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这8个部位出现疼痛,或暗示心脏供血不足,小心猝死
“突然愣住、脸色一变、捂胸倒地、送到医院。”
上面这16个字,形容的是电视剧里,某些角色因为一些刺激而导致心梗的画面。
虽然现实生活中的心梗发作没有这么戏剧化,但在新闻里我们也没少看到,那些前一天还活蹦乱跳,第二天就因突发心梗离开人世的例子。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心梗猝死事件提醒我们,心梗并非老年人的“专属”,青壮年群体同样存在巨大风险。
再过几天,11月20日是第9个“中国心梗救治日”,趁此时机,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一下:突发心梗,该如何自救?怎么做才能有效预防心梗?
一、
心梗从来不会嫌你年轻
我们说的心梗(心肌梗死),一般是指急性心梗。它是由于冠状动脉堵塞,供血不足而导致心肌细胞大量死亡的心血管疾病。
国家卫健委发布过一则数据:我国每年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约100万人,每18秒到20秒,就有心梗事件发生,每3名心梗患者中就有1人死亡,死亡率超过30%。
1
被捆绑的“心梗”与“心绞痛”
生活中,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体验过心脏不适的滋味。
而心梗和心绞痛因为发作时很像,被不少人混淆,从而错过了或做错了最佳的救治,造成更危险的后果。
所以,我们不妨先通过一张图表,学会理清“心梗”与“心绞痛”。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胸痛时长和缓解方法是判断心梗和心绞痛的重要区别。
2
年轻人心梗比老年人危险
你是不是也一边熬夜吃外卖,一边庆幸自己还年轻,身体还扛得住?
然而事实是,25岁以上人群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越来越多年轻人出现在心梗的“候选名单”中却不自知。
令人意外的是,年轻人心梗发作比老年人更要危险,呈现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特点。
这是因为,老年人往往存在多支多处血管病变,没少遭受心绞痛、心肌缺血的打扰,这些“经历”会让身体产生警示和“保护机制”,出现侧支循环。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老年人的身体会对此有耐受能力,心脏也能有一定的代偿能力,通过侧支循环保证部分供血。
而年轻人不一样,年轻人的心梗通常都是斑块突然破裂导致,没有心绞痛在前面做“适应”和“提醒”,也没有侧支循环帮助供血,这就导致其一旦发病,就又急又凶险,后果很严重。
所以,千万不要仗着自己还年轻,就认为自己可以扛过所有病,心梗可从来不会嫌你是个年轻人。
二、
心梗猝死前,有3次救命机会
说到心梗,很多人会将其与猝死联系在一起,甚至有人认为心梗就是猝死。
猝死可以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其中心源性猝死占80%以上,而心梗及其相关并发症是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诱因之一。
但是,如果心梗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心脏依旧有自主跳动的能力,是不会进入到“心脏骤停-猝死”阶段的。
因此,心梗虽与猝死有些关系,但不存在必然联系。在心梗猝死前,我们仍旧有3次救命机会,一定要把握住。
(希望你永远不需要,但我们都有必要知道)
1
第一次机会:重视诱发因素
心梗的发病率之所以高,很大一个原因是,诱发心梗的因素有太多。一个不注意,我们都有可能落入心梗提前布好的“陷阱网”中。
所以,符合以下条件的人,不管年轻年老、是男是女,你的心脏都有可能“不堪一击”。
心梗的诱发因素 点击放大
▼▼▼
不重视这些因素,就是为心梗发作埋下祸根。
2
第二次机会:注意早期症状
全国政协委员、北大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表示:“中国有95%的心肌梗死患者得不到治疗,只有5%的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这跟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存在“心梗发作”的可能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在心梗发作前的几小时,甚至几天前,身体就有可能出现一些“预告”,尽早发现这些“蛛丝马迹”非常重要。
当我们身体这8个部位出现不适,都要考虑是心梗来临的可能,一定要重视这张心梗「疼痛预警地图」:
心梗来前,8个部位会“说话 ”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并不是说出现以上的症状就一定是心梗,但我们也应该抱着怀疑的态度重视起来,尤其是那些本身就属于高危人群的,突然出现上述表现,经过相应的治疗后仍旧没有缓解,都建议去医院找医生诊断清楚。
这里,健康160特地为大家精选了在心血管内科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深圳名医,需要挂号或线上咨询的朋友可以抢先预约。
深圳名医
戳下图 立即挂号
↓↓↓
3
掌握正确急救方法
但如果有人不幸突发心梗(希望没人遇到,但一定要掌握正确方法),记住三道“救命关卡”很重要:第一道是患者自救;第二道是急救运送;第三道是医院救治。
①患者自救: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然后平静躺下休息,最好保持通风和安静的环境等待救援。
如果患者有冠心病史,可以服用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但如果不清楚患者情况,切勿随便给患者服用药物。
不要妄想通过喝口水、做深呼吸缓一缓,这些行为都有可能加重病情发展。
②急救运送:
千万不要独自去医院,万一路上出现紧急状况,可能会耽误救治。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心梗发作,每分每秒都有成千上万的心肌细胞正在死亡,从发病开始算起,在120分钟内的救治时间极其关键。
③医院救治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听从医生的建议,如果需要放支架来治疗,也请相信医生的判断,以免耽误时机。
三、
90%的心梗可以被防住
老话说得好,预防是最好的治疗。比起在心梗发作时及时治疗,不如从源头上做好预防。
1
心梗发作的3个“魔鬼时段”
其实心梗也有高发时期,搞清楚这些“魔鬼时段”,并在这几个时段里多加注意,能够很大程度降低心梗发生的概率。
周一
按照一周来说,周一是最有可能发生心梗的一天。
英国医学杂志的一篇报告显示,经过周末的放松,很多人会在周一的时候忽然精神紧张,导致血压增高,从而引发心梗。
凌晨
凌晨到上午10点,是一天中心梗发病率最高的时候。
主要是因为长时间的睡眠过后,人体忽然站立会导致血压升高,身体所需的耗氧量也会增多,加重了心脏的负担,容易引发心梗。
冬季
有相关数据统计,气温每下降1℃,心梗风险就增加2%。
气温下降会导致血管收缩,此时血压也会相应上升,容易触发血管里斑块的破裂,导致血栓形成,这也是增加心梗发作风险的重要因素。
2
防住心梗的“4321”口诀
当然,不管是否是心梗发作的高发时期,我们都需要时刻做好预防措施,才能最大程度防住心梗。
落实4个方面
①戒烟限酒;②不要熬夜,注意休息;③均衡饮食,以清淡饮食为主;④规律运动,有利于增加心肺功能,但做剧烈运动时要多加注意。
前面也说了,烟酒、熬夜、高脂饮食、不爱动都会加重心脏负担,所以养成相应的好习惯是可以降低心梗发生的风险的。
做好3个监测
①定期测血脂:尤其是40岁医生的健康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应每年查1次血脂;而高血脂人群应该每3-6个月测一次,并在医生指导下将“坏胆固醇”控制0.2-4.11毫摩尔/升内;
②定期测血压:高血压是心梗发作的高危因素,血压在110~120/85~90 mmHg范围时心肌梗死风险最低;
③定期测血糖。
心梗是一类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一旦出现问题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更建议大家平时多关注自己的健康,每年做次体检掌握身体情况。
避免2种行为
①保持心情稳定,不要让自己处于太激动、抑郁或紧张的情绪中;
②不要用力过猛,比如如厕、搬东西、回头时,如果太大力,也有可能导致心梗发生。
坚持1级预防
要时刻警惕心梗的高危因素,注意识别其症状,发现自己有不舒服的征兆时,第一时间找医生干预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减少心梗发生,靠的不只是及时正确的医疗,更要靠我们自发扩大心梗预防和救治知识的普及,只有认识疾病,才能做到“分秒必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