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迎来新掌门:周铁根接任徐州市委书记

澎湃新闻记者 袁杰
2018-04-18 09:26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空缺三个月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迎来了新的“掌门人”。

3月22日,周铁根现场检查2018中国徐州国际马拉松赛筹备情况。齐浩 摄

4月18日上午,徐州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宣布江苏省委决定:周铁根任徐州市委书记,不再担任徐州市长;比他小7岁的庄兆林任徐州市委副书记,被提名为市长候选人。

公开资料显示,现年56岁的周铁根是江苏海安人,早年在南通长期任职,曾主政过民营经济重镇、全国百强县龙头的江阴市。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注意到,周铁根是江苏为数不多的在苏中、苏南和苏北都有重要任职经历的官员。此番主政徐州,他将如何运用丰富施政经验给这座老牌工业城市转型带来加速度,备受外界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徐州不仅是江苏13个地级市的其中一员,也是江苏“1+3”重点功能区战略布局中3个重要板块之一。不仅如此,2017年6月,国务院批复了《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立了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地位。

2017年12月中旬,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九大后首次赴地方考察调研,便选择了徐州。

3月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媒体开放日,周铁根答记者问。齐浩 摄

连续三任徐州书记均有主政苏南强县经历

周铁根于2016年初当选徐州市长,如今就地转任徐州市委书记。徐州市委原书记张国华已于2018年1月调任云南省副省长。

4月18日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周铁根发言称,事业发展是一场没有止境的接力赛,“我们一定要握紧‘接力棒’,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强富美高’新徐州的美好蓝图变为发展现实”。

“我将始终坚持为民造福的情怀,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周铁根说。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周铁根在之前任职时,也曾多次展现出了这种为民情怀。

“我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儿时生活在农村,当时,村支部书记在我心目中就是大干部了,想不到自己能走到今天。我当过市长、县委书记,不可以说没有权,但我深深地感到,权力更多的是一份责任、是一份担当是一份付出。”2017年2月18日,在全票再次当选为徐州市长后,周铁根曾袒露心迹:“我常常生怕自己的工作做不好,耽误了事业,耽误了老百姓的幸福,对不起组织,对不起人民。”

周铁根表示,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卸任时,各位代表能够发自内心地说一句:“当初没有选错人”。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徐州最近几任市委书记均有在苏南强县主政的经历。从某种程度上看,也堪称苏南干部赴苏北任职的“徐州模式”。

除了新任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曾任百强县龙头江阴市的“一把手”,他的前任、已远赴云南任职副省长的徐州市委原书记张国华,曾担任昆山市委书记达五年。

再之前,徐州市委原书记曹新平于2003年至2006年间主政昆山。当时的昆山市长正是张国华,二者曾在昆山搭班,此后又一前一后任徐州市委书记。

江阴和昆山均为中国经济重镇,两者连续多年在多个县域经济竞争力排行榜单上,始终交错领先,不分伯仲。澎湃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昆山、江阴等苏南强县的党政主官,擢升路径一般都较为顺遂,不少日后得以赴苏中、苏北设区市主政,官至正厅级。

旧事:主政苏中、苏南县市时曾屡次“破局”

公开资料显示,周铁根曾长期在南通市委办公室工作。2000年底,周铁根由南通市委办公室副主任调任如皋市委副书记,后不久转任如皋市长,这是他首次赴地方担任主要领导。

“低调务实,思路开阔。”这是多位曾和周铁根共事的官员对其最为深刻的印象。

周铁根曾多度主政县域,先后担任过南通如皋、如东、无锡江阴等多个县市的主要领导,地方工作经验丰富。

地处黄海之滨的如东一度“有海无港”。据公开报道,到任如东县委书记后,周铁根将如东洋口港的开发建设列为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时,洋口港所处地块,被发现是江苏唯一能建10万吨级以上深水海港的理想选址。然而,在辐射沙洲海岸上建设海港,世界建港史上尚无先例。有关港口施工过程中航道是否稳定,以及人工岛能否建成的争论,已旷日持久。

最终,时任如东县委书记周铁根拍板,力促洋口港开发,打破僵局。洋口港于2008年顺利实现通航,成为长三角北翼重要大港,如东也终于不再“有海无港”。

2013年底,身为无锡市委常委的周铁根不再兼任市纪委书记,改为兼任无锡板块中最为重要的县域江阴的市委书记。

作为长期排名全国百强县前列的苏南强县,江阴素以民营经济实力雄厚著称。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江阴担任市委书记期间,周铁根曾多次谈到对政企关系处理的问题。

他说,政府主要职责是营造环境,企业才是发展的主体。“政府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周铁根认为,但在生产经营方面,政府不要去干预企业。

知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周铁根在兼任江阴市委书记之初,当地不少钢铁、环保民企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危境,后在其斡旋协调下,上述企业均化险为夷。

2015年底,离任江阴前,周铁根曾对媒体谈到,过去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已不可持续,客观上带来了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这是当时他对“苏南模式”的思考。事实上,这样的思考如今放到老牌工业城市徐州,可谓恰逢其时。

挑战: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如何“名副其实”

一直以来,徐州被公认为是一个具有明显特征的城市。

徐州历史底蕴深厚,是大汉文化发祥地,相对江南文化显得更为豪迈。产业方面,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徐州的产业比较偏重,除了工程机械,就是煤炭、水泥和烟草,被人形象地形容为“一黑一白一杆枪”。

如此粗犷低效、过分依赖资源的产业结构,越发呈现出弊端。

在担任徐州市长后,周铁根主抓产业转型、城市转型以及生态转型等“三大转型”,目前已显露出可喜的变化。近年来徐州先后获得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称号。

一个最显而易见的变化是,曾重工业比重较大的徐州,近年来通过调结构等举措,已从昔日的“一城煤土半城灰”变为“一城青山半城湖”。

处于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期的徐州,其成长性、可塑性以及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都值得期待。

放大来看,如果以徐州为中心画个圆的话,在其半径150公里区域范围内,目前聚集了8个地级市,总人口超过6000万。然而,在这么大的区域范围内,长期以来却缺乏一个优势甚为明显的“区域中心城市”。

2017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定位。

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在陇海线上,除了西安、郑州,就数徐州经济总量最大,所以“徐州不能满足于仅仅是个地级市”。娄勤俭表示,徐州要站在国家战略的角度来谋划发展,敢于解放思想,突破传统思维,瞄准大城市的能级进行规划,要在坚守实体经济中构筑特色、形成优势。

“过去,徐州实质性建设中心城市的条件并不具备,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徐州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条件,可谓恰逢其时。”2017年6月,江苏省委专题研究徐州工作,周铁根在发言时表示,徐州交通枢纽地位日渐凸显,特别是高铁目前已成为“十字”交叉枢纽;产业基础更加雄厚,主要经济指标已连续十年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与同区域的其他城市的差距在逐渐拉开;科教卫生资源丰富,拥有14所大学、近20万在校大学生,三甲医院数量仅次于南京,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基本已覆盖整个淮海经济区。

周铁根表示,徐州坚决破除“等靠要”的思想,立足自身、奋发图强,抓落实、补短板,探索全面转型振兴的新路子,真正将徐州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在任命为徐州市委书记的履新发言中,周铁根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徐州将全力以赴抓好“三件大事”:一是把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徐州指示作为主线,二是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旋律,三是把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作为主抓手,大力提升城市首位度,增强集聚辐射带动力,努力建设让徐州人自豪幸福、令外地人羡慕向往的中心城市。

他认为,徐州建设淮海中心城市,意义绝不仅仅局限于徐州,还将对更大范围的区域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为全国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发挥示范作用。

    责任编辑:李克诚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