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等你回家
- 世 相 故 事 -
无论你是否有足够的敏感度意会动物的“话语”,无法否认的是,与动物的相处为我们的身心状况带来改善,令我们得到治愈。
动物拥有神奇的感知能力
不知你有没有留意过,多少次当你的内心想召唤你的猫时,却发现它很快就出现在你的眼前;多少次你有打电话,或是出行、喂食的意图时,你的狗狗已经着急得围着你团团转。
世界知名的生物学家鲁珀特·谢德瑞克曾对动物感知进行了突破性的探索,提出了三种神奇的动物感知能力:心电感应、方向感与预警能力。
第一种,心电感应。据他的研究结果显示,51% 的狗狗会在它们的主人回家之前表现出预知行为。其中大部分的狗狗,会在主人抵达之前的 10 分钟内作出反应,不过也有极少部分能够在主人到达时刻的 10 分钟之前便作出反应,后一种反应不太可能肇因于声音与气味。而剩余没有作出反应的情况包含了独居的主人没法观察狗狗的反应;狗狗曾经作出反应但是主人并没有注意到,也没有给予鼓励;狗狗与主人之间的联结或许还不够强烈;有些狗狗的感知并没有那么敏感,这是个体差异。
第二种,方向感。鸽子可以由几百公里外的陌生地返回原本的居所,骆驼和马可以从陌生地顺利返回起点,鸟儿无论飞多远也能顺利找到它们曾经筑巢的地方,还有些被遗弃于郊区或遥远异地的宠物能够自己找回主人的家,非常令人不可思议。鲁珀特提出,这种能力不能完全用嗅觉或者其他感官来解释。
这一点我很是认同。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我听母亲说,母亲上初中时,家中曾收养过一只大白猫,生性凶悍,总叨扰邻居,引起非议。圈养起来又难控制它号叫。最终,我姥爷骑着自行车把猫带到很远的地方试图弃养,没想到两天后大白猫自己回来了。这一次回来更是变本加厉地“捣乱”,姥爷再次骑着自行车,将白猫的脑袋蒙上,再带到更远的地方,没想到大白猫依旧找了回来。
“能能”的神奇经历也同样印证了这一点。能能是我的一位好友几年前在单位附近捡来的流浪狗,在家养了两年。他的小孩出生后,家中对能能的照料变得困难,因而在朋友的引荐下他将能能送去了通州的狗场。万万没想到的是,一周后能能自己跑了回来。
“送去的时候,我们是开车一路跟着导航走的。待把能能放在狗场、回家后,我就后悔了,担忧它不被善待。不可思议的是,一周以后我母亲见到了正在小区草坪上徘徊的能能。20多公里的路,谁也无从了解能能是怎么从狗场跑回家的,但那以后再也不想能能与我们分开了。”朋友的这番叙述令我至今印象深刻。
第三种,预警能力。动物提前预知危险、避免遇难的案例,在世界各地都有记载。或许这种预警能力能以物理刺激来解释,例如动物在地震发生之前受到惊扰,也许是因为它们对微妙的电场变化产生感应;狗狗能向癫痫病人发出即将发病的预警,这可能是因为它们注意到了病人微弱的肌肉颤动。但鲁珀特提出的预警能力似乎是起因于某种神秘的预感。
2015 年底,我曾在宠物医院见到一位牵着金毛犬来就医的主人,狗狗身上显现大面积的创伤,看起来非常严重。主人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段宠物救主的感人事迹:“我们家这只狗是我的救命恩人。几周前,我从厨房端出一锅热汤,被脚下物品绊倒,几乎是同一时刻它撞开了我,一锅汤洒在它身上。当时特别的惊险,你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出现在厨房门口,又在刹那间撞了我。这锅汤导致它重度烫伤,换了好几家医院了,花多少钱我都要把它治好。”
这些超越感官的直觉预测能力,表明了动物们有着天生的感知力,它们与人之间有着无形的联结。鲁珀特·谢德瑞克将这种无形的联结归结于“形态场”的存在。他认为,形态场是一个有弹性的场,它将一个社会群体的成员彼此联结在一起。若任何个体离开这个群体,仍可以通过形态场与群体的其他成员保持联系。这种联结构成了动物与动物之间、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沟通途径。
既然动物与人之间存在着无形的联结,那么这种联结一定是可以进行双向沟通的。你清楚地知道你的猫似乎不愿意去医院接受身体检查,你可能感受到处在危难或痛苦中的狗狗呼唤你前往救援。显然这种感知能力在人类身上也存在着,只不过经过数万年的进化,人类感知能力的敏感度弱了很多。
与动物沟通让我们得到治愈
无论你是否有足够的敏感度意会动物的“话语”,无法否认的是,与动物的相处为我们的身心状况带来改善,令我们得到治愈。
不少心理学研究表明,与动物共同生活可能会给人类身心健康带来好处,例如减少孤独感和抑郁情绪、提供社会支持、减缓压力、提高生活幸福感等,甚至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不良生理指标水平。在心理治疗领域,我们能以动物为介质,通过人与动物的接触,改善或维持病弱或残障人士或受创伤人群的身体、心理状况,或帮助他们加强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进而帮助他们适应社会、促进康复。这种“动物辅助治疗”(Animal-AssistedTherapy,AA)大约在 20 世纪 80 年代早期被大众所知。
2013 年 4 月美国波士顿发生爆炸袭击事件,爆炸的恐怖场景给不少波士顿居民的心中蒙上了阴影。案发后,五只受过专业训练的金毛猎犬来到波士顿爆炸案受伤者所在的医院,陪伴伤者,并聆听他们的倾诉。这五只金毛猎犬在伊利诺伊州一家教会慈善机构接受了专业训练,其中两只叫“艾迪”和“玛姬”的狗狗还曾在康州小学枪击案发生后,陪伴过那里的孩子们。在病房里,这些狗狗温顺地依偎着床上的受伤者。受伤者看到这些狗狗后,倾诉着自己对爆炸案的恐惧,狗狗成了忠实的聆听者。受伤者表示,狗狗给他们带来了欢乐。
猫狗们可以被称为“心理治疗师”这一点并不是我在养宠物时悟出的,而是我在成为一名宠物殡葬师后才有所察觉。宠物殡葬服务中心在刚开始兴建时并没有在这里饲养宠物的规划,因为担心来送别自家宠物的主人看到另一只活蹦乱跳的动物会更加难过。
后来,当我们的服务店面阴差阳错地先后收养了一只小狸花猫、一只大黄狗时,我才感受到动物们的治愈力量。
遇到伤心难过的主人,小狸花猫会一点点地靠近,不是平日里的上蹿下跳,而是极温顺地俯卧在那位主人腿边,让人不由得抬手摸摸它。大黄狗更是尽职尽责,如果判断出你喜欢它,它会摇着尾巴蹿到沙发边,然后把头直接放在你的腿上或者手边,就这样依偎着你,直到分别。很多主人会夸赞它们“真懂事”“真亲人”,其隐含的深意是“谢谢你,温暖我”。
但狸花猫和大黄狗并不是对所有人都如此,它们会有所挑选。
慢慢地,我发现它们挑选的人都是可以与我展开良好沟通的人。很多时候我们会从狸花猫和大黄狗开始,聊到主人和其爱宠的故事,动情时主人会落泪。不过,当话倾吐出来,主人的情绪状态与告别爱宠时的悲恸相比有明显改善。其实,所谓的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均是建立在人与人的真诚的联结之上的,而动物朋友们在这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它们让我们感到放松、毫无戒备、无所畏惧。
除此之外,与动物的沟通会让我们敞开心扉,并提升爱的能力,这可能帮助我们重新认识爱、修复爱、拥有爱和更好地传播爱。
本文节选自|《你在心里,从未离去:一名宠物殡葬师眼中的爱与告别》
图片|《为什么猫都叫不来》
原标题:《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等你回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