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美关系】史蒂芬·罗奇:“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叙事交锋

2022-11-16 12: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小 i 导 读

国家梦代表着各种可能性,“实现一个国家的梦想并不必需要损害另一个国家的梦想”。2022年11月,耶鲁大学出版社将出版《意外冲突:美国、中国和虛假叙事的交锋》一书,作者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在书中对“美国梦”和“中国梦”的背景、内涵和影响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并提出了解决中美冲突的新策略。

此前,史蒂芬·罗奇曾受邀出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承办的“中美经贸与战略关系”专家研讨会(点击链接查看活动回顾),并主持第四单元“中美如何开展经贸务实合作”的讨论。

史蒂芬·罗奇

Stephen Roach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

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

本文约2200字,读完约5分钟

梦想凝聚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追求。中美两国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孕育了各具特色的“中国梦”和“美国梦”。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局部地区冲突持续、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挑战不断演进的今天,探讨两国梦想的相通之处意义重大。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上,各界嘉宾就曾围绕“中国梦”与“美国梦”进行讨论。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在发言中表示,中美均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财富都更加集中了。他认为,只有更均衡地分配社会财富,人们才能共享繁荣。

史蒂芬·罗奇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上发言

罗奇指出,虽然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增长和分配制度也不同,但是两国面临共同的挑战:“实现一个国家的梦想不一定要去排除另外一个国家的梦想。”

2022年10月24日,史蒂芬·罗奇在美国《财富》网站以《“美国梦”和“中国梦”——实现一个梦并不意味着破坏另一个梦》为题发表文章,阐述了“美国梦”和“中国梦”的背景差异与共同追求。

我想写一本书,为破裂的关系提供解决冲突的新策略。本着这一精神,《意外冲突:美国、中国和虚假叙事的交锋》总结了一个由三部分组成的计划:通过关注美中两国共同关注的全球问题——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比如流行病)和网络安全来重建相互信任;从零和的双边贸易冲突转变,专注于开放市场的增长举措,比如双边投资条约;建立美中秘书处,作为一个专职接触的新架构。没有什么计划是完美的,但不正常的美中关系需要一种新的方式——在为时过晚之前。

以下内容节选自《意外冲突:美国、中国和虛假叙事的交锋》一书,该书将于2022年11月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

国家梦代表着各种可能性。“美国梦”和“中国梦”都源自历史,都是国家精神的鲜明体现。历史学家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James Truslow Adams)被认为在大萧条期间普及了“美国梦”这个说法。“美国梦”最初更多地是一个描述社会文化现象的文学概念,而“中国梦”则是对国家目标的声明。

这两个梦都旨在强化民族自豪感,并提供方向感,但它们在关注点上有重要的区别。“美国梦”讲的是个人机会,而“中国梦”讲的是一个伟大民族的民族复兴。它们在背景上也有区别。“美国梦”是在大萧条最严重的那几年,在全国陷入绝望的时候形成的。“中国梦”则是在国家实力不断增强的时期提出的。

我们从经验中得知,梦不能从字面上理解,它们是幻想与现实的结合。但作为政治和社会宣言,“美国梦”和“中国梦”是基于对现实的感知。

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反映每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它们有资格成为国家叙事。挑战就在于这两个梦的相交,它们是结合起来促进冲突的解决,还是它们的目的井不相同,加剧冲突?将这两个国家梦看作叙事,可以加深我们对美中冲突的理解。

“中国梦”既是一种政治宣言,一个社会目标,也是一个经济目标。它提供了对内和对外的含义。它体现了共同富裕的理念,与中国雄心勃勃的发展轨迹相一致。或许最重要的是,它凸显了中国恢复其位列世界领先国家之列的地位的决心。这一切,以及其他更多,都以复兴之名。

“美国梦”是由作家和历史学家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提出的。亚当斯在《美国史诗》中写道,美国应该成为这样一片梦想之地,在这片土地上,每个人的生活应该更富有、更充实,每个人的机会应该根据他的能力或成就而定。这不仅仅是一个拥有汽车和高工资的梦想,更是一个社会秩序的梦想。

这是在深度绝望之际让全国保持乐观的一个战斗口号。美国经济当时正处其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收缩之中,这令1929年至1933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减少26%,并将全国失业率推至25%。

各国几乎不会因为梦想持续繁荣而受到批评。然而,各国能够一蹴而就地实现这一梦想的情形是非常罕见的。“中国梦”和“美国梦”反映了两个国家在过去几个世纪里十分不同的发展轨迹。

重要的是,国家梦意在在传达雄心壮志的目标时具有前瞻性。作为一个曾经贫穷的、现在是中等收入的社会,中国在发展和繁荣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一个富裕的国家,美国想要保持经济增长,面临着严峻的结构性阻力。美国和中国的国家梦都提供了旨在把它们的艰辛历程抛在身后的令人振奋的道路。

尽管这两个梦的经济和政治背景颇为不同,但它们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关键挑战:解决日益严峻的增长问题。实现一个国家的梦想并不必需要损害另一个国家的梦想。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图文:参考消息

排版:杜颖

审校:马涛、刘聪

原标题:《【中美关系】史蒂芬·罗奇:“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叙事交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