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涂子沛专栏:垄断与否,立场决定态度

涂子沛
2018-04-13 17:02
来源:涂子沛频道
专栏 >
字号

我的文章《美团携程已经补角,反垄断应该补位》4月9日发表之后,傅蔚冈先生撰文《滴滴的垄断只是书斋里的想象》进行批评。我原文的意思是,我们欢迎网约车市场最近出现的竞争,但为了避免新一轮竞争重蹈覆辙,反垄断部门应该及时介入。

傅先生的批评文章认为,滴滴今天的市场地位是“公共利益的胜利”,完全不存在垄断的事实和可能,说它垄断是“书斋里的想象”。

傅文对于垄断的认识,存在三个明显的问题:

第一,拿“整个出租行业的大盘子,滴滴只占一小部分”来证明滴滴没有垄断,这是没有理清楚讨论的前提和基础。

我没有说过滴滴垄断了出租车行业,但在网约车这个市场上,滴滴占据90%以上的市场,已是不争的事实。

事实上,网约车已经是公共出行领域的一个细分市场。例如专车服务,它的车型和服务品质是传统出租车提供不了的,很多人去机场根本不会选择出租车,网约车不能和出租车一起考量。

而且以整个出租车行业为基础来计算滴滴份额,这种统计方式本身也有漏洞。有些业务,滴滴可能只是提供了平台服务,具体提供出行服务的并不是滴滴。比如,出租车就是这样,街上现拦的活接,网约车平台上预约的活也接,这笔账该算在谁头上?是网约车平台,还是传统出租车?显然,把它简单地归入传统出租车行业是不合适的。

第二,傅文认为“滴滴一直到现在都是亏的,你总不能说一个亏损企业在搞掠夺性定价吧”。这个观点错了。

一家企业亏损是有很多原因的,可能是成本太高,也可能是经营不善,滴滴还在做自有市场呢,这都需要高投入。再说,很多垄断性国企也曾经亏损,比如,各地的自来水公司就常常亏损,可是它却能盖豪华的办公楼,员工享受高额福利,哪有一点亏损企业的样子?奥秘很简单,它拥有的垄断利润可能被合法转移了。

所以,拿亏损来证明滴滴没有搞“掠夺性定价”站不住脚,搞掠夺性定价的原因,反而可能正是因为前期亏损。

滴滴有没有搞“掠夺性定价”?网上已经有很多类似“高峰时刻不加价50%都约不到车”的抱怨,对于“任性”加价的投诉,滴滴给出“人多车少、供不应求”的理由,并称车费多少是根据市场供需“计算”出来的。但滴滴从来没有公开过加价算法的逻辑和标准,也没有拿出加价幅度的合理依据。

对滴滴平台上的动态定价,我们可能都忽视了它对市场价格的垄断作用。在用车的高峰时刻,价钱可以比平时高好几倍,因为所有司机都在使用动态定价的算法涨价,这个算法是滴滴公司提供的。如果没有这个算法,司机就会各自定价,很多司机可能会选择“背叛”,不会开出算法统一制定的高价,市场就会处于更加自由的竞争状态,而使用这个算法的结果,滴滴获利最大。

梳理滴滴变得“任性”的节奏,不难发现在时间节点上与滴滴合并快的、收购优步中国,形成其在国内网约车市场“一家独大”之势是同步的。

立场决定态度,希望更多人站在公共利益的立场

第三,傅文举出美国铝业公司的例子,说该公司在单一供应的情况下也不断下调价格,试图证明只要准入自由,就不可能出现掠夺性定价。我认为,把这个例子套在滴滴头上,是削足适履。

认为准入完全自由的市场就不会形成垄断,这不仅天真,还缺乏常识。中国在高技术和装备进口问题上是吃过亏的,常常是中国没有的东西,价格高高在上,一旦中国研制出来了,价格就大幅下跌。试问,这些跨国公司怎么不理智一点,合理定价呢?

真正的解释是,价格是竞争出来的,不是制定出来的,只有竞争才能带来价格的透明和合理。

和傅文相反,我认为准入自由的市场也会出现垄断,它可能是阶段性垄断,这个阶段到底会有多长,不一而足。

就滴滴的案例而言,互联网的流量效应就是最大的门槛,滴滴打了多少价格战,烧了多少钱,才形成了现在的垄断地位,这个门槛已经高得超乎想象,一般人玩不起。为什么美团、携程这样的企业加入能掀起波澜,而那些存在已久的小众网约车平台却度日艰难,正是因为这个道理。

一组数据颇能说明问题,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专车行业市场规模数据分析》显示,2017年上半年,滴滴出行以92.5%的市场占有率居专车市场订单份额之首。这么巨大的流量下,自由准入、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某种程度上已经失灵。

哪怕是乘客,为了能尽快打到车,也只能选择忍受价格上的无理。而司机呢,表面上看,如果滴滴抽成过高,他们完全可以转投别的平台。问题是,转投以后,平台抽成是少了,但活也少了,试问哪个司机愿意干这种事?垄断一旦形成,对市场各方都会产生巨大的裹挟力。

当然,垄断并不必然带来问题,垄断有很多不同的形式,有行政化的垄断,也有市场化的垄断,有高价垄断,也有低价垄断。比如铁路部门就是行政化的低价垄断,有骂铁路服务差的,可很少有骂铁路价格贵的。

对于行政化垄断,大家一致反对,但对市场化垄断,很多人还比较陌生。一个市场化垄断的企业,通过规则打压对手,巩固自己的垄断优势,通过价格盘剥公共利益。很多时候,它们甚至意识不到自己在作恶,相反还有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错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认为,政府监管部门应该介入、把关、指导,一旦越线即及时纠正。

立场决定态度。我希望有更多的人站在公共利益的立场,多了解一下消费者的亲身感受,多接触市场,在讨论问题之前,也有必要回到书斋,重温一下关于垄断的知识,再来发言不迟。

本文发表于微信订阅号“涂子沛频道”,原题为“滴滴垄断与否,立场决定态度”,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涂子沛频道所有涂子沛专栏。

    责任编辑:顾明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