伟目标,又是中国革命的长期任务。今天我们理解中国革命,需要研究者在持续开启革命之大门的前提下,回到革命本身,施展拳脚,以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中国革命,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冠军发表题为《从元宇宙到互动本体论:重思文明形态及其智慧基底》的主旨演讲。

吴冠军

吴冠军提出“互动本体论”的概念,认为今天学术界对现代性的反思,并未能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主体性范式。比如哈贝马斯提出“主体间性”范式,认为人们要在乎彼此之间怎样建立规范性原则,然而,这个范式并没有在本体论层面上探讨互动。哈贝马斯主义“主体间性”在本体论的层面上依旧以主体性为前提,其所有的互动、交往、沟通都建立在主体之上。没有主体性,主体之间的互动也无法成立。吴冠军认为,在本体论层面上,互动先于两个互动者的存在。这个论断有三个思想资源:元宇宙、量子力学和神话学。

元宇宙吸引人的根本原因在于互动。元宇宙的世界符合互动的本体论,没有互动,就没有游戏的世界,一切就只是服务器上面的一串数字代码、静态的数据包。有了互动,世界才存在,玩家在世界里的“我”才存在。电子游戏叫互动艺术,互动是本体论层面上,而不是表面的。量子力学揭示了我们所熟悉的这个世界的诡异底层,在微观粒子层面上,只有互动/相互作用(interaction)才有存在。电子只有在同另一个系统发生互动后,才会具有粒子性(有位置或是动量)。文明都有关于它起源的神话。对于如何研究那些神话,吴冠军认为代之以符号学抑或考古学,可以采取互动本体论的进路。这样我们就能看到,正是互动奠基了文明的存在。吴冠军从元宇宙带来的本体论思考出发,建议我们反过来重新认识我们当下的社会与世界。在动态、互动、交往、合作和谐共存共享的语境当中,去理解当代社会与世界,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世界的本体论内核,把握现代文明形态及其智慧的基石。

上海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曾军教授作了主题为《数字媒介对中国文学知识体系的重构》的主旨演讲。

曾军

曾军从媒介的定义、媒介文化史和整个历史的角度对文艺类型历史学进行重新梳理,从结构上对数字媒介文艺活动进行结构诗学的重构。曾军指出,媒介是无处不在的,媒介形态变迁加速影响了文艺理论的知识更新,新媒体文艺理论知识体系也正在发生激烈的变革。在讨论中国文学知识体系的重构问题时,数字媒介的因素一定需要被考虑在内。

媒介的内涵不仅仅是“新闻媒介”“大众媒介”。作为中介的媒介,是材料、是载体;作为工具的媒介,是人的延伸;作为制度的媒介,是文化工业。约翰·费斯克将媒介与文学和文化问题紧密结合,在《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一书中对媒介类型进行了分类,分为了展示性媒介、再现性媒介、机械性媒介。这三类媒介不是简单的技术更迭,而是相互兼容、包容的。而后的数字性媒介,包括计算机、数字电视、数字电影、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兼容前几类媒介,且不再受前几类媒介的技术限制,是一种赛博艺术类型。对媒介文化发展史的一般性理解和认知分为口传文化、书写文化、印刷文化、机械复制时代、数字时代,但其实媒介文化分期是有很多错位和交织的。机械复制时代和印刷时代之后,技术变革变得异常的激烈,而到数字媒介的时代,才可能出现从媒介角度来推进文论艺术理论的知识更新。不同时代艺术类型的更迭并非简单的替代,而是对前时代艺术类型的兼容。数字时代强调的互动是人与非人之间的互动,是机器与程序之间的互动,而这种互动产生了一个新的主体,称之为“后人类”。从数字媒介文艺活动结构诗学重构和文学理论的角度,如果加入媒介的因素,文艺活动的结构会发生什么变化?曾军提出,数字媒介对文艺活动关系的重塑是“媒介生态式”的,强调文艺活动中诸要素的数字媒介化。以前的媒介文学四要素的所有结构体系都发生了变化,在这里没有媒介的存在,但是媒介无处不在,构成了一个全新的文论体系。

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屈文生教授发表了题为《从治外法权到域外规治——以管辖权理论为中心》的主旨演讲。

屈文生

屈文生从地理大发现开始说起,介绍了《托德西利亚斯条约》和《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重要历史意义:前者是西葡两国划界规治全球和确立世界秩序的肇始,其解决的不仅是陆地、岛屿的归属,也是域外管辖的问题;后者打破了教皇主掌神俗事务模式,并为随后数百年全球秩序的确立奠定了包括主权和适用于“文明国家”的欧洲国际法等要素,并确立了“属地化秩序”。但属地化秩序并未得到绝对确立,殖民时代的单边治外法权即是显著一例,以英国为代表的殖民主义国家破坏了属地化秩序,将管辖要延伸到主权范围以外,遂形成了殖民时代两个秩序共存的局面:威斯特伐利亚秩序和帝国秩序共存。单边治外法权(extraterritoriality)是突破属地秩序的一种制度安排,是在半殖民地所攫取的,使本国的国民、侨民不受所在国管辖的制度。

二战后,形成了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法秩序,但美国经常挑战现行的国际法秩序,单边进行所谓的“长臂管辖”。20世纪中叶后,受资本扩张和跨国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的影响,“疆界”在某些领域已经显得不再重要。美国法院在涉及反垄断、贸易、证券等争端中,认识到严格的属地主义已然过时,寻求以另外一种规治域外行为的、延伸管辖权的域外规治制度。美国的这一做法与战后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建立起的当代国际法、国际秩序和WTO规则等相悖,于是全球秩序形成了另一种两种秩序共存的局面,即当代国际法秩序与单边主义秩序共存的局面。屈文生认为,重新审视500余年国际法管辖安排,对于研究阻断、反制“长臂管辖”法律制度的工作具有历史启发意义。域外管辖和法律域外适用不应成为少数国家的专利。他提出了共同体管辖理论,用共同体的力量替代单个国家的这种权威,比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共同体不设界限,但不意味着没有国家边界。人类命运共同体下的法律秩序,肯定不是单极秩序,须秉持共享、共建、共治的全球治理观,着力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

主旨演讲后,《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进行学术总结。出席本次首届望道论坛演讲的六位青年名家分别来自文史哲政经法等六个学科,议题各不相同,但都体现了学术本位、学科交叉的理论视野和思想旨趣,可谓有料、有味、有情。此外,六位青年名家的演讲,不约而同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呈现了一种富有未来感的学术的丰富性与可能性。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首先,富有未来感的学术,是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的学术、是带着生命体验的学术,也是怀有谦卑、敬畏、对人类的文明充满忧思的学术。与100年前中国的学人普遍将未来看成“一个无以名之的巨大力量”的那种正面的、单一的乐观想象不同,今天我们对未来既有乐观,更充满了忧思。当然,未来已来,未来有危机,更有生机,亢奋的高音和执拗的低音同样是乐章美妙的组成部分。这正呈现了富有未来感的学术的理论张力和思想活力。

其次,富有未来感的学术,虽然是把面向未来的,关涉人类未来的大问题作为自己的学术旨趣,但它首先是历史的,是在历史的脉络里展开论述和思辨,其未来感恰恰来自大历史的关照,来自对现时代的洞察,在这个维度上讲,富有未来感的学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它不是脱离历史和现实的胡思乱想,而恰恰应怀有历史意识、人类关怀的使命,具备“合众事而观其会通”的视野、跨学科的能力。富有未来感的学术,未来是标尺,是旨归,谈古论今、返本开新,均有着鲜明的未来指向,它思考的一定是人类的未来,反过来,这种未来也反向刺激学者“以未来来规划现在,研究过去”。

最后,富有未来感的学术,实际上是对中国百年学术心态的一种超越,从晚清以来,我们一直有一种“既要承认中国落后于西方,同时也要走超越西方的复合性心态”,而今天我们所要践行的富有未来感的学术,实际上是要超克这种“羡憎情结”,是一种更加平等、宽容、开放的心态和“不油腻”的学术青春气息,与世界诸文明对话,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诸多前沿领域参与到世界性百家争鸣。富有未来感的学术,强调的是一种对未来的学术感知,既是一种认知方式,也是一种思维状态,更是一种情感态度,既是学术的思想力、也是内容的谋划和文体的创新,它意味着新的学术范式开始浮出历史地表。

总之,有未来感的学术不仅意味着新话题、新领域、新方法,更意味着用新方法重思老话题,从中发现新的视角,同时也不能掉入一味求新的陷阱,避免新领域学术泡沫的大量产生,要在新老的视角转换中,不断实现学术和思想的碰撞!

    责任编辑:龚思量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