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真实案件与小说|“一次死亡”对塑造一部小说来说太无聊了

2022-11-13 19: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至此,我们通过两期的篇幅,讲述了约翰·爱德华·罗宾逊,这个多面人,从现实生活中到处行骗、杀人,至成为“互联网第一连环杀手”的经历。(、)在他身上,我们清楚地看到一个连环杀手最致命的特质——普通。他可能是你的父母兄弟姐妹、邻居叔叔、妈妈的同事,正是因为这种“熟悉”,他才成为人类邪恶潜能的可怕化身。正如著名的连环杀手犯罪研究学者Steven A. Egger在The Killers Among Us: An Examination of Serial Murder and its Investigation一书中说的:连环杀手的外表不会反映出那种极致的邪恶,相反,他们看起来与我们每一个人并无二致。最后一期,我们将从现实走进虚构,看看在侦探推理小说史上,有哪些关于连环杀手的作品值得我们剖析,作家们又是如何去塑造这样极度危险又深度伪装的⻆色的。

互联网第一位连环杀手(下)

为什么我们对这些可怕的“普通人”如此感兴趣?这是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要回答的问题。单就文学作品而言,可以粗暴地归纳出一个重要的原因:大众读者认为“一次死亡”对塑造一部小说来说太无聊了。

犯罪统计数据表明,连环杀人案件很少发生。与单一杀人事件相比,所有杀人事件中,只有1%到2%是连环杀手所为。而这一现实并没有反映在当代的文学作品中,大多数畅销的虚构犯罪小说(包括侦探推理小说和惊悚小说),通常都会使用连环杀手这一元素。

可以这么说,现如今很难找到一本特别优秀的连环杀手小说,但也很难找到一部不包括连环杀手的犯罪小说。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目前对“连环杀手”最新的定义(出自FBI的报告Serial Murder: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for Investigators)是“同一罪犯在不同事件中非法杀害两名或两名以上受害者”(之前定义为三名)。根据杀手的作案特征大致分三类:医疗型、有条理型和无条理型。

文学作品几乎已经写尽这些类型及其更细致的分型,但从文本的角度,犯罪小说中的连环杀手大致上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极具象征性的,作家通过巧妙的文本策略,将丑陋的杀手面孔重新定位在人类面孔后面,包装其内在动机,将他们描绘成聪明、大胆、性感、难以捉摸的传奇式人物,这类作品通常都以真实存在的连环杀手为原型,偏爱采取第一人称视角。读者从一开始就知道谁是杀手,通过作品了解连环杀手异常的心理过程。另一种则只是把连环杀手用作情节手段,放到经典的侦探小说“寻找真凶”的结构中:一个扭曲但又被内心某种欲望驱使的杀人犯,以及他的“对头”——一个无论有多大困难都会不惜一切代价来伸张正义的侦探。现在很多主流作家,尤其是欧美作家,都通过重复公式化的“连环杀手vs痛苦侦探”故事取得了成功。

托马斯·哈里斯(Thomas Harris)的《沉默的羔羊》是主流连环杀手小说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他巧妙地结合了以上两者。哈里斯的叙述采用了侦探推理小说的传统风格,对事实执法程序和连环杀人案件研究进行了专业而现实性的描述,而汉尼拔医生的形象成为之后无数表面温文尔雅实则施虐成性的天才杀手模板。

电影《沉默的羔羊》

推理小说爱好者更喜欢将连环杀手放到第二种叙事环境中分析,通过多次、连续的案件总结杀手的行为模式,进而推断真凶。以下罗列的与连环杀手相关的作品都在既往模式中有所突破,值得我们品读。

《ABC谋杀案》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

阿加莎·克里斯蒂追随她最喜欢的作家之一查尔斯·狄更斯的脚步,用这个故事来实验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事之间切换。事实上,当阿婆写这个故事时,“连环杀手”这个短语甚至都不存在。

虽然译者、作家玛格丽特·西顿·瓦格纳(Margaret Seaton Wagner)在其《杜塞尔多夫的怪物》(The Monster of Düsseldorf,1933)一书中对臭名昭著的连环杀人犯彼得·库尔滕(Peter Kürten)的罪行进行了描述。但犯罪学家Steven A. Egger将“连环杀手”这个词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FBI首次使用这个词来报道连环谋杀的“浪潮”。除了惊讶于阿婆又一次开创性的创造之外,这本书对连环杀人动机的设计打破定式、逆转思维,可以用惊艳来形容。这种诡计在后来的侦探推理小说中被广泛运用、发扬光大,包括《名侦探柯南》。

她对连环杀手的心理分析也非常专业: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未知的人,他在暗处,而且努力要留在暗处。但事情的本质是,他又忍不住把光投在自己身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对他一无所知;而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又知道了很多。他的样子在我眼前隐约成形——这个人会用打字机,而且很熟练,他买优质的纸张,渴望展现自己的个性。我感觉,童年时的他可能被人忽视,不被理睬,他是怀着自卑长大的——与一种不公平感作斗争……我看到他内心有强烈的欲望要维护自己,想让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而且,这种冲动变得越来越强烈,却被许多事情和环境压抑着,可能让他心中堆积了更多的羞辱。在他的内心深处,火柴势必要点燃导火线。”

冷月

[美]杰夫里·迪弗/著

迪弗擅长塑造连环杀手形象,同时确保推理部分的情节足够充实完满。这本书与阿婆的《ABC谋杀案》有一相似之处,就是对作案动机的设计。但不同的是,阿婆的作品绝对主角是波洛,而《冷月》中的钟表匠则风头盖过侦探林肯·莱姆。

这是一位完美的“有条理型”杀手,诡计复杂精准,行动目的性、逻辑性非常鲜明,几乎每一步都有用途。本书大概转折了五六次之多,每一次都是“全盘推翻”的逆转之势,最终还原出一个杀人动机的合理解释。而因为行为心理学家凯瑟琳·丹斯的加入,在林肯捕捉连环杀手的物理痕迹之外,又赋予了本作连环杀手心理分析的现实性。

《诗人》

[美]迈克尔·康奈利/著

连环杀手在虚构和非虚构叙事中都是人类恐惧的象征性人物,有助于延续人类长期以来对道德和死亡威胁的关注。《诗人》是将“恐惧”塑造得最好的连环杀手小说。它的“恐惧”极为真实,调查者与遇难者有密切的关系,在调查的过程中穿插对于过去的回忆,真实和虚构之间的颠覆性互动、文本前后的呼应都让这本书能轻易击溃读者的心理防线,从而将“诗人”这个连环杀手形象通过读者内心的恐惧具象出来。

当然,“连环杀手小说”不仅仅在欧美流行,就其作为艺术作品的审美吸引力而言,在中国和日本也是非常受欢迎的。对犯罪小说的创作者来说,连环杀手犯罪的重复性很好地为章节的连续性叙述和涉及犯罪行为的推理情节线提供了条件。媒体的日益发达,以及官方对过去案件的逐步揭秘,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而虚构作品推动悬案侦破或相关法案落实的案例也有出现。真实的犯罪报道和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增强了。读者在体会多重谋杀带来的紧张刺激之余,也更关注隐藏在“普通人”面具之下的连环杀手的心理过程和环境影响,这大概也是这类推理小说能够在文学性上有所突破的一条路吧。

原标题:《真实案件与小说|“一次死亡”对塑造一部小说来说太无聊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