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台北小调|阅读主义:串联街区的独立书店
走在台北热闹的台湾大学公馆商圈之中,附近就是公馆夜市,路上挤满嬉闹扰攘的人群。如果一味被刺激热闹的色彩牵扯目光,一定无法发现那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的二手书店。它们过于安静与朴素,更像扎根在街区内的聚居者,而非吆喝人。
在现代都市中,大部分线下书商都在承受高昂的租金压力,并开始以期利用贩卖生活方式的消费,给予实体书店正义且合理的补给。仍在相信“书香不怕巷子深”的独立书店,大部分选择悄然躲在街区的边缘或夜市的二楼,跟附近的小店相互依存,同时建立起具有归属感的精神场所,甚至是一种文化共同体。
对一个城市而言,还能拥有自成一景的独立书店,是极为幸运的事。身处街区之中,以书店串联的文化角落,成为众多爱书之人的淘宝地,也成为一种不断发展的意识形态和不断演变的美感。
书店是让人停驻的空间。本文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由作者提供邻里扭结,不可忽视的文化角落
台北有众多创意街区,而“温罗汀”则以书店群闻名,甚至被称为目前华文世界书店密度最高的区块。“温罗汀”指的是台大附近温州街、罗斯福路、汀州路构成的区域,邻近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大学、世新大学,方圆不到一公里范围内,共有三四十家不同主题的独立书店。
“温罗汀”并非始自刻意的“造街运动”,但能继续留存,一方面得益于学校附近浓厚的文化气氛及固定的学生客群,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城市创意街区、城市文化名片的旅游推广意识兴起,街区的吸引力和艺文潜力被挖掘。
据台湾独立书店文化协会理事长陈隆昊介绍,大约十几年前,温罗汀一带就已取代重庆南路书街(今日的重庆南路已成旅馆一条街了)成为台北的新书街,加上2003年成立的温罗汀书店联盟,更让此区广为人知。大陆、日韩、港澳、东南亚华人读者均慕名而来。台北市文化局、大安区公所、台湾电力公司与许多民间组织也戮力支援各项活动的举办。有人说温罗汀书街是读书人的天堂,对比西门町为青少年的天堂,恰是很好的比喻。
“温罗汀”街区靠近学校“温罗汀”街区的夜市商圈,十分热闹
2017年,台北市政府举办的“走读大安文化节”,就以“春游大安,走读温罗汀”为主题,走访温罗汀上的独立书店;台湾导演侯季然拍摄的《独立书店里的影像诗》,记录了全台湾极具代表性的40家小书店;同时,诸如《台湾书店地图》、《二手书店旅行》等地图指南都在持续出版,将“独立书店”推动成为有识别性的岛屿标签,也是一种策略。小而美的集结,带来了一道不容忽视的风景。
独立书店就像民宿一样,重要的是经营者的理念。每个老板对书店有着不同的自我认同与输出。店内书目则像个人书柜,追求异质与多样,成为能够直观表达观点与态度的媒介。其特有的空间形式,也让这些文化力量有了实质的据点,被人所吸引,不仅仅是物。
成立于2013年的台湾独立书店文化协会,旨在发扬台湾地区各地独立书店存在的社会意识与文化价值。一方面,让各地独立书店更广为读者知悉与光顾,另一方面,彼此间的群抱效应可以省却很多资源与经验的重复和浪费。协会会员基本上以书店经营者为主,只要是对独立书店的经营发展有兴趣的机构、个人都会受到欢迎。基于协会的内部规定,必须有两名以上协会理监事推荐,并经年度理监事会议审查通过方可成为会员。现阶段,全台个体书店约有1500家,符合独立书店精神与宗旨的书店约200家。近年来,独立书店开店速度缓慢却略有增长。
不同的独立书店有不同的气质与精神
胡思二手书店位于夜市街区的二楼,招牌隐藏在林立的霓虹广告里。楼下一入夜就成为“土虱大王”的小摊,读者需要穿过正在用餐的人群上楼。这里成为信息发布的公共区域,从楼道延伸到门口的,都是即将举办的活动的招贴。安静的书区也提供休憩位置与咖啡,社科、人文、古籍、画册、外文书都有所售卖,二手外文书的数量堪称全岛最多。
胡思书店的入口胡思书店的通道
作为独立书店的一种,二手书店在“温罗汀”的街区占了书店总数的三分之二。二手书店在台北的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最早从牯岭街的旧书摊到光华商场。上世纪九十年代至千禧年开始,摊主慢慢集中于温罗汀的街区内,并形成了群聚型的二手书圈。空间的转变、经营的形式、书目的选择也跟随时代的变化开发出不同维度的影响力。
三至八折的折扣区间、年代悠久的古籍或绝版图书,还有机会找到已不在市面流通的孤本,这是二手书店独有的优势与趣味。即便是坦言向“诚品”学习的“茉莉二手书店”,也慢慢形成了自己推崇的理念。“环保/公益”,这是茉莉书店的独特标识。店内布置温暖洁净,图书经过清洁处理分类排列,杂志区有塑封包装,全店图书都录入店内检索系统以便快捷查阅……改变杂乱低廉的传统经营模式,采用程序化管理的方法,这使其能在台北立足并扩张,开出了五家连锁分店。
茉莉二手书店被称为二手书店中的“诚品”同样以连锁形式迅速发展的雅博客,也形成了系统而规整的书目回收方法,并培养人们书籍回收的习惯。“结构群”大陆图书(以售卖简体图书为主)、“联经”书店等以工具书、客群需求分类的书店,也承担起以实用为本职的书店功能。
藏在巷子中的博雅客书店博雅客书店门口的海报是正在推广旧书回收的程序
台湾独立书店文化协会理事长陈隆昊,同时也是唐山书店的老板。唐山书店从1982年开始以出版社的形式运作,两年后正式开了书店,一直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为主轴的出版社与书店。其先锋精神,一直保持至今。
晶晶书店与女书店,则从身体到主体,以同性议题、女性主义作为书店的专业主题,直面社会的议题与困扰,经常以书店的名义发起公众活动。利用空间内发酵出民间参与的能量,真正带动了公众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场所精神,消费主义抑或共享智识
在信息已无限民主化的互联网时代里,实体书店是精巧的艺文符号,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想象。连锁书店的规则与秩序,更多地是建立在今日类似大数据的崇拜里。畅销书排行榜、流行的美学方式与消费热点,迅速迭代的知识浪潮需要时刻拥抱新鲜事物。
独立书店,尤其是二手书店带来的亲和力在于文化共享,而不是持续地“消费升级”。生活美学甚至可以被比喻为一种情景式的滤镜,更多的是截面式的留影,以获取一种精致的表演欲。书店却可能成为一种多样性的“拾遗”。
除了阅读的性质以外,与众多艺文空间一样,“逛”与“寻”都是独立书店带来的行走体验。从一个空间辗转至另一个空间,灯光的明暗、色调与氛围、书目的陈列与展示、人群的流动,让这些空间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于城市而言,穿行于巷弄之中,在街区内分清来路与去向,周边的宝藏岩、公馆夜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都可以成为驻留的契机。真正的空间能够坐下来共享,真正的街区也必须通过行走去重新认识。
街区艺文气氛浓厚,图为在台大举办地向公众对外开放的活动实体书店作为新零售的代表,“文化+”、“书店+”的说法甚嚣尘上,以此带来的更多是资本与营销的投入。
对台湾地区而言,久负盛名的诚品一直是文艺青年的朝圣之地。而诚品方式的另一经典,由增田宗昭在日本东京创办的茑屋书店,更是艺文书店模式的鼻祖。他的《知的资本论:茑屋书店的经营之道》恰恰解释了茑屋书店最早的目标并非“卖书”,从“卖场”到“买场”的转变,是空间体验的重构。依时代而变的风尚当然不是错误的,“活下去”甚至是更多独立书店的首要愿望。
书业回暖的讯息一直没有停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年来出台了多项政策,扶持以“新业态、新空间、新体验”为特征的实体书店。民营连锁书店巨头西西弗书店创始人金伟竹在一篇报道中透露,在2017年新开书店51家、总店数达到111家的基础上,2018年西西弗书店预估开店80余家,整体店数接近200家。
但要警惕的是,美学改造可能只是一种浅薄的感受,生活方式更是消费主义的推手。如今任何一个大型购物中心,几乎都会拥有一个品牌连锁的书店,借此承担“文化”在商业中的职责,也像一枚诱饵捕捉过路者的关注。《2017年度全国出版物发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1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书城共有818个,比上年增长4.2%。其中,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书城124个。
超大型的书店空间理所当然地承载了越来越多样的体验。这种“超级盒子”的内部秩序精准无缺,书店成为一种固定配套,被规划进更多购物场所,而非街区巷落。如果单纯以消费推动扩张,多少会失去某种自由的生命力和城市共鸣。
台湾的独立书店一直以联盟的姿态,持续对外影响。台湾独立书店文化协会 图在台湾地区,面对网路线上销售的普及与电子书的双重冲击,台湾独立书店文化协会理事长陈隆昊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所幸台湾独立书店有很大部分就开在乡下,乡下房租相对较低,形成有利的经营条件。此外,他认为理想与热诚是这些店主最大动力,许多独立书店主人都是在城市读书后,回乡下老家开店,基本上都是回家乡实践自己的理想,深化家乡的阅读文化,让自己家乡的儿童、青少年和城市人有同样的阅读机会。
我们需要更多街头的特殊目击者,去寻找低廉有效、实用诚恳的阅读主义。当然,城市居住空间不断缩小,电子阅读压缩了纸张的厚度。“总会习惯的”,对不断进化的现代人而言,实体书一边遭受着不断被“绞杀”成废纸回收的厄运,另一边则趋向于使其奢侈化的营销方针。存在于街头的独立书店,既是个体,也是联盟。它们能成为城市舞台边缘活跃的一景,重新赋予角落不同的文化视野,也能串联起属于街区的人文场所精神。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