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观察|美院艺考“变”与“不变”的背后
随着各大美院的陆续放榜,今年的艺术考试终告一段落。相比备受瞩目的表演类专业,背着画夹,拿着画笔的考生,怀揣着同样的艺术之梦走进美术院校的考场,等待分数的公布,对照分数线同样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文化课不好才去考艺术”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00后”考生的到来、以及不断变化的考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近日就此进行了调查走访。正如一些艺术家在接受采访时对“澎湃新闻”所说,艺术是多元化的,但考试是有标准的。考试考的并不是才华,而是绘画能力。艺术类高考只能发现“人才”,而非“天才”。
与艺术类考试有关的话题远未结束。
与此同时,发生在浙江理工大学的招考泄题和陕西艺术类统考的替考事件也牵涉出艺术类考试和培训机构之间的关系。而“艺考”过后,艺术生的将来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目前艺考被社会关注或许是因为学生和家长看到顶尖一批艺术家名利双收,但艺术是奢侈的、幸福的、难得的,并非一时的选择,而是一生的思考和滋养。
中国美术学院,开考首日静静等待入场的考生们考题:书画专业强调传统素养,新兴专业更重国际化
相比过去,各美术院校的考题早已不局限于素描、色彩,而是既考虑了专业特点,又强调了创造性内涵。比如,今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的试题由 “素描”调整为“线描”,书法创作一改往年以书写古诗为内容,而以自作诗为命题,从而检测考生在“诗书画印”全方位的国学修养。同样中国美院自去年起“中国画一”科目的古诗文考题便引起热议,被认为中国画的传统考核又回到了考题之中,今年依旧延续古诗文考题,一首杜甫的《春夜喜雨》给了考生发挥的空间,书法篆刻专业的考生则要求根据黄庭坚和苏轼的诗进行创作,极大考验考生综合素养。
相比书画专业更强调传统素养,应用类艺术专业在强调传统艺术与当代性语言转换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学生思辨能力和想象力的考查。
中央美院“人工智能”等热门概念,被城市艺术设计专业纳入考题———在人类、科技元素、自然元素、共生等关键词中任选三个关键词,用图像的语言描绘一个你所理解的场景。只有一句话的科幻小说“世界上的最后一个人,突然听见了敲门声”,出现在实验艺术专业的考题中———请设想这篇“科幻小说”的场景、情景发生的原因和情节,及其后续发展,续写这个故事,并用一个或一组画面表现出这个故事。建筑学院“梵高的房间”和“漂浮”两个考题加强了人文艺术内涵的考查。艺术设计专业的 “幸福指数”一题可以看出命题人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艺术管理专业以一道“我是策展人”凸显着未来艺术管理者的专业特点,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2018年的央美艺考副院长苏新平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说前三年更多注重的是面对‘应试’问题,央美各院系还在摸索中谨慎前行的话,那么今年的改革可以说各院系在组织工作的严谨性以及试题内涵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整体又迈出了一步。”
而面对这些考题的考生,也已经是“00”后,成长于网络时代的他们对于这些命题也有自己的见解。对他们而言,艺考或已经不再是高考道路的捷径,更多是实现自己理想和兴趣爱好的方向。
考试改革绝不是要难倒学生,而是通过准确和全面考查,给那些真正热爱艺术、遵循艺术规律学习的学子脱颖而出的机会。通过这几年的考题改革,苏新平表示,“我们并不反对考前教育培训,但一定反对背离艺术教育规律的应试教育,几个月速成的考前班不能再有市场,考题的变化就是要甩开这种应试模式。”
阅卷:考试考绘画能力,发现不了“天才”
尽管艺术院校以考题变化“博弈”速成式的考前培训,但在各大艺术院校的民居、商铺、写字楼常年挂着“XX美术培训班招生”“XX画室招生”的大幅广告,在广告的背后,备考学生针对某个美术院校的考试特点集中进行突击培训,发生在浙江理工大学的招考泄题和陕西艺术类统考的替考事件都与培训机构相关。
除了考题变化外,各大美术院校也通过严格的考场规则和阅卷流程,来秉承考试的公正公平、诚信的原则。
以中国美院为例,杭州考点每个考场都装有高清监控,并提供手机放置袋,考场位置的设计也保持着严格的标准。相比过去,如今考试更为规范严谨,然而艺术类考试并无标准答案,如何保证其公平公正?
中国美术学院开考首日,进考场时手机要一律关机并放在手机袋中统一保管据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正介绍,本次本科考试阅卷工作共组织150余位专家评委,500人次参加评审,每份试卷在为期15天的三轮阅卷中,经由20余位评委老师进行阅卷评分,其中高分卷的产生,更是要经历多达36位评委老师的火眼金睛。
具体来说,一张试卷需要经过几轮评分:第一轮评卷将分出及格与不及格两大部分试卷;第二轮将及格档试卷细分为A、B、C、D四档;第三轮再组织评委老师及督导组对每一档的每份试卷进行细评再确定最终分数。其中,今年延续“复活赛制”与两档交叉复核的评分机制,并邀请校外专业教授共同参与阅卷,确保评分公正、公平。
中国美院阅卷现场督导组中国美术学院招生办主任李都金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介绍说,今年阅卷在评分老师的组合上再次进行了优化。比如同一组由不同专业背景的三位阅卷老师组成,可能有国画的、有油画的、有版画的……从不同的专业角度来判断同一组试卷,尽量减少个人因素,最后形成共同标准。
参与多年阅卷的中国美院美术教育系主任李勇感觉,近几年,考生的水平变化不大,基本上处于考前班培训模式下的产物。
对于评委阅卷老师来说,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在进入阅卷现场前,每一位评委和在场的工作人员都要主动上交通讯设备,并签署一份保证协议,承诺自己没有担任过艺考培训机构的授课老师,也没有家属子女参加这一场艺考,阅卷现场还有摄像头和纪委工作人员全程监控。
阅卷现场所有试卷上都严严实实贴着密封条,在卷面上看不出任何考生的信息,但是每张试卷上的同一个位置都有指纹和条形码。据了解,通过扫描条形码,即可调出学生所在的考场及模特等信息进行实时对比,是不是现场写生的,一目了然。
指纹则是为了防止“枪手”而设立的一道“防火墙”。按照惯例,每年新生入学后,学校都会组织复试,如对复试结果有疑问,就会调出入学考试上指纹比对个人信息。每份入学试卷,都会在学校留档4年以上。
从考场到后续评分,中国美院制度的严格性和评卷流程可谓杜绝了每一处作弊的可能性,且除了参与招考、划定分数线的老师,其他的招考信息即使是中国美院的教职员工也是通过网络统一公布知晓的。
中国美院美术教育系副教授王犁认为,艺术是多元化的,考试是有标准的。考试考的并不是才华,而是绘画能力。艺术类高考只能发现“人才”,而非“天才”。
中国美院阅卷现场相比中央美院、中国美院考题的变化,近年来,上海采取的是美术统考,今年在考题上延续往年色彩、素描、速写三大科目,但在趋向形式上公平的同时,也带来了程式化和模式化的问题。
尽管上海相比较去年有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原本照片画的形式,在今年改为了现场写生,速写考了生活中不常见的拖拉机,这对于考生而言,更考验个人真实的造型能力,但相比其他院校,还是显示出了滞后性。
上海逸夫职校(原华山美校)校长沈蓝认为,一方面是造成了这个市场畸形的利益链;另一方面,不跟未来应用型人才的接轨,从国家重视的文创人才培养而言,不是说只会基础的绘画,素描、色彩、速写就可以的,这不利于未来真正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中等艺术类教育上,逸夫职校的专业主任许彦杰说:“我们在学生培养上要兼顾考试形式的基础上,在一、二年纪会设置写生、创作课程,为学生长期的艺术发展打下基础。 ”
逸夫职校学生的素描色彩基础课艺考:热度背后,艺术生的未来还需探讨
回忆90年代初考中国美院的情形,王犁对“澎湃新闻”说:“当时我们是寄作品初选,选中再去杭州考试。那时的考试虽看起来是考画画,但各系系主任也会走进考场和考生聊几句,有点像面试。当时考艺术类的也不像现在这么热,我少时生活的小城邻居也不可想象画画还有大学可读。”
相比过去对艺考的“从容”,今年中国美院考录比例近50:1,意味着平均每个考场仅有一人能脱颖而出。其中景观与环艺类竞争最为激烈,考录比例达到了85比1,录取率不到1.2%。但是从50人中脱颖而出只是艺术道路上的第一步,“艺考热”的背后,艺术生的未来一直被探讨。
中国美术学院开考首日,考场内集中精神的考生们中国美院美术教育系主任李勇15岁就在中国美院附中学习, “我们‘70后’一代最初都是偷着画,从而走上艺术道路。现在的孩子往往是知道有美术这么一条路,再去学画画。过去学美术从兴趣出发,现在往往从功利出发。”李勇说,“现在的孩子也许最初对艺术抱有好感,但经历了美术培训班反而失去了对艺术的兴趣。在简单、世俗化的审美驱使下,孩子失去了对美术的认知和感受力。到了初高中阶段考美术成为了文化不好的补救方式,社会上针对高考的培训班更是范式化,甚至猜考题,这种教育方式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在李勇看来,艺术是一种能力的掌握,更是关于独立思考和人格的考试。但目前艺考被社会关注或许是因为学生和家长看到顶尖一批艺术家名利双收。或许将来从事艺术工作符合当下年轻人关于梦想,以及自由生活和工作的想象。但真正面对考进来的学生,也许老师感受不到他们对艺术的热情。
据耶鲁大学统计,毕业后的法学、医学院的学生收入靠前,而艺术类从就业和收入处于比较低的位置。读了四年艺术类大学,毕业展可能是艺术生一生中参加的唯一一次展览,这样的艺术生不在少数。据统计,艺术院校的毕业生中从事艺术工作的只有大约10%。除了顶尖一批艺术家名利双收外,大多数还是相对处于社会底层的艺术家向往着顶层的生活。
相比过去“央美”“国美”毕业是天之骄子,在如今扁平化的时代,这只是一个标签。在李勇接触的一届届学生中,他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将来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随波逐流,在念书的时候打工,本科毕业考研、找工作。而在生活的压力下,回到考前班做老师,再“培养”学生考美院,陷入了一个怪圈。真正能成为艺术家的人,其实在本科期间已经凸显出艺术和人际交往上的品质。但即使是成为艺术家,他们的工作状态也并非想象中美好,大量的时间还是在画室中创作。
在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近百年后,“艺考热”体现了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但“艺术到底有什么用”这本身是个问题。考生、家长、美院教育都需要从自身角度解答这个问题,再作出相应的选择。艺术并非一时的选择,而是一生的思考和滋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