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产业与治理|促进上海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高新技术是技术创新的“领头羊”,是引领重点产业增长和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发动机”。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高新技术企业的良性发展,不仅对上海经济有着良性促进作用,更可将发展的动能辐射长三角城市群乃至整个中国。
一、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
1、注册数呈下降趋势
从企业注册数量上看,2014年前,上海高新技术企业注册数整体呈波动上升态势。注册数在2011年达到峰值,但自2014年起逐年下降,悬崖式下跌至近几年的零星数家。从融资情况来看,19.18%的企业获得了A轮融资,其次为天使轮和新三板,进入B轮融资的企业少。整体来看,上海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情况也不甚乐观。
2、地域集群趋势明显
图1 上海市各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比
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地域分布上,浦东新区遥遥领先,占上海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2成,嘉定区、闵行区以约10%的占比紧随其后,其余各区则较为均衡,尤其是内环内各区数量均较低。同时,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大型企业也多分布于浦东、嘉定和闵行三区,三区的大型企业合计占比43.79%。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浦东、嘉定及闵行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培育孵化和经营环境,并且在大型高新技术企业所涉产业发挥有基础性和外溢性作用。
3、领域聚集特征显著
从上海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软著的产业领域分布看,主要聚集在科学技术、制造和金融服务三大领域。从注册资本总量上看,资本最为关注的依然为该三个领域。从时间维度看,上世纪90年代,传统制造业如化学制品制造等领域的专利数量较多,软著也主要为事务管理、网络软件、操作系统和安全软件,而近年来,专利则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领域,软著也集中在通信、仿真类软件上。这体现了上海重点关注的技术创新点的变迁。中芯国际、华虹宏力半导体等芯片产业企业专利量高企,更是显示出了上海对高新技术领域卡脖子产业的关注。此外,从本世纪初期起,三大领域的专利软著整体呈快速增长态势,并分别在2017年(专利)、2019年(软著)达到峰值,彰显了领域内科技创新的繁荣状态。近几年的专利软著数量呈下跌趋势,也说明当前上海高新技术领域技术创新疲软,亟需施策驱动。
4、中小企业逐渐受重视
从注册资本上看,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占比67.52%;注册资本在100万-1000万元的中型企业占比29.54%;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则仅占比2.94%。从整体规模上来看,中小型企业数量少、占比低。但从时间维度看,上世纪90年代初期,民营资本逐步进入高新技术领域,开始有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注册。到2013年,新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中,中型企业占比超40%,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合计注册数逼近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可见,在上海的高新技术领域,中小型企业逐步受到重视和鼓励。
二、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问题分析
1、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力度大,但从国际市场看,本土企业的创新成果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较低水平,缺乏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目前,创新榜单上多为国内领先的大型企业。然而,在这些企业中,真正有世界影响力和主导权的并不多,在许多高精尖领域,企业仍面临着“卡脖子”的问题。而这其中,研发费用投入高、缺乏高层次创新人才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题。
2、创新资源调配不均,资源利用率有待提升
总体来看,上海集聚要素资源体量大,科技投入稳步增长,承接国家重大任务“一马当先”,与纽约、东京、苏黎世等全球重要科创城市的研发投入强度不相上下。但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的要素质量还有待提升,资源分配也有待调整。虽然上海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数量逐年增多,但总得来说,小微企业占比低、领军企业占比多,虽然面向国内资源配置辐射能力突出,但在多元化技术创新和“专精特新”迈进方面仍有一定局限。因此,上海应进一步探索如何更为合理地调配创新资源,壮大多层次的创新能效。
3、市场环境有待提升,企业研究成果转化不佳
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活动中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在市场成果转化环节薄弱,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会给企业带来极高财务风险,降低融资的可能,进而制约企业的持续成长。研究成果转化一般来说可分为两个阶段:实验室研发阶段和商业化阶段。在前期研发时,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平均投入为非高新技术企业的10-12倍;而在后期成果转化及市场推广过程中,同样也面临高额的费用。上海市大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都止步于A轮,只有少数企业获得了更高轮次的融资。创业初期资金的缺乏与成长时期融资的困难,使得企业很难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三、促进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实施分级分类管理,优化制度模式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政策实施的精准度至关重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阶段、所在行业的不同,面对的挑战也不同,因此不存在一概而论的管理政策,也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制度结构,关键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层、分类展开优化。譬如根据高新技术企业创立的年限不同和规模差异,实施可以延展到企业整个生命周期并且与其发展态势相匹配的税收优惠,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扶持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
2、完善投融资环境,改进财政支持政策
融资困难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初期遇到的普遍问题,更制约了企业的持续性发展。因此,政府需要完善投融资环境,推进财政支持政策,帮助高新企业渡过难关。目前,上海市政府已实施了一系列财政扶持政策,譬如,2018年上海对入库培育企业给予一次性资金支持;同年还加大了“科技创新券”和“四新券”的使用力度并扩大支持范围,支持更多的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为初创企业提供研发与转化服务。政府还应当合理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前景,识别有潜力、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并在财政预算中设立发展基金,为这些企业初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此外,政府也应当继续完善市场管理体系和金融体系,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3、鼓励中小企业科创,增强全球市场辐射能力
通过税收优惠、人才适当倾斜等鼓励政策,激励中小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提高其对高新人才的吸引力,解决中小企业人才缺乏的难题。应在市、区层面进行有效的人才培训,树立创新企业典型榜样,同时适时与高校合作,共同培养具有更高格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此外,上海还应充分调动长三角的创新资源,开放配置全球资源,增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
4、加强产学研融合,优化创新结构
上海聚集了一批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及数所知名高校,高新企业应注重与高校、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协同合作,强化创新,共同推进高新产业发展。上海应注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产学研主体的深度融合,形成创新合力。而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承担着开发、转化、应用和市场化的职能,高新技术企业要主动贴近市场,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提供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创新的成功率和效益。
(作者杨菲菲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智库研究部,邓璐芗来自华东师范大学调查与数据中心。文中数据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调查与数据中心“上海高新技术企业专题数据库”,并参考“数据亮剑,拔新领异:上海高新技术企业数据竞赛”部分获奖作品,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研究生傅诗婧、郭畅、赵彦楠参与研究。 “产业与治理”专栏由华东师范大学许鑫教授主持,关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型经济形态,关心新兴技术治理,探讨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前瞻性问题。)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