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对话央视新闻评论部资深记者王宁:朴实是记者最根本的底色
她说,“比我们遭遇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最终铭记了什么”;
她说,质朴,是一个记者最根本的底色。
她,是王宁,中国传媒大学1999级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两会刚闭幕不久,北京的天空湛蓝澄澈,空气中暖意渐浓。刚刚结束两会报道工作的王宁师姐声音温柔,隐隐透出一丝的疲惫。觉察到传传的小紧张后,她笑得温暖,“采访其实就是两个人聊天儿,只是这次我说得多一点儿。我更希望我们进行的是一次心灵的对话,而不只是完成一项工作。”
“朴实是记者最根本的底色”
与王宁对话时,为期20天的两会超长“待机”已经结束。每年的两会都是媒体的“竞技场”,今年作为十九大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众媒体组成“中央厨房”更是为群众烹制出丰盛的两会大餐。王宁也又一次以央视记者的身份深入参与到两会报道中。被问及今年两会报道方面有何变化时,她却坦言,“在记者这个职业当中,你要去纠每一次报道之间的区别是比较困难的。”
“因为我觉得记者都应该具有一个最朴素的,最基础的底色。那就是你首先得会提问,你是带着真问题来的。如果说你要面对人物,面对一个新闻事件,你得会追问,这是一个记者的职业水准。” 「懂得设计问题的走向」是王宁不断重复的要点,“做一个记者要有什么样的修养,我觉得就是你在面对这个新闻事件的时候,你自己会设计问题的走向,你知道要把这个问题引向什么地方。”白岩松在谈到新闻传播规律时曾如是说:“所有的传播应是以到达为唯一标准的。如何到达从来都是一个挑战。”而王宁谈到的“设计问题走向”无疑是在架起一座桥梁,桥梁的那一端是大政方针背后的考量,是老百姓内心的渴望,是真真切切的“到达”。
参与今年的两会报道,认真的学习和研读十九大报告可谓重中之重。要想设问做到有的放矢,必须将十九大报告当中的所有涉及到新理念、新思路的方面,新征程当中的新矛盾、新问题了解研究透彻。“你得了解,比如说我们的民生保障的七个方面的着力点,为什么这七个要着重地提出来?又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现在的中国还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解决?什么样的短板需要补上?我们为什么需要新旧动能转换?为什么需要创新驱动发展?要反复的问自己‘为什么’,在每一个新的理念的背后,你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 如果做一个记者没有反复问‘为什么’的耐心,那我觉得你还没有真正进入到记者这个门槛,这是做一个记者最最重要的素质。”听闻今年两会期间,我校新闻学院13名师生组成的特别报道团与“人民政协网”和“中国青年网”开展合作,全程参与到两会报道工作中这一消息时,王宁笑眼弯弯,言语间充溢着肯定和鼓励。但同时她也指出,大学生第一次参与两会这种重大新闻报道时,“自豪、骄傲”等情绪都要把握好度。在新闻现场里要忘记你自己,要把所有的关注点聚焦到你今天要记录的事情上。“我觉得如果有经验的话,那这是我唯一可以跟大家分享的经验——把自己隐去在新闻事件当中忘掉自己,回归到一个最朴实的状态里面。这个‘朴实’就是‘为什么你要来当记者’。”
把自己隐去在新闻事件中,忘掉自己,只留下脚去丈量大地,眼去观察社会,心去感受生活。“对于两会的记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观察者和记录者。你首先心里要明白,你要记录什么?你到底希望别人记住你所描述的什么?为什么要记住这些事情?为什么对此时的中国如此重要?所以平常的积累就非常的关键。你要关注中国的发展,你要在每一天感受国家的脉搏,在每一天去阅读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故事,而不是这一刻。”没有每天的积累,没有分分秒秒沉浸在新闻当中的思索,沉浸在每一个故事当中的思考,是无法成为一个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优秀记者的。
“光明并不是没有黑暗的时候”王宁的记者职业生涯始于2004年,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学院本科毕业后,她进入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后参与主创并主持“中国之声”、“直播中国”等节目。初出象牙塔的她“还是个什么都不懂得小姑娘”,以她自己的话来说“其貌不扬”,“如果在普通之前可以增加一个前缀,跟我所从事的职业相关,那就是我是一个热爱文学的,热爱写作的普通大学生。”师姐笑着,回忆那时青涩的自己。
报道《伊拉克战争特别直播〈海湾零距离〉》,《特别直播关注“非典”歼灭战》,《奥运会特别直播〈直通雅典〉》;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报道《神州六号发射特别直播〈再探苍穹〉》;摘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特等奖······这一长串的字符都是王宁于央广工作期间取得的成绩。而这一切耀眼的光环背后,是汗水与泪水的交织。第一次接触到重大的新闻事件,第一次从事大型直播,第一次直面理论与实操的巨大差距,第一次对自己发问:做新闻时要将自己摆在什么样的位置?我说的每一句话要对谁负责?第一次真切意识到校园与社会之间那堵坚实的高墙——“这一扇门是非常难推开的,就是我们从一个大学生变成一个职业者是十分曲折的。打开这扇门需要特别的痛苦、失败和沮丧的经历。”庆幸的是,王宁师姐拥有着始终信任支持她的团队,悉心指点的前辈与志同道合的伙伴。“我还要感谢那个时候自己,如此勤奋,不知倦怠。伊拉克战争这个特别直播,我们一直都是在连轴转,几乎是24小时连轴转。”常常是一场直播结束已至凌晨两三点,走在人影稀疏灯火明灭的长街上,王宁会生发出一声“年轻真好”的感慨,“做新闻就是要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那段每天高强度工作、大量输入与输出的日子,是王宁最纯粹快乐的时光。可实际上,这也成了她最疼痛的一段回忆。王宁的外公在她直播报道伊拉克战争接近尾声之际永远地离开了她。“我是在姥姥姥爷家长大的。姥爷教会了我写第一个毛笔字,教会我背第一首唐诗。我背琵琶行的时候,是姥爷在我的面前,所以我人生当中所有的养分是从这开始的,包括他们给我的爱,让我知道如何爱这个世界,都是从这开始的。”师姐谈到这时,有些动容,彼时年轻的她还无法承受最亲近人的离去,在报道的尾声,她连夜乘车返回老家石家庄,只为赶着见上老人最后一面。“当我站在病床前,看着昏迷不醒的姥爷的床头,那个红色的老旧式小收音机的时候,我知道了我的职业的尊严。我知道了我的理想,我知道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2012年在央视开始主持《面对面》,可谓王宁职业生涯里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我人生当中很感恩的经历,我能有机会进入到我少年时期就非常向往地方——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进入到《面对面》这样一个人物专访类节目。”那时的她已经是央视主持人大赛的冠军,有了多年文化类节目的积淀,“我以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媒体人了,没想到,进入《面对面》后,我所有的一切都被打碎。”她发觉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甚至怎样提出一个小小问题,也要重新学习。“在《面对面》这么多年,我最大的收获是我的那些被采访者所带来的。他们的故事,他们的人生经历,他们的大开大合,给了我从未有过的体验,他们让我渐渐洞悉生活的模样。”谈到这些年来她的受访对象,王宁感慨,“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那样触动人心。”她还记得,当她深入新疆调查张辉张高平冤案时,当她采访完这对背负深冤的叔侄后,她久久无法入眠。“其实采访这样的人,最痛苦的地方在于如何平等地面对他们,他们既不需要你的怜悯,同时他们也不想自己被塑造成英雄,让你去夸赞他们。你真正需要做的事,是静下来、耐心地去了解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是什么支撑他们走过这十年,走到今天?此时此刻的他们到底在想什么?想要做什么?他们在得到的同时又失去了什么?”王宁谈及的第二个受访对象是一位15岁山西少年的母亲,一位在校园霸凌事件中丧生的男孩的妈妈。“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刺痛的经历。因为那是一位十分不善言辞的母亲,只是哭。我要怎样在不再揭开她伤疤的前提下,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在采访完这位母亲后,王宁又去了男孩生前所在的学校,尝试着联系相关督导组人员。“我打了6个人的电话,却一遍遍地被挂断。好不容易接通了一次,得到的答复却是‘这是绛县的事情,你们外地人别管。’”那是身为一个记者真正无助的时刻。“孩子的母亲只是想要得到一句‘对不起’,也是这么的难。”那天天特别冷,是个阴天。站在山西的大风里面,她忽然更加明白——“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候,只要我们不被这份黑暗所遮蔽,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要我们不被这样的卑下所屈服。她也更加坚定,“我才知道其实做一个记者需要走的路有多长,我们要扛起的责任有多重。”
光明并不是没有黑暗的时候,纵身处黑暗,伸伸手也能触到那一丝微光。王宁坦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自身的新闻理念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受众喜欢寻求刺激,喜欢看夸张的标题和激烈的矛盾冲突。”师姐抿了口茶,继续说道,“早期的我也是这样,我永远充满激情,充满斗志,我要去揭露丑恶,我要做勇敢的‘新闻斗士’!”这些都曾使她自豪。“可今天的我已经不这样想了,这世界还有很多的暖意需要传递,这世界还有很多的善良需要表达。那作为一个记者,作为一个观察者,我们不能每天都去揭伤疤,每天都去让这个世界充满痛苦。我觉得我应该做一个很朴素的这个时代的记录者,我记录下感动和美好,记录下爱,也传递着爱。我让人们看到美好的希望,生有可恋,在苦难当中仍然有希望。这是我作为记者这几年最大的变化,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新闻人的职责。”“文学是滋养我性灵的肋骨”
近年来,《见字如面》、《朗读者》、《国家宝藏》等文化类节目以“关照人文需求,传承文化基因”的理念触动观众们的内心,收获高口碑与高点击。而谈到文化类节目,王宁可谓与其渊源颇深。自2005年起,王宁在河北卫视《读书》节目组,“传承文化,滋养心灵”,节目一做就是六年。以《读书》栏目打开内心萦绕不断的文化情结,解读文字传递的生命讯息,阐发对宏观世界的文化思考。
“文化节目其实是我要特别感恩的。因为这是和我的灵性,我的心灵,我生活里所有的爱好非常非常吻合的一个领域。它完全就是我的一个模子,我是在这个模子里被孵化出来的,或者说它是我的蛋壳,我的每一个细胞都是从这个蛋里面孵化出来的,我的身体里血液的每一次涌动都跟它有关。”聊到这儿,王宁微眯起眼,像在思索,也像在回味。“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毕飞宇跟我说的‘做人要有的那点耐心’;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毕淑敏跟我说过‘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其实是为了让他人获得更多。’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莫言老师跟我说的,他每一次的写作的酝酿有多么的艰难;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在看《月亮与六便士》的时候的第一段,我重新回想莫言老师的话,我会觉得做一个作家是多么的伟大。因为他们呕心沥血地写出来的很多作品,可能对于大部分的读者都只是偶尔的消遣而已。”她的脸微微泛红,少许停顿后,笑了。“我喜欢文学,我喜欢写字,我也喜欢那些同样在知识,在文学,在写字里奋斗的人们。我们要永远地感谢那些我们不断的较劲的日子。我们要永远地感谢那些也许别人都忘记了,但我们至死不会忘记的事情。我觉得这些就是文化给我的营养。”然而节目的维持是艰难的。由于经费不足等问题,她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每一天都面临着没有办法办下去的困境,它的时间只能越拖越后,从晚11点播出到晚上11点半播出,然后到最终这个节目消失。”当《读书》真正消失于人们视线之时,她感觉像是一个重要部件从身上被摘走了,“硬生生的从我的肋条上扯走了,再也长不上了。”
当被问及是否还想参与文化类节目的制作时,王宁答得畅快,“一万分愿意!”人们在看节目时,没有在看噱头,没有在看明星,没有在从众追热度,而是在看完后愿意真正地拾起一本书,潜心静气地阅读。这是她对于文化类节目社会功用的希愿。“阅读始终是一个人的事情。这是我长到30多岁才理解的道理。阅读就像是你人生当中最隐秘的幸福与痛苦一样,都是不能和人分享的。阅读是你自己真正的知道,你在读什么?你读了,得到与未得到都是你自己的经历。”当人们萌生了阅读的欲望,为自己而读书,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这个节目才有了价值。正如她自己所言,她是一个“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的人”,王宁喜欢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下生活的点滴,抒写对于人生的感悟。无论是2010年的随笔集《态度》,还是微博里温暖哲思的“宁姐鸡汤”,都是王宁对生活的描摹与体悟。她说,自己的阅读喜好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看到自己的边界与局限。“阿特伍德就是我文学上的偶像,我为她的《好骨头》而惊叹,为她的《别名格蕾丝》而折服。当我看毕飞宇的《玉米》时,我曾经有过这种感觉:‘这语言太奇妙了!语言还能以这样的形式排列、呈现出来!’”当看到这些美妙的文字时,她也曾感到自身渺小,“望洋而兴叹。”但最终却会想起毕飞宇曾对她说过的“即便是我们不了解物理,也不妨碍我们去享受《时间简史》带给我们的那种文字当中的享受。”很多东西并非一定要去拥有,“远远的看着它,就像看辉煌的古希腊文明一样,它曾经就在那里,它就在那里,你可以看到它,是你为人的幸运。”随着年龄增长,这些道理在她眼前渐渐明晰。“你会发现好书其实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则是由你的阅历建构的。”“人生永远都在另起一行”一路走来,王宁一直进行着新的尝试与改变。从最初在广播台温暖发声,到与电视荧幕结缘;从传统新闻节目到文艺类内容,再至财经领域;从母校中国传媒大学播音学院,到人大金融学院金融EMBA的研究深造······“每一次改变和跨越,对我来说都只不过是另起一行而已。”正如《岛上书店》里说,人最终会成为你希望成为的自己。“你已经在每一分钟的奋斗、每一分钟的付出和辛苦、每一分钟的痛苦沮丧纠缠当中书写完了这篇文章。这一整篇文章就是你的人生,每一次的跳跃不过是另起一行而已。因为最终你只能是你自己。那个你内心最盼望做的那个人。如果你内心有这样的愿望,就勇敢的去做。”
王宁顿了下,又说到自己正在研读社会心理学的博士学位。“我希望当我学成的时候,我的人生可以另起一行。我希望我对理性和情感能够有新的认识,我对这个世界的探索能够有新的维度。”说到这些,她的眼里盛满光芒,“学习永远在发生,成长也是。我们一路都在另起一行,要给自己这样的勇气——重新开始。”
下面是王宁师姐对师弟师妹的寄语噢~TO 正值芳华的你
当青春里每个人都在谈奋斗与梦想时,我更欣赏那些愿意多花些时间去找到自己人生乐趣的人。因为,成为自己感兴趣的那个人,比做个成功的人,更有趣。
记者 | 王伊妮编辑 | 王伊妮
责编 | 刘帆
编审 | 裴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