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考古奥斯卡︱大海的馈赠:宁波大榭史前盐业遗址考古记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诗句,让我们对大海的美丽景象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大海,不仅拥有广阔无垠的胸怀,还赐予我们无限的资源。盐,就是大海馈赠给人类的宝贵资源。
盐是生命的食粮。生物界的动物和人类,要维持胃液的酸碱平衡,调节血液中的碱度,维持心脏跳动,维持肌肉的感应力,都离不开盐分的补给。在人类浩瀚的历史中,盐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人体自身的需求外,它还是国家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一
文献记载,自春秋时期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制盐业便有了长足发展。比如位居山东半岛的春秋五霸之一——齐国的崛起就离不开制盐业的发达。而有关我国海盐业的起源和发展,文献中仅有“宿(夙)沙作煮盐”(《世本·作篇》)和“古者宿(夙)沙初作鬻海盐”(《说文解字》)的片段记载。虽然学者将宿(夙)沙氏的年代追溯至距今4000多年的史前时期,但是海盐业的起源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实证,这一问题的解决,只能依靠科学的考古发掘和研究。
《天工开物·作咸》
我国的盐业考古工作起步较晚。1999年,北京大学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在四川成都平原周边-自贡-重庆三峡-湖北宜昌展开了一次围绕古代盐业的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调查,拉开了盐业考古的序幕。此后,盐业考古工作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重庆忠县中坝遗址的持续大规模发掘,山东寿光双王城制盐遗址的发掘等,都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盐业考古活动。前者将我国制盐业的历史上推至公元前2500年;后者将我国沿海地区的制盐业历史追溯至商周时期。但是研究表明,这些遗址的制盐原料来自于地下的卤水,而非海水,也就是说,它们并非海盐业遗址。那么,海盐业遗址去哪里找寻呢?浙江宁波大榭史前盐业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为我们解开了这一谜题(以下简称“大榭遗址”)。
二
大榭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大榭开发区(宁波市北仑区大榭街道)下厂村,保存面积2万平方米。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为了配合当地经济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北仑区文物保护管理所等科研机构,对其实施了总面积7000平方米的Ⅰ、Ⅱ两期考古发掘。
大榭岛
大榭开发区位于大榭岛上,该岛居于我国海岸线中段,介于舟山群岛与宁绍平原之间。它东临东海,濒临国际深水航道,西与北仑港相邻,南距大陆最近处不足500米,距宁波市中心约40公里。大榭遗址坐落在大榭岛北部盆地内侧涂毛洞山脚下,海拔约2.5-3.5米,其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向海,地理环境独特。
大榭遗址(红色区域)
这是首次在浙江海岛上对史前遗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所以在发掘前,我们便制定了明确的工作目标:第一,深入研究宁绍地区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完善文化谱系;第二,研究浙江海岛史前聚落的形态、布局、功能及其独特性;第三,重建遗址周边区域地貌环境,探索人海关系的演变历程;第四,探讨史前时期海岛居民生产、生活的行为模式及其规律;第五,力争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双赢,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考古发掘表明,大榭遗址地层堆积自地表以下厚约1-2.8米,文化层可划分为四个大层,时代由早至晚分别为史前、东周和宋元时期。其中,史前时期包括大榭遗址一期和二期文化遗存,时代分别大致相当于良渚文化晚期和末期(也有学者称之为“钱山漾文化时期”),这是遗址的主体遗存,保存较好,出土遗物丰富。
三
浙江沿海地区制盐业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春秋越国时期。据《越绝书·卷八》记载:“朱余者,越盐官也,越人谓盐曰余。”说明这一时期越国已经有了盐官的设置,从国家层面对盐业进行管控。然而在宁绍地区一直没有发现与之相对应的盐业遗存。在温州洞头岛海边的九亩丘遗址中,考古人员曾于2014年发现了宋元时期的盐业遗存,但更早时期的盐业遗址在浙江境内一直没有发现。从全国先秦时期盐业遗址的分布来看,浙江省一直是空白区,与文献中所记载的悠久制盐历史并不相符,所以亟需开展考古工作来填补这个空白。
大榭遗址发掘前,我们也一直在关注、思考这个问题,制定工作目标时,也曾考虑到盐业的问题,期待能够在宁波发现年代更久远的盐业遗存。2016年度发掘初期,便在二期文化遗存中发现了一些从没有见过的遗迹,多灶眼的灶成行排列,还零星发现了一些破碎的陶器,也是从没见过的。经与温州九亩丘宋元盐业遗址出土遗迹和遗物对比,发现它们的形态、结构和质地十分相似,当时就猜测,这些遗迹和遗物很可能跟制盐有关,但是与之共存的陶片却是距今4000多年的,这比前者要早了3000多年!如果能够确证,那便是重大发现!
探索终于有了目标。有了初步的结论后,我们专门前往温州洞头考察九亩丘盐业遗址出土的制盐陶器,当亲手摩挲这些器物后,发现它们与大榭遗址的同类器十分相似,这便更坚定了最初的想法,大榭遗址的相关遗迹和遗物,应该与制盐有关。
考古区域平面分布图
接下来的发掘,便有了明确的目的。我们发现了更多相同的遗迹和遗物,陶器整体特征是陶质粗疏,器型单一,形制硕大、厚重,数量众多,器壁常见白色钙质附着物,这可以排除是日常生活居住的遗留,且有史前时期的典型陶器共存,种种证据都与史前盐业联系起来。这让我们感到惊喜,很强烈地预感到,这里很可能就是一直想要寻找的史前时期盐业遗存。
再联系到大榭岛并无卤水和盐矿资源,当时的盐业生产原料肯定取自海洋,那便可以将其定性为海盐业遗存。后来经与国内外的一些盐业遗址做比较分析,又做了碳十四年代和相关遗存的检测与分析,邀请我国盐业考古权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水城教授前来现场考察指导,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多轮评估论证,最后终于确认这是一处难得一见的距今4400-4100年前的史前海盐业遗址!
四
大榭遗址史前盐业遗存属于该遗址的二期文化遗存,时代相当于良渚文化末期。它在发掘区中的分布面积超过4500平方米,发现了两座土台,是当时的制盐场地。从地层堆积来看,可将制盐遗存的存续时间划分为早、中、晚三个连续的发展阶段。发现的盐业遗迹主要有盐灶、灰坑和制盐陶器废弃堆积。按照时间早晚关系,可将盐灶分为早、中、晚三段。
盐业遗存分布范围
(一)早段盐灶。发现2座,平面近椭圆形,长约1米,宽约0.6米,灶内出土煮盐器具为陶缸,与之相应的早段废弃物堆积中,也发现了大量陶缸,均为夹砂质地。
(二)中段盐灶,发现21座,分为两排。东排7座,西排14座,灶内出土煮盐器具变为陶盆。其中,YZ1保存最好。它长约1.6米,宽约1米,有1大6小七个灶眼。大灶眼直径约45厘米,小灶眼直径约30厘米,灶眼间有火道连通。中段废弃物堆积中,也发现了大量的陶盆,以植物碎屑作为羼和料,还有较多陶支具。
(三)晚段盐灶,发现4座,形制各有不同,组合使用。YZ22,长约4.3米,宽约1.4米,有操作间、火门、火道和四个灶眼。灶眼两大两小,大灶眼直径约1米,小灶眼直径约0.6米。YZ23,为单体小灶,灶内出土煮盐器具为陶盆,支具多为石块。晚段废弃物堆积中,也出土了大量制盐陶盆和陶支具,但陶盆羼和料变为贝壳碎屑。此外,还发现了晚段的灰坑,位于台一边缘,坑内堆土纯净,土质土色与滩涂海泥十分接近,推测为卤水坑。
盐灶分布区域航拍图
五
与其他类型的手工业遗址,比如炼铁、铸铜、石器制造遗址相比,盐业遗址最大的不同在于,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是极易溶于水的,所以无法保存下来。考古发掘过程中肉眼无法看到盐,那么如何来判定它是盐业遗址呢?因此对于遗址性质的判定,是首先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难题。对此,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也围绕制盐工艺等做了不少工作。
第一,考古证据。大榭遗址盐灶形态、结构与四川汉墓制盐画像砖中的盐灶,以及汉墓中出土的明器盐灶形态、结构基本相似。此外,还与德国、法国铁器时代盐灶的形制、结构基本相似。大榭遗址制盐陶器形态、质地与日本、法国的盐业遗物相似。大量的陶支具,也是其它盐业遗址的重要遗物之一。大榭遗址陶支具与温州、越南和法国的盐业遗物相似。支具一般是与煮盐陶器配合使用的。
部分制盐陶罐整理
第二,检测分析。大量碳酸钙是制盐过程中产生的废品,也是确定制盐行为的关键化学证据。在大榭遗址盐业遗存堆积中,密集分布着大量的钙质小结核。通过对这些钙质结核进行成分、物相分析,确定其基本成分就是碳酸钙。
第三,环境重建。依据重要钻孔样品的测年和地层分析,复原大榭遗址周边距今4000多年前的海岸线,它距离遗址不远,西、北侧有大面积滩涂,为盐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第四,检测分析。通过碳氧同位素分析,发现钙质小结核析出温度在40度左右,它是日晒“盐泥”过程中析出后的碳酸钙沉积而成。这说明盐业生产在高温季节进行。锶同位素分析显示,钙质结核混合了海水和陆地碳酸盐的锶。这说明盐业生产原料不是直接使用海水,而是来自海边滩涂中含盐量高的海泥,俗称“盐泥”。另外,通过运用粒度、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和微体古生物化石鉴定手段,在盐业遗存中发现了生活于潮滩环境的有孔虫化石,部分堆积样品也具有典型的潮滩特征(高S低Ba),说明大部分堆积土就是废弃的盐泥。经对煮盐的陶盆进行成分、物相分析显示,内壁的白色附着物基本成分也属于碳酸钙。而碳氧同位素分析,发现其重结晶温度大约在55-90度左右,说明当时制盐工艺为煮盐。
第五,调查访谈。我们对现在的晒盐田和老盐工进行调查访谈,并对盐业生产的原料、流程、工艺等做了深入了解和考察,提取了对比样品以供科学分析。
第六,工艺复原。在以上工作基础上,我们还对制盐工艺流程中的卤水制作、煮盐陶缸和陶盆,以及盐灶等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复原。还对自己制作的卤水做了木板晒盐实验,成功晒制出海盐。
六
综合以上考古成果,对大榭遗址的史前制盐工艺复原如下:
约公元前2400年,古人开始在此制盐。每年6月之前要准备好生产工具。海水高潮之后的低潮期间,在炙热的阳光照耀下,滩涂上形成了一薄层雪白的盐花,古人将它们连同海泥一同刮取出来。在制盐开始前,还需对盐泥进行晾晒、捣碎,析出碳酸钙及其他杂质,以形成粉末状、无杂质的盐泥。古人取当地黄土,手工泥条盘筑成型,用露天堆烧的方法制作陶缸,以作为煮盐的锅具。早段盐灶均为椭圆形单体灶,长、短径各约100和60厘米,两个一组,每灶可放两个陶缸。
早段盐灶复原图
经过以上流程,制盐所需的原料和工具都已准备妥当。制盐重要环节是备卤水。在土台边缘落差处,分别建造淋卤坑和集卤坑,淋卤坑中的盐泥经过海水浸泡12-24小时后,卤水开始流入集卤坑中。将高浓度的卤水倒入盐灶的陶缸中,随着灶内温度的渐渐升高,水份挥发,卤水逐步由液态变成固态,经过搅拌,结晶的盐粒逐渐散开。煮好的盐装入小竹筐中,以利于搬运和储存。
积年累月的生产,大量废弃的盐泥使土台逐步扩大。随着人口增长,食盐需求扩大,生产技术的革新,海盐生产进入了规模化、专业化的新阶段。而随着生产扩大,新的土台也随之堆筑起来。古人取土造具,前期以植物碎屑,后期以贝壳碎屑作为羼和料,用露天堆烧的方法制作陶盆,以作为煮盐的锅具。此时的卤水制备设施,还存在平地砌筑淋卤坑,用陶或木质等容器收集卤水。
中段盐灶体积增大,结构更为合理,成行排列,每灶可放七个陶盆,底部和边缘使用陶支脚和石块支撑。二期工艺也有所改进,大陶盆中的卤水首先成盐,取出之后,再把小陶盆中尚未出盐的卤水舀出倒入大陶盆中继续煮盐,小陶盆中再倒入新的卤水,利用灶内的热能,达到节省燃料、提高产量的目的。
中段盐灶复原图
随着时间的流逝,盐业生产的大量废弃物将几个小土台连接成大土台,此时的盐业生产进入了第三个时期。晚段盐灶规模更大,为四眼大灶,灶眼两大两小。与之配套的还有两个一组的单体小盐灶和临时盐灶。制盐工艺更为先进,大盐灶煮卤水,小盐灶和临时盐灶出盐,明确分工与协作,形成较完善的流程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了制盐的效率和产量。量化生产的海盐,通过船运,输往各地,满足人们等日常需求,促进了了陆海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晚段盐灶复原图(本文作者系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浙江宁波大榭史前盐业遗址考古队领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