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国产9.6分的动画,千万别绝版
作者:阿瑞
来源:新周刊 (ID:new-weekly)
豆瓣46000人打出9.6分,唯一一部中法合拍却极具中国美的武侠动画,粉丝们等了15年还没有迎来一个大结局……《中华小子》是无数人的童年,也是国产动画探索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2年下半年,《中华小子》重制版上线网络播放,大家重温童年的同时又充满了期待。它究竟会不会有续集?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与这部动画的总导演张天晓聊了聊。
90后、00后小时候看过的精品国产动画有很多,但大结局让这么多人惦记了15年还没出的,恐怕只有一个。
即使在21世纪初众多国产动画“神作”中,《中华小子》也是特别的。它是中国第一部全部由海外资金拍摄,但主要创作团队为中国人的动画。
2004年,它仅凭在戛纳秋季电视节上播放的5分钟样片就获得了合计人民币4000万元的预售资金,首播权由法国电视三台购得,2007年在央视播出,获国内外大奖无数,博得“开创亚洲功夫片新美学”的美誉,法国媒体更是将其与《卧虎藏龙》等作品相提并论。
《中华小子》采用当时海外流行的单元剧形式,讲述古代中国的三个孩子在少林寺学武,寻找办法力图打败反派黑狐王的故事。
孩子们与影子人战斗的场景。/《中华小子》
三位主角个性鲜明,也有自己的小毛病。花小兰勇敢却容易冲动,唐小龙聪明但傲慢,陈小虎谨慎但无时无刻不在吃。三人之间的互动十分好玩,多年以后又让网友们直呼“好嗑”。
动画跟随三个孩子的视角,探索古老的神话传说,其中充满了中国文化的哲思。三人各自使用的武器鞭子、宝剑与三节棍,以及流畅而有美感的武术动作设计,更让这部动画多了侠气。
第一季26集播出完毕后,续集一直没有下文,但黑狐王毕竟还没有被打败,这让很多人惋惜。
2018年,《中华小子》导演张天晓发了一条微博,粉丝们以为是《中华小子》续集要出了,激动得把这条微博转发了上万次,后来证明是一场误会。
2020年,一位B站UP主发布了cos《中华小子》三个主角的视频,账号只有几千个粉丝,视频却获得了上百万的播放量。热门弹幕说:“这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动画片。”
2022年,《中华小子》重制版上线网络,每周更新两集,截至目前在B站上已经有超过60万人追番,播放量超2500万次。很多人在评论区问:“这次会有结局吗?”“大电影什么时候出?”
为什么是中法合拍?
15年来,在看《中华小子》长大的95后、00后中,不断有人想起这部片子,又去找来片源重温。重看时,他们发现了许多童年时没有注意到的事情。
弹幕刷满了“爷青回”。/B站截图
首先是角色的言行举止。片中吻面礼、拥抱很常见,角色时不时还冒出一句翻译腔:“哦,我的天哪。”
尤其身为古代人,小龙却堪称“唯物主义战士”,每当遇到精怪传说,他的第一反应都是:“从科学上讲这是不可能的!”只可惜,他身在一部奇幻动画中,每每说完这些话就会被打脸。
而这些神怪元素,也是中西合璧的。片中有来自中国神话的后羿神弓、朱乙神(烛龙)、刑天、息壤,也有更偏向于西方观念的、可以穿越到未来的时间之轮,能实现愿望却会歪曲愿望的青蛙精灵等。
《钻石眼泪》一集,一位新娘被诅咒,流下的眼泪会变成珍贵的钻石,是西方童话中常见的设定。新娘是小虎哥哥的心上人,小虎关心新娘会带来多少嫁妆,小兰关心情侣的感情历程,小龙则帮小虎的哥哥写情诗(实际上是抄李商隐的诗句),则充满了中国人物的特色。
《中华小子》剧照。
网友评论:“明明有不少外国元素,但就是让人觉得它是中国的。长大后发现是中法合拍,看起来更有意思了。”
要问《中华小子》为什么是中法合拍,还要从张天晓的留法经历说起。
1983年,上海电视台经批准办起了动画制片厂,这是中国电视系统第一家动画制片厂,它为上海电视台制作动画的同时,也为中央电视台《熊猫的故事》承担加工工作。
从上海美影厂与中华职业学校合办的动画班毕业后,年轻的张天晓来到这里工作,担任多部动画的导演,由于出色的能力,他22岁就晋升为副厂长。
少年师从著名画家陈逸飞、雕塑家陈道坦,张天晓心中一直有个艺术梦。上世纪80年代末,受当时出国热的影响,他想到国外去学绘画艺术。张天晓恰好通过工作结识了一位法国导演,于是请他帮忙介绍学校。1989年秋天,张天晓去往法国深造。
“动画影像如果要直接考巴黎美院是很难的,所以当时的计划是先有一个跳板。”但他当时并不知道,他要去的高布兰学院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动画学院。
刚到法国不久,他尝试为考美院做准备。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再加上经济压力,半年后,他生了一场大病。病中,“整理东西时翻出了以前的动画手稿,我一下子就精神起来了。终于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去做动画”。
病愈后回到学校,张天晓托人从国内带来自己作品的录像带,直接拿给校长看。校长和教授们评审完,当即决定为他量身打造3个月的动画职业培训,还免去了他的学费。
留法八年,张天晓先后在法国卡通人(Les Cartooneurs)动画公司、椭圆(Ellipse)动画公司工作过。在椭圆动画公司的六年,他曾经是这家欧洲最大动画公司里唯一的亚洲人。
张天晓在椭圆动画公司参与过《丁丁历险记》的制作。
1998年,张天晓回国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为它起名叫“今日动画”。
“昨天已经过去,明天又太遥远,我希望当下的动画能做得更好。”
那时,国产动画行业刚经历了低迷的30年,制作团队大都跑到深圳去承接海外动画的加工,很少产出原创作品。但张天晓仍然对原创抱有情怀:“你越是出国,就越会关心中国动画在全球的影响力。”
今日动画尝试制作原创动画的同时,仍与法国动画公司保持着密切联系。
其中,它们共同创作的《马丁的早晨》,是中国第一部经广电总局批准的、由民营公司与海外公司联合拍摄的动画系列片。主角马丁的形象,正是张天晓设计的。
为了令中国观众感到亲切,马丁的发型参考了《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马丁的早晨》
“对我来说,马丁是个混血儿。我希望让孩子们了解全世界的文化,所以马丁每天醒来都会变成世界经典故事中的不同角色。”
《马丁的早晨》之后,张天晓的梦想是拍一部给世界儿童看的中国动画,《中华小子》慢慢在他的脑海中成形。
《中华小子》的诞生
“我一直在寻找一个题材,既适合中国动画人创作,又能吸引中外儿童都来看。”张天晓说,“后来就想到了‘功夫’,这是无须翻译、全世界都能懂的一个词。而哪里的功夫最有名?河南少林寺。”
小时候,他最喜欢的一部动画片是《三个和尚》。他想过拍和尚的故事,但觉得对小孩子来说不够可爱。他还想过拍少林七十二绝技,但请编剧周铭写了一版剧本后,又觉得不够神秘。最后,他终于想到,要让三个孩子到少林寺当俗家弟子。
张天晓回忆道:“我特别感谢周铭老师,当时他都已经写完初稿了,又毫无怨言地重新开始剧本工作。”当然,他仍然为编剧支付了初稿的薪酬。
俗家弟子的设定给了剧情很大的发挥空间。少林寺不收女弟子的惯例可以被打破,主角团里有男孩、有女孩,故事就更有张力和趣味。
唐小龙是开封府尹的儿子,陈小虎出身于贫穷的农民家庭,花小兰是个倍受偏见困扰的女孩,他们各自代表了不同群体,三个孩子一起习武、冒险,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小兰这个角色起到了点睛作用。她不是一个非常柔弱的女孩子。我们给她设计的武器是鞭子,代表她的柔韧性和力量感。鞭子也为武打戏份提供了更多样的可能性。”
当时的中外合拍片,大多以外国团队的创作为主、中方团队的加工为辅。但《中华小子》不同,它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是以中方团队为主的。即使是团队中的法国人,也都认真研究了中国文化。
剧本方面,编剧周铭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炼出合适的神话素材,搭好剧情框架,再由法方编剧艾力克·马亥完成写作。“艾力克非常敬业,他为此几乎翻遍了中国历史。”剧本初步创作完成后,再由中方团队审核,修正一些不符合中国文化常识的细节。
张天晓导演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当时法国人画的第一个台本,他们大概也是从文本上理解的,就是小兰要离开少林寺时整理包裹,但法国人的理解是法式的时装包。”而实际上,中式行囊应该是图中的样子。/《中华小子》剧照
片头曲使用了二胡、笛子、响板、大号等中西乐器,悠扬婉转而有节奏感,放到现在也是有大火潜力的国风音乐。
但如果观众留意演职员表,则会发现配乐是由法国人热拉尔·罗贝尔制作的。“他研究了大量中国音乐,提取其中的经典要素,做出的音乐有中国风的精髓,对全世界来说又是通俗的。”
《中华小子》每集围绕一个传说故事展开,其中一些充满了中式神话中诡谲的想象。在视频网站上重温动画的年轻人,总是一边评论“这集是我的童年阴影”,一边看得津津有味。
对于“童年阴影”,张天晓认为:“首先这是个年龄段分级的问题,《中华小子》肯定不是给6岁以下的小孩子看的。而对于年纪合适的孩子来说,他们不能一直生活在温室里。孩子们需要知道,世界是有危险的,黑狐王是狡猾的。”
“就像平时偶尔感冒免疫力会更好,而从不感冒的人一生病可能就是大病。”包括三位主角之间朦胧的感情线,他也觉得是没有必要避讳的,“你完全不讲,那小孩子越觉得神秘,就越想要去尝试,他们的尝试反而得不到正确的引导”。
《中华小子》中的武打戏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流畅从容而不暴力,服务于侠义精神。“少林弟子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使用武功。”
让孩子们在神话故事中感受善恶是非、在反思中成长,《中华小子》的内核无疑是中国的,但又是现代而开放的。
张天晓希望这部作品传达的思想是:“世界不全是和平与美好,关键在于人的选择。不管你是贵族的孩子,是农民的孩子,还是一个小姑娘,孩子们团结起来可以做到大人做不到的事情。”
对于那些不够“中国”的地方,比如略带法式风情的吻面礼和拥抱,“我们是愿意保留的,因为中国人的传统太含蓄了,但我们觉得爱要大胆表达出来”。
谈及当初没有继续拍第二季的原因,张天晓告诉我们:“这些年关于《中华小子》被禁播、法方撤资等传言,都是假的。纯粹是因为我当时觉得很难超越第一季,想要再沉淀一段时间。”
这一沉淀,就是十余年。
“未完待续”之后
2016年,张天晓发微博透露《中华小子》电影正在策划中。直到现在,也有不少网友会去这条微博下评论,表示自己还在等,甚至心甘情愿地表示“等多久都没关系”。
今年《中华小子》重制版的网络播放,让很多人猜测是不是要为电影预热。
“事实上重制版做好已经有一年多了,今年会上线也是偶然,恰逢《中华小子》十五周年和中国动画一百周年。”张天晓表示。
时隔多年,《中华小子》从电视走到网络,张天晓感受到了很大的不同。
“以前创作者是无法跟观众交流的,但现在评论区每一条留言我们都看得到。这次众筹的手办模型,听取了粉丝们很多意见去改进。”官方还注册了微博账号,发起同人绘画大赛,尽可能与粉丝们有更多互动。
面对大家的热情,张天晓非常感动:“一些粉丝热爱这部片的程度,甚至可能超过我。”
今年9月,《中华小子》珍藏版周边套装在摩点众筹,筹得资金远超目标。
在《中华小子》重制版的留言区,不乏“续作千万不要做毁了”的声音。
大家的担忧不无道理,近些年“情怀消费”火了,不少童年“神作”动画开始“炒冷饭”,结果续集人设崩塌,制作水准也不如从前,反而消耗了情怀。网友表示:“我们只想要一个不被破坏的童年回忆。”
但张天晓始终有自己的坚持。2015年推出的续作《百变马丁》豆瓣评分8.8分,相比原作《马丁的早晨》并无明显下滑。对于《中华小子》的后续,他十分慎重。
“毕竟跨度近20年,制作技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结合新技术与原来的艺术表达会是一个难题。我觉得一是不要束缚自己,二是带着对作品的爱,既要传承当时的理念和风格,又要与时俱进才好。”
续作要面临的,是技术、剧本与资金的多重挑战。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华小子》是中国最后一部通过手绘制作原稿的动画。如今,动画专业学生大多学习用电脑软件制作动画,想凑齐一个优秀的原画团队并不容易。
张天晓表示:“动画需要很强的美术功底,同时表演也非常重要,当前中国动画最缺好的表演。”(注:表演,动画术语,即动画通过角色讲故事的方式,是角色的灵魂所在。)
目前,制作团队正在进行技术测试,力图保留原来的二维动画风格。
《中华小子》手绘原稿多达90多万张。
2010年,《中华小子》中方编剧周铭意外去世。这很遗憾地意味着,《中华小子》的续集需要重新寻找合适的编剧。张天晓非常重视编剧的作用,目前正在物色人选,“手上已经有了两个剧本,其中一版是原法方编剧写的”。
对于当前的国产动画行业,张天晓是心疼的。“现在投资动画大多是赔钱的,很多人卖了房也要做动画,可事业不能只靠一腔热血。”
他认为,中国应该帮助自己的动画行业良性发展起来,“十年前就说中国是世界第一动画大国,生产量是其他国家的几十倍,但大多数都是烂片。如果我们可以把这些资金集中起来,每年制作一两部在全世界有影响的作品,那才是国产动画真正崛起了”。
与此同时,张天晓也希望中国动画人能放眼全球,让全世界的孩子都看到中国的好动画。“如何把我们的文化融入到当今的创作中、如何探索出不一样的风格,都是我们创作者应该思考的。”
当问到《中华小子》是否有望通过重制版赚到电影经费,张天晓回答:“重制本身不可能有很大的收益,但好在已经引起一些电影公司的关注了。”
重制版播出的消息一度冲上B站热搜第一,粉丝们也在帮忙吆喝,希望续作能拉到投资。重制版还引起了国际上的一定关注,毕竟,《中华小子》其实也是法国孩子的童年。
B站观众的评论。
预计明年上映的《百变马丁》大电影,让团队积累了一定的电影经验,可以用到《中华小子》电影的制作中。张天晓表示,接下来的精力会主要放在《中华小子》的大电影上。
“至少四年后,《中华小子》大电影应该会出来,前提是达到我自己的标准。”
如今回望《中华小子》之后国产动画的路,不免令人感慨。
2007年之后,幼儿向动画占据了主流。2015年至今,《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哪吒:魔童降世》《白蛇:缘起》等动画电影,每一次都唤起人们对国产动画“崛起”的希望,可每一次又都缺了点什么。
国产动画一直在讲中国故事,但少有作品能像《中华小子》这样让全世界都看见。当年那部惊动了外媒的《中华小子》回归了,却让我们很难不感叹:国产动画,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无论多久,我们都愿意等。
编辑:Quasimodo。
原标题:《国产9.6分的动画,千万别绝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