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70余枚“红手印”的背后

2022-11-19 12: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11月初,在浈江区花坪镇伍屋村供港蔬菜示范基地,一箱箱打包好的新鲜蔬菜在等候装车,准备送往粤港澳大湾区。“等这一茬节瓜收完了,新一茬准备种叶菜。”东莞驻花坪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钟伟成说。

20年前凭借着煤炭产业,伍屋村经历了短暂的繁荣。2005年随着煤矿相继关停,村民的生活随之发生变化,没了产业,失了人气,土地也开始大面积撂荒。今年2月,70多名村民在《花坪村委伍屋村土地流转登记表》上摁下红手印,为供港蔬菜示范基地项目腾出空间,让沉睡的土地焕发新的生机。

在浈江区花坪镇供港蔬菜示范基地,连片的土地平整后,准备种植蔬菜。

01

寻找出路

伍屋村是花坪镇花坪村下属的一个小自然村,四面环山,一条蜿蜒的水泥路将村子和外面联系起来。全村只有74户,目前在村里生活的只有170多人,多数为老人、妇女和儿童。

很难想象,20年前村里到处都是万元户。这里曾是曲仁煤矿主产区,围绕煤产业,有村民在煤矿区做了工人,有村民搞起了煤炭运输,也有村民做起了餐饮,经济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伍屋村因煤而兴,也因煤而衰。

浈江区花坪镇伍屋村航拍图。

去年7月,东莞驻花坪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入当地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开展走访调研。如何让这片沉睡已久的土地再次焕发新的生机?工作队带着问题开始寻找出路。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工作队走遍了花坪镇所有企业、农庄,还有浈江区周边的一些涉农企业。他们发现,花坪镇土地总面积7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只有8100多亩,且较为零散,高低不平,成片的耕地更是紧缺。

“花坪镇现有的企业以及家庭农场仍在走传统的批发或零售路线。这种农业经营模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低,即使收成好,往往价格又被压得很低,丰产不丰收,价低伤农,农民生产积极性普遍不高。”钟伟成告诉记者。

“因此我们在谋划引进项目时,重点考量企业在技术、资本以及市场等方面有无优势,企业的需求与花坪镇的实际以及自然资源禀赋能否有效对接,项目的发展能否实现企业与农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方共赢等。”钟伟成说。

但拿什么引进企业,引进后如何开展合作?面对一个个具体难题,工作队一时间找不到答案。

转机发生在去年年底,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调研组到花坪镇调研时,得知该镇有意发展蔬菜种植,表示愿意牵线联系有意向到韶关投资农业项目的企业。

02

300亩土地流转

项目终于来了,土地流转又是一个难题。

建设供港蔬菜示范基地,首期流转300亩土地,村民会同意吗?出人意料的是,伍屋村小组完成300亩土地流转和集中签约,仅用了1天时间。

花坪村村委委员廖伟全介绍,集中签约当天很多村民从外地开车四五个小时回来签字,还有很多老人一大早就来到村委会等着签字。

“经过新一轮换届选举,花坪镇选出了一批综合素质高、群众口碑好、工作有热情的村干部。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村干部工作非常主动,挨家挨户上门解读政策、做思想工作,动员效果非常好。另外,从利益分配来看,这个项目实现多方共赢。总的说,干部有干劲,企业盈利有预期,村民收入有保障,因此,流转土地比较顺利。”花坪镇委书记杨荣华分析道。

“农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东莞驻花坪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蒋周回忆,签约当天,一位年纪较大的村民摁完手印后非常感慨地说“很舍不得,但确实流转后能有更多的收入。”按照合同,每亩地每年租金500元,每三年增加10%。

“一个个有力的签名、一个个鲜红的手印是村民对项目的认可。”蒋周说,“村民的信任是我们的动力。”

摁满了红手印的登记表。

03

项目落地

如今,花坪镇供港蔬菜示范基地已经正式运营,村民也在基地里务工。“比在外面工厂干要轻松,每天110元,在家门口干活最大好处是能陪伴小孩成长。”村民卢燕珠抱着一大捆豆角,边说边朝着分拣打包区走。

村民在供港蔬菜示范基地务工,分拣、打包新鲜的节瓜。

“以前村民们总是聚在一起打牌,不干活。现在大家都争着来基地干活,有活干心里踏实了。”廖伟全说,不仅村民的收入提高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改变。

据了解,浈江区花坪镇供港蔬菜示范基地于今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由东莞企业广东润丰农业发展集团支持建设,由韶关市浈江区宏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运营。项目1期预计总投资300万元。韶关市浈江区宏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以基地为中心,打造集蔬菜种植、分拣、包装、冷链运输、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公司。公司以“公司+农户”的模式运营,即农户按照公司的标准和技术要求种植蔬菜以及其他农副产品,公司以协议价收购。项目1期建设后,公司预计年产量800吨,年产值550万元,可带动60位周边农户稳定就业。

供港蔬菜示范基地投入使用后,村民在基地务工。

一个项目的成功,形成合力是关键。东莞派驻的干部四处询问,为项目对接架起“桥梁”;韶关当地区、镇政府统筹资金,为基地水利、供电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撑;项目工作组则在一场场推进会中让项目落地扎根。

第三轮莞韶帮扶工作开展以来,东莞组织30支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来韶,坚持将产业振兴作为重中之重,推动成立镇村集体经济农业公司60家,累计增加集体收入105.9万元;引导164家企业来韶投资约6500万元,新增共建高山精品蔬菜、大豆等种植基地9个。东莞与韶关两地携手,产业对接的输送链条上越来越多的资源在流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画面正徐徐展开。

文字: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嘉宁

图片由东莞驻花坪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提供

原标题:《70余枚“红手印”的背后》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