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专家:将肋软骨用于修复大关节软骨缺损,早期临床效果良好
青少年的运动性损伤造成的关节软骨缺损,一直以来是骨科领域的难题,也是重大科学问题。虽然干细胞技术、组织工程软骨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诸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关节一旦出现大面积软骨缺损,即使通过各种方式来修复,也只能恢复为纤维软骨,其临床效果也欠佳。而临床上,至今也鲜有重建透明软骨的技术和方法。因此,建立关节软骨缺损的透明软骨重建技术已成为关节软骨修复重建中最重要的问题。
11月1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张长青教授团队获悉,该团队在前期动物研究中发现:用动物自体肋软骨修复动物膝关节软骨缺损,肋软骨内透明软骨细胞可以转化为关节的透明软骨。在此基础上,张长青带领团队在2018年率先尝试将人体的自体肋软骨用于髋关节、膝关节以及踝关节软骨的修复,取得了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
为了进一步验证该技术的临床疗效,张长青团队设计注册了临床研究,近期在骨科最权威的杂志《JBJS》上发表了——《Autologous Costal Cartilage Grafting for a Large Osteochondral Lesion of the Femoral Head》一文,总结了张长青团队围绕自体肋软骨移植修复股骨头大面积软骨损伤开展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根据三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入组的20例年轻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上升了近30分,疼痛明显得到缓解,提示了良好的早期临床效果;影像学研究结果显示,肋软骨在移植后与关节软骨呈现相似信号强度,并且在CT上观察到移植后的肋软骨与软骨下骨形成了生物性结合,预示着良好的远期效果。所有入组病人身上均未出现供区或者受区的严重并发症,证明了这项手术新技术的安全性。
张长青团队正在手术中。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供图
这项人体的首例研究,证实了利用自体肋软骨移植修复大关节(负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突破性地实现透明关节软骨面的重建。这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症状,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或避免早期的关节置换,为恢复原有的运动习惯带来了希望。
目前,因自然老化、遗传、运动损伤等原因导致的关节损伤患者日益增多,并且呈现出低龄化态势。对此,张长青表示,受制于材料使用寿命等问题,即便是在关节置换技术相对成熟的当下,对于60岁以下的患者,特别是年轻患者来说,在未来接受二次翻修手术的可能性仍然较高。
“此项研究针对青壮年群体而言意义重大,对于促进健康、节约社会卫生经济成本,以及提升我国大关节疾病整体救治水平具有开创性的战略指导意义。”张长青进一步表示,未来,结合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肋软骨个性化重建损伤的软骨表面,从而使重建后的关节面在组织学、形态学、生物力学等方面实现最接近“原装”软骨的修复效果。此外,由于自体的肋软骨组织量充足,甚至可以满足多次软骨重建以及翻修手术的需要,这对于年轻患者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