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中有刀,心中有人:对话樊嘉院士
原创 医学 可凡倾听
曹可凡与樊嘉合影
樊嘉,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肝肿瘤外科学家,中国肝移植领军人物。从医三十多年来,他始终把患者放在首位,即使同时兼任医院管理者的身份,却依然坚持“门诊不限号”、经常连续十几个小时奋战在手术台上,素有中山“第一铁人”之称。
本期导演:倪慎真
Vol.1
1958年,樊嘉出生于江苏昆山,幼时的他和所有那个年代的人一样,按部就班地学习,随后被分配到纺织厂当机修工。工作两年零四个月后,恰逢恢复高考,性格坚韧又有耐心的樊嘉顺利考入南通医学院。
“当时对医学的概念并不深,但我知道当医生未来能够去治病救人,就跟我修机器一样,现在修机器将来修人,我觉得这个非常好。大学那时候都没什么教材,但大家都如饥似渴地学习。我能成为一个大学生,感到非常自豪,非常骄傲。”
南通医学院77-80级大学同学合影,第三排左二为樊嘉
本科毕业后,成绩优异的樊嘉被选中留校当老师,但一心想当外科医生的他在两年后又报考了南京铁道医学院,之后又到上医大读博,师从余业勤教授和汤钊猷院士。“老师的一些创新思维和理论基础,他们的严谨认真,对病人的关怀负责和对年轻人的培养,都让我受益无穷。”
青年樊嘉
1999年,樊嘉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匹兹堡大学移植中心从事肝移植及肝脏外科临床研究,这里也是世界第一例肝脏移植的诞生地。在匹兹堡,樊嘉不仅学到了医生诊疗技术,也了解了医疗体制的设置、医院的运行机制等,对他之后做医院管理者也有一定启发。
Vol.2
从美国学成归来之后,樊嘉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手术实践中,至今已经主刀完成肝癌切除术10000余例、肝移植近3000例。如今对大众来说已经屡见不鲜的肝脏移植,在世纪之交的中国还是一项成功率并不高的高难度手术。医学进步的背后是樊嘉和他的团队一步一个脚印的默默努力付出。
“我有这个志向,一定要开展肝脏移植,而且要成功。那时候我是肝脏外科副主任,团队成员当时大多数都20多岁,没有经历过。我们就利用周末做动物实验,一直在动物实验室里连续好几个星期,大夏天不开空调。就这样逐渐掌握技术,2001年初,我们就完成了第一例肝脏移植。”
每一场手术,对医生来说都可谓意志力的考验。樊嘉有时也会和学生感叹选择外科医生这个职业太冒险,但从立志做一名好医生起,他就做好了超负荷工作、全身心奉献的思想准备,越来越多的肝癌患者经过樊嘉团队的治疗获得了新生,迎来生命的第二春。
樊嘉参加肝友会
“我们现在做肝癌手术存活五年以上已经超过一万例,十年以上的接近4000例。当时病人们成立了肝友会,他们每年要庆生,举行一些活动,我几乎每次都去参加,时间不凑巧科里也一定有人去。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大家的感情,另外也做一些现身说法,消除恐惧感,增加病人的一些信心。”
Vol.3
2003年至今,樊嘉先后担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院长,带领着这家历史悠久的医院走向新的征程。作为中国人创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之一,如今的中山医院在心脏、肝脏、肾脏、肺脏、消化道、泛血管等领域的临床能力处于国内顶尖、世界先进水平,肩负着教学、科研、以及医疗等多重使命。
同时担任医生和院长这两个不同角色的樊嘉坚信作为医院的管理者对自身的业务也不能放手,从当副院长开始,他从未离开过临床一线,包括门诊、手术、看病、查房等等,也从不限号。“这两个途径是相辅相成,让我更进一步了解医院的一线工作状态,了解医疗进展,也能把握医院管理的方向。”
如今的樊嘉,还在努力通过医学创新,不断尝试突破禁区,探索肝癌最新医疗方案。作为医院管理者,他也在努力探寻更多可能性,紧瞄国际最顶级医院的发展和技术应用,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培养更多的人,创造更多新的技术,然后很好地造福于一些病人,这个是我们应该要做的事。”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2022年11月19日周六晚19:10,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可凡倾听》,手中有刀,心中有人——樊嘉专访。
指导拍摄
中共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
特别鸣谢
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
场地提供
上海科学会堂
原标题:《手中有刀,心中有人:对话樊嘉院士》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