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懒得做”与“周日忧郁症”:人类的悲欢在这里相通共鸣
日常之中总是有很多让我们觉得毫无意义的琐碎,有无数被我们划为“挫败”的瞬间:无所事事、无聊地刷手机、实在懒得做事、感觉自己格格不入、周日晚上的不适感……这些感受铺就了我们绝大部分的生活。这些看起来无意义的小事很难和“战胜”连在一起,我们无法战胜日常。
《爱生活,不爱也行:日常哲学提案》的作者热拉尔迪娜·莫斯纳-萨瓦从生活的各个角落中细品出哲学的灵光一现:我们不能战胜日常,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也许是时机未到,也许是过于用力,总之,热爱生活的本质或许就在于,适时告诉自己“不如算了吧!”。
实在懒得
你是不是有时也会懒得去做某些事,尽管那些事不得不做?我不是指诸如换灯泡、去上班或者填报税单之类的事情......而是那些真的至关重要,堪称“性命攸关”的事情。例如,补充水分,自我清洗(尤其是处理开放伤口的时候),人之三急,或者上床休息。
我,深受其扰
有一天晚上,我在扶手椅上打着瞌睡,突然,手机上跳出的邮箱提醒将我从昏睡中惊醒,一看时间:23:30。我居然从八点半一路不省人事地迷糊到现在!而眼下自己困饿交加,唯一的解决方法似乎就是:上床睡觉。但我又懒得,懒得去睡觉。
在那个时刻,将自己从沙发拖到床上仿佛变成了世界上最艰难的一件事儿。可谓是既荒谬(怎么能连睡觉都能懒得去?),但也合理(毕竟起身走到床边也需要一鼓作气)。大约20分钟之后(总算是),我终于成功挪到了床上。而刚一躺下,我突然感到一阵口渴。再一次地,我懒得去。
我,并非懒惰
在以为一切妥当终于躺平之时突然想喝水,在我看来是世界上最难的(第二件)事儿了。
尽管微不足道,但这可笑的情景一定能引起广泛共鸣。谁还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呢?更何况这杯水很可能化为下半夜把你憋醒的那股可怕尿意。
这一切不过是些生活里的必须之事,做了就行。而正因为必须做—人没法儿不喝水、不睡觉—那种“懒得做”的情绪就更加高涨了。
这种看似只是单纯的一时犯懒或松懈,往往会掀起格外激烈的内心斗争:我渴,但我觉得可以忍忍,可我真的渴,但要是去喝水,半夜肯定得起来上厕所,我现在就能感觉到那时我会多么懒得起来。诸如此类的生存考问将在脑内轮番上演。
这可就矛盾了。“懒得”显然不是单纯懒惰。它带给我们的那种无力感比其他各种活动都要有力。
诸如此类的“懒得”一旦堆积过多,便会将一些微不足道、不是问题的问题不断拉扯、延展,直到几近荒谬的地步,让你身未动虑万千。
蒙田在他的《随笔集》里曾将其看作一种思想的恶习:
无论多轻如鸿毛的议题,都会不由自主地在脑子里扎根壮大,盘根错节到你无处可躲,不得不全力以赴。也正因如此,无所事事对我而言反倒像苦差一桩,还损害我的健康。
蒙田完美地描摹出了“懒得”的问题所在。就是一旦带着“懒得”的情绪,我们看似在拖延,在偷懒,在逃避忙活,但结果却是,我们反倒变得更忙活了。“懒得”本身就是一件劳命伤神的事儿,和跑步锻炼、做拉丁文作业一个样儿。
唉,连“懒得做”都不意味着真的无所事事了。那些本来就忙活的人可能并不在意,而对我这个总想追求什么事儿都不做的人来说,可真是天降噩耗。
星期日晚的玄学小品
周六与周一之间
周日晚六点。周末还不算结束,新的一周已近在眼前。应酬、积压的工作、采购生活物资,一千零一件待做事项已经开始让我们坐立不安。甚至在周日还有大半的时候,阴郁的情绪就开始向我们涌来……
我敢说,你们多多少少都有过这种感受。一些人称之为周日忧郁,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疲惫的表现或是对周一的恐惧。每个人都从自身经历出发,试图搞清楚这种感受源自何处:可能是来自童年的分离焦虑(寄宿生周日晚必须离家返校),可能是因为作业、考试或者工作压力,也可能是因为周一的忧郁蔓延到了前一天,要么是节日后的空虚或者大脑分泌的某种物质在作祟,等等。
众说纷纭……但不管来自何方,这种礼拜日焦虑都显得坚不可摧。而它的坚不可摧更体现在它的“不分青红皂白”上:无论是假期中、居家隔离中还是各种大事发生的时候……一到周日,不管第二天上不上班,都会同样让人心慌。就好像这个日子,甭管我们愿不愿意,都要执着地问候我们。
这究竟是为什么?除去心理上、生理上或政治文化上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让这个休憩的日子,让这个风平浪静、平平无奇的日子对我们造成如此之大的影响?
“早”“晚”之遥
关于星期日最奇怪的一点是,它开始的时候往往还一片岁月静好。周日早晨总是甜蜜的,洋溢着微笑,身心舒爽。为什么过着过着就变得悲伤成河了呢?它是怎么在几个小时之内改头换面、变得忧郁伤感,让人浑身不适的呢?随着不适感逐步增强,不免让人怀疑,周日晚上之萧条沉寂与其早晨之宁静活泼是不是恰成反比?
这一早一晚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我们被一种空虚感侵蚀淹没?
尤其是当整个周日都无事发生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这是休息日,是放松日,是自由日,既无繁重的日程表也无要事压身。它充斥着宿醉的慵懒、烤鸡的香气、蛋糕的松软和散步的悠闲……这本是闲散的一日、过渡的一日、富余的一日。周日的头等大事就是待着无所事事。
周日原本就是为了空闲而生,怎么却从空闲一步步堕落为空虚了呢?星期日的悖论就在于,它引发的空虚感,不是因为它的早晚不一,也不是因为它与生俱来的空无一物或“空无一事”,而在于它的行将逝去。
礼拜日的命运像是一个小小的讽刺:也许,它这无处可躲、难以言喻的阴郁气质其实并不是空虚所致,而恰恰相反,是因为感受到了这可贵的空虚为了腾出位置给新的一周而行将消逝……
“空”的喜与悲
如果说周日的不适感并非在于它早晚的落差之大,不是因为这夹在娱乐消遣的周六和事务繁多的周一之间的无所适从呢?如果说,恰恰是周日的松散和空隙感让我们备感幸福,它的渐行渐远加之周一的迫在眉睫才让我们如此生无可恋的呢?
如果说,事实的确如此,那怎样做才能保住这种幸福的不定感呢?这才是问题所在,如何才能维持住这种无事一身轻的自由感觉?如何保住周日的鲜活色彩从而不掉入黯淡忧郁之中呢?
好像没什么好办法……嘛,这样也好。
这个我们竭尽全力想抹去的不适感其实有一点形而上学的意味。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无事件”的眩晕,感受到了空闲的黯淡和虚无的深渊。
无论我们怎么做,周日归根结底还是周日,即便新一周没有什么繁重的日程或者特别的要务,周日的忧郁也会一直与我们同在……其实也挺好的,这样,每一周都会有一个小小的提醒,让我们定期体验一下那哲学式的存在焦虑。
内容选自
[法] 热拉尔迪娜·莫斯纳-萨瓦/著
杨冬/译
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原标题:《“懒得做”与“周日忧郁症”:人类的悲欢在这里相通共鸣丨此刻夜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