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数字实业新青年,开小超市的 Z 世代

2022-11-24 18: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今年 20 岁出头的艾琳从大学毕业即创业,在北京海淀区经营了一家百平米的小超市。

和同龄人一样,艾琳喜欢密室逃脱和去网红店打卡。创业这件事有些偶然,她没写满篇“闭环”、“用户痛点”之类词汇的商业计划书,也没跟人聊过新消费浪潮,只是出国读书的计划搁浅,家里需要有人帮忙把超市接起来。

父母想放手让她去干,艾琳也接受了这个考验。“我爸告诉过我一句话,超市里的小事很多,如果你能把所有的琐事都处理好,做别的任何事情都没有问题。”

如今,她已经从一个青涩的学生蜕变成合格的店铺经营者,把小店打理得井井有条。

和她相比,32 岁的小高已经是“资深店主”了。他的店铺在西直门附近,卖零食和日用百货。但小高不满足于只坐在店里收钱,他在社交平台上建起了社区团购群,用“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模式,招揽了不少忠实的“粉丝”。

今年 11 月,他的第二家小店也准备开张了,店铺选在北京西站附近,规模也比第一家店翻了三倍。

有数据显示,小型食杂店——即俗称的“夫妻店”,在全国的数量高达 700 万, 是连锁便利店数量的70倍左右,出货量占我国零售市场 40%左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终端形式之一。

像艾琳和小高这样的新时代终端经营者,正在用数字化和新思路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他们也因此有了个共同的名字——数字实业新青年。

年轻人的超市,更有人情味

今年 4 月刚接手小店的时候,艾琳过了一段手忙脚乱的日子。店铺事情繁杂,小到从哪里进到新鲜的蔬菜,大到计算当日的收益,每件事她都要重头学起,经常从早上忙到夜里两三点。

经过半年的磨炼,现在艾琳不仅学会了对进货打价、处理客诉,还能把员工的工作安排妥当。她的脾气也好了不少,偶尔有顾客因为小事抱怨,她也会鞠躬道歉,处理得让大家都满意。

“00 后”艾琳是个标准的“Z 世代”。她打扮时髦,喜欢穿一身黑色,画精致的眼线,一头闷青色的长发随意地盘在脑后,做事干脆利落。

艾琳管理下的店铺充斥着年轻的气息:零食和饮料占了店里的三分之一,店铺里商品齐全,甚至能买到上市不久的网红产品。但在她看来,这些都不是年轻经营者最主要的特征。

“要说年轻人开店有什么最不一样,我猜应该是氛围。我可忍受不了工作环境中‘没有社交’。”艾琳说。大学期间她做过兼职,被不近人情的老板疯狂“压榨”,很不开心。所以她要和员工成为朋友,将心比心。

有一次一个员工犯了大错,艾琳当众把他劈头盖脸骂了一顿。但当天晚上,她又把这个同事约出来吃东西聊八卦,缓和了关系。

艾琳认为,员工之间相处得开心,也能把这种氛围带给顾客,和客户成为朋友。一个员工都摆着“苦大仇深脸”,不能给顾客传递快乐情绪的超市,并不是她想要的。

在这种氛围下,大家的工作热情高涨。有时候还愿意主动承担起本不属于他们的工作。

艾琳店里百货区的几位员工现在个个都是“社牛”,经常主动给顾客介绍店里的折扣活动。有几次他们和大爷大妈聊天,给人家聊开心了,人家就主动多买了一箱打折牛奶。“有个人一天就卖出了 40 箱奶。”艾琳说。

来北京开起小店后,小高也变成了“社牛”。

小高来自呼和浩特,之前在当地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他总想出来闯闯,2016 年 5月,他和妻子带着所有的积蓄来到北京,盘下了一家小店铺。

他是附近有名的“热心人”,会主动和每个顾客打招呼、聊天。“来个三五趟就熟了。”小高说。通过这种方式,他交了不少朋友。尤其到了夏天,总有人在傍晚来他店里买啤酒,坐在店门口边喝边和他聊天。

据小高观察,不同年纪的人经营模式有很大区别:年纪大的人大多采取求稳策略,他们只是把超市作为一个引流工具,赚多赚少看运气。但小高会主动出击,他建了好几个社区团购群,每天发布折扣信息引流,已经积累了不少客户。还和团购大平台建立了合作。

当小店遇上数字化

小高说,以前总听别人说:“等我老了、退休了就开个小超市。”好像经营小店只适合用来养老。但其实这份工作也并不轻松。

小高的店铺每天早上 7 点开门,晚上 12 点关店。虽然只有十几平米,但每天进货、理货、结账也要花掉不少时间。

除此之外,几乎每个有经验的小店老板都具备一项不为人知的技能:脑内盘点。“别看老板只是坐在那看看剧、收收钱,其实一天下来卖了多少货,哪个货卖的好,哪个产品该补货了,都得记在脑子里。”

虽然店里也有辅助理货的软件,但小高不爱用。“还不如用脑子记。”

数据处理也让艾琳头疼。

每天早上巡视完卖场,艾琳就要开始整理数据了。每天新进的菜要改菜价,传输到电子秤上,打价签等等,这些前后台技术方面的操作,往往需要三四个小时。

作为“00 后”,她从小接触电子产品,自认办公软件使用水平不差,但操作这些软件处理数据,还是要费不少时间。“也希望有一些更简洁的操作方式。”

数据的搜集流转和处理问题,其实正是当下万千小店迈向数字化要解决的难点。

传统线下行业链路非常长,从采购开始,一直到生产、运营、销售渠道触达消费者,常会遇到数据一致性非常低、数据链条不完整、自动化程度特别低的问题。

许多小超市面临的问题是,数据入口多,信息孤岛严重,而且传统环节人工与系统交织一起,自动化程度低,取数复杂。有的是系统取数,有的是人工录入,有的则要靠外部导入和第三方输入,会让效率不高。

让万千小店

不再做数字化孤岛

这两年,一些企业开始依托自己的平台技术,助推终端“夫妻店”实现数字化转型,让像艾琳和小高这样的新一代实业从业者真正感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便利。

小高的新店里最近放了一台蓝色的智能冰柜。这款冰柜是他一眼就相中的,除了容量大,外观漂亮,“整面玻璃看着透亮,痛快。”小高也喜欢它的滑道理货功能。以前他每隔几个小时就得起身收拾被客人弄乱的商品,才能保持冰柜里面整齐。

但他最满意的还是智能冰柜连接的后台系统。在手机 APP 上,小高和业务员都能登录后台看到冰柜的状态、温度和灯光亮度,还能掌握冰柜里商品的情况。自从知道了这个功能,小高就把任务全权交给了业务员。“让她帮我管理,店里事情很多,我能少管一样就少管一样。”

艾琳的店里也有两台同款智能冰柜。当对接艾琳的业务员晓晶把柜子放进来,津津乐道地讲解未来这样的冰柜将会变成一个如何智能的零售终端时,艾琳却看中了一个不起眼的功能——打开门可以播放语音。

“打开柜门的欢迎语是我自己可以设置的,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也许就能让人心情变好。”艾琳说,她听说有店主在教师节时候把语音设置成感谢老师的话,有老师来买东西时被感动哭了。

艾琳喜欢做设计,上学时,艾琳曾经做过一个商业计划书,自己把产品的样式都设计好了,虽然老师很认可,但最终也止于纸上。对此,她仍有念想。开着小超市的她,相信人生还有更多可能。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我国实体经济飞速发展,制造业规模居全球首位,在稳定居民就业、提高经济竞争力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曾说。

把这些活跃于大城小镇之间的超市也纳入数字化系统,是数字化转型的应有之义。让产品无限接近用户,这是互联网人做消费品的打法。

用数字化为小店赋能的同时,他们的经营思路由此拓宽,也迈出了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

而艾琳也希望,小店青年们能看见更广阔的人生。

原标题:《数字实业新青年,开小超市的 Z 世代》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