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脑计划落实第一步:北京成立北方中心,上海在建南方中心
原文作者:David Cyranoski
备受瞩目的中国脑计划开始初具雏形。
北京宣布计划建造规模媲美世界几大著名神经科学实验室的脑科学研究中心。该中心还将成为中国脑计划的大本营,其他多个国家已有类似的脑科学项目正在进行中。
3月22日,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北京中心”)在北京成立。北京市政府与7家研究机构代表签订研究合作协议,北京大学的饶毅教授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罗敏敏教授将担任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北京中心是中国脑计划落实的第一步。该计划在过去5年被反复讨论,但迟迟没有正式宣布。美国和欧洲在2013年均启动了投资达数十亿美元的大脑研究计划,日本和韩国分别在2014年和2016年启动了规模小一些的脑研究项目。
中国的脑计划相较于已经开始的项目具有独特优势。中国的神经科学领域人才济济,实验动物充沛,且中国罹患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人数众多,国家对脑成像设施的投资也十分巨大。“了解大脑这一如此复杂的系统需要全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欧洲人脑计划(Human Brain Project)的科研负责人Katrin Amunts说,“我认为中国有望在其他各国研究的基础上,为人们进一步了解大脑做出重大贡献。”
发展蓝图
罗敏敏教授表示他将主要负责管理在中心设有实验室的主要研究人员,人数在50人左右,饶毅教授则主要负责全国约100名研究人员的外部扶持资金。罗教授还表示中心除了规模相对较小,组织构架和研究范围都与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美国脑科学的主要资助机构)相似。
北京中心将成为北京主要生物医学研究机构的合作平台,其中包括中科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罗教授表示中心将支持在研究项目中使用最新生物医学技术,例如高通量单基因测序、精准基因组编辑、大数据处理等。他还希望开发更好的影像工具,例如能够直接记录神经元活动的电压传感器和能够详细观察大脑活动的高速成像显微镜。
今年,北京中心计划使用北京市政府提供的1.8亿人民币(2900万美元)聘用第一批研究团队(5-6个)。这些研究团队将在由北京市政府完成建设的大楼中设立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该大楼与罗教授工作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仅一路之隔。根据罗教授的预期,未来5年内将有50名研究人员全员开展研究,每年需要约4亿人民币,罗教授希望中国脑计划能够提供大部分资金,北京市政府也将承担部分科研经费。
罗教授说北京中心将成为中国脑计划的大本营。该计划自2013年美国和欧洲启动脑科学研究项目时就被提上了日程,但到目前为止,官方仍未宣布计划的具体细节。有科研人员曾向《自然》杂志提及,中国政府可能将在今年某个时候正式宣布项目启动。
科研人员不足或成最大挑战
与此同时,其他机构也在努力争取中国脑计划的支持。目前,上海正在建设致力于神经科学研究的“南方中心”,北京中心也因此被称为“北方中心”。南方中心的负责人表示,相比于北方中心,“南方中心”将为更多的PI提供支持。
计算生物学家、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负责人冯建峰教授是上海大脑研究项目的组织者之一。他表示研究的关注点之一将放在使用人工智能(AI)研究大脑疾病。冯教授还补充说,复旦大学斥资1.9亿人民币建设的大脑影像学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拥有最多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研究中心,该中心即坐落在“南方中心”内。研究人员将使用AI算法进行读片,将病变大脑与正常大脑对比,从而为世界最大的大脑数据库提供数据。
中国脑计划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合作的细观连接体项目,这一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蒲慕明院士提出,旨在描绘出大脑内所有的神经元连接。
无论是单个的研究中心还是中国脑计划,面临的最大问题都是科研人员不足。上海纽约大学的神经系统科学家Jeffrey Erlich提出,除了聘用顶尖的神经系统科学家,还应资助博士后岗位和研究生岗位,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资。“这将鼓励顶尖的学生进入神经科学领域。”他说,“这样,五到十年后中国就将拥有一批杰出的青年神经系统科学家。”ⓝ
(原标题《中国脑计划落实第一步: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成立》原文以Beijing launches pioneering brain-science centre为标题;澎湃新闻获授权转载,禁止二次转载)-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