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
打响上海购物|上交会开幕首日,多款机器人纷纷亮相

室外巡查机器人力求监控无死角,康复机器人能为患者提供康复训练,视觉交互个性机器人会提醒用户健身……众多机器人亮相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简称“上交会”)。
4月19日上午,为期3天的上交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幕。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在现场看到,机器人与智能科技成为会场的焦点。
多种机器人亮相
如果你每周五健身,突然有一天停下了,OLLY视觉交互个性机器人会主动上前问你:“为什么今天不去健身,是偷懒了吗?”这种机器人还会在你的健身时间,将室内温度调至你喜欢的温度。

第六届上交会首日,几乎成为机器人的会场。上海方立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室外巡查机器人,则拥有智能巡查、发现、处置等能力,可以重点替换夜间巡逻岗,力求达到时间无间隙、监控无死角、处置无延迟的目标。
“不管是什么天气,它都可以在室外巡查,实现声光报警、警告喊话和噪声驱离等功能,处置非法入侵,进行拍照录像。机器人还具有自身状态检测的能力,包括自动测绘环境和规划路线。”上述企业负责人说。
上海大学带来的康复机器人iReGo则能为患者提供康复训练,使其获得更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上海大学教授郭帅介绍,目前中国有1100万脑卒中幸存者,80%适合购买康复机器人。但国外的高端康复机器人占据主要市场,动辄百万级的售价使得大多数患者无力承担。
推动“一带一路”
机器人之外,智能科技也成为焦点。比如,云从科技在行人再识别技术上的突破,让中国国产人工智能技术即将从“刷脸”跨到“识人”的新纪元。2018年3月,云从科技还与津巴布韦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津巴布韦的机场、安防等领域将引入人工智能项目。这是中国人工智能技术首次出口到非洲,也推动了“一带一路”倡议。
4月19日下午,匈牙利摩根斯达集团与上海文鳐集团共同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此次签约双方就在跨境金融技术应用、移动支付技术应用、新一代科技与新技术投资上达成战略合作。匈牙利作为全球第一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全面战略合作备忘录的欧洲国家,两国政府对合作内容的推动和落地均非常重视并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
匈牙利的地理优势决定了其在“一带一路”中作为欧洲门户的作用,是中国商品在欧洲的集散地,是中国与欧洲国家友好关系“向东发展”的窗口,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文化交流的桥头堡,是中国与中东欧铁路交通建设的枢纽,是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
本次摩根斯达和文鳐的战略合作签约,标志着双方将在中国与匈牙利“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深入跨境贸易技术服务领域,提高中匈跨境贸易结算时效性,融合双方技术与金融优势力量取得更多新的成果。
未来,文鳐集团将全面输出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一码支付等多重验证和智能移动电子支付技术系统,与摩根斯达共同建立完善的移动支付入口,进一步优化移动支付的便利,构建数字经济入口,提升智慧城市发展。
打通技术交易“最后一公里”
作为中国首个国家级的国际技术交易会,帮助新科技突破技术贸易“最后一公里”,上交会还准备出这些招。
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尚玉英说,上交会不仅是一个领先技术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推动科技项目对接、促进技术贸易常年发展的平台。
近年来,上交会陆续创新推出了“主宾国”“主宾城市”等创新机制,定向吸引国内外知名的创新地前来上海进行技术交流。会展招展方东浩兰生集团总裁池洪介绍,本届上交会上,担任境外主宾城市的挪威奥斯陆市、希腊伊拉克利翁市、日本横滨市,将带来绿色能源和环保新科技、教育创新智能技术等,而境内主宾城市大连也组织了35家科技创新企业参展。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钟晓敏介绍,本届上交会首次联合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搭建技术贸易服务枢纽对接平台,协同推进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拓展全国性的技术贸易交流新渠道。
此外,上交会还依托“上交会3+365联盟”,开展常年技术贸易促进活动,为供需双方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方位服务,以“永不落幕”的服务,打通技术贸易的“最后一公里”。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