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宝黛初见和“第六感”

2022-11-12 18: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兰藉文化 红楼梦研究 

作者是新疆师范大学物理学教授(已退休)。

作者

雪塵

《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初见贾宝玉: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到:“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很直接,见了黛玉:

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二人都说好像在哪里见过。这里指的是他们本来就是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和赤瑕宫的神瑛侍者,前世今生命中注定,自然是曾经见过的。

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每个人大概都曾经有过。人在年轻的时候,会有一种体验经常发生,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总觉得过去我似曾来过,发现那里的景物都是熟悉的,有时候熟悉得能知道转过街角那后面有几扇窗户,转过去一看竟果然如此,但确实可以肯定自己从前从未涉足过此地。或者做梦老是会梦到同一个地方,那里的场景栩栩如生,而且那个场景中生活的人和事也都是那么熟悉。

心理学中把它称为“超感官知觉”,英文简称为ESP,俗称“第六感”,也称“心觉”,是指那些能通过正常感官之外的通道接受信息的现象。这里所说的正常感觉,就是普通人的五官的五感,即眼睛的视觉、耳朵的听觉、鼻子的嗅觉、舌头的味觉、肌肤的触觉。它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积累或知识分析所得到的判断无关,因而就显得很神秘。

现代心理学把它归结为“潜意识”,或者形象地说它是一种“潜意识的漂浮物”,至于这是一种什么潜意识,它定位在大脑皮层的哪个区域?还是不甚了了,说不清楚。这种“漂浮物”似乎是在乱漂,没有规律,这当然更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有人把它统统都归结为偶然,这也是说不通的。偶发一次是偶然,多次重复就不是偶然了。杨振宁在《物理与美》的演讲中说过这么一段话:

物理学确实是建筑在非常美的结构上的,那么你底下就发生一个问题,为什么有这个美的结构?这些美的结构使得你了解了以后,觉得很难是偶然的,这个结构越准确、越妙就越不偶然。

这就是说:越偶然就越不偶然!一再的偶然就不是偶然。可以说,这是一个至今尚不能得到圆满解释的现象。

从佛教的角度倒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前世说”。它把它叫做“宿慧”,认为这是一种前世的再现,是前世里的记忆还没有全断的表现。《红楼梦》显然采纳了这个观点,因为他们正是在灵河岸边三生石畔见过的啊!

关于“三生石”,那还是一个很美丽的传说故事。说的是唐代有个叫李源的名士与惠林寺的圆泽禅师是好朋友,圆泽禅师在投胎转世之前给李源说,三天以后你来,我以一笑作为证明。十三年后的中秋夜,你来杭州的天竺寺,我一定和你会面。十三年后,李源从洛阳赶到杭州去赴约,在天竺寺外听到一个牧童在拍着牛角唱歌,歌曰: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李源与之相认,牧童说他就是圆泽,但是尘缘未了,不能久留。歌曰: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唱完牧童即作别隐入烟霞而去。现在,在杭州西湖岸边的天竺寺外,还留有一块大石头,上刻有“三生石”三个篆书大字。高约10米。宽约2米,形貌磊落。上面有很多唐宋时期及后来的的题词石刻,据说那就是当年他们隔世见面的地方,已经成为西湖十六大遗迹之一。

成语“三生有幸”就是来自这里,本来它是说人和人之间有着一种生生世世割不断的缘分,不过现在已经转义成为表示非常幸运的意思了。这个“三生石”我在杭州时没有去看过,很遗憾,下次一定要去看一看。

不过,我倒是看过黄山的光明顶附近的那个“飞来石”,它高约15米。宽约7米,应该比三生石要略大一些。我还用一根长木棍从它的下面扫过,竟然没有觉得有什么阻挡,用手推它,还略微有些摇动,偌大的石头好像真的是悬空竖立着一样。据说那是因为它与地面的接触面极小,几乎看不出来,所以似乎是从天外飞来的一般,所以被称为“飞来石”。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的那块代表贾宝玉的顽石,就是在这里拍的。

流传很广的席慕蓉的那首诗《三生石》也很动人。

三生石第一世(一棵开花的树)

那一世,你为古刹,我为青灯;那一世,你为落花,我为绣女;那一世,你为清石,我为月芽儿;那一世,你为强人,我为骏马。

我知道,我将生生世世与你结缘。于是我跪在佛前求了500年,求他让我在最美丽的时候遇见你,求他让我们结一段美丽情愫。佛于是把我变成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我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期盼,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泪水。然而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

我就是这样枯萎了,在我死去的那一瞬间,我看清了你脸上的惊讶,你捧起我的枝叶,泪湿衣襟。那一刻,我含笑。回到佛前,我泪垂不止,长跪不起。佛垂首,叹息......

《红楼梦》在这里所说的“三生”,是佛学中的一个概念。所谓三生,就是前世、今生和来生。而轮回与转世也都是佛学的一些基本观念。佛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万事万物,包括世界自身的存在,都是在不断反复循环的发展之中。既然一切事物都在进行循环往复的发展,唯独人的生命不能循环式地发展,似乎说不过去。

有因缘就有果报,有生就有死,有张就有弛。太阳落山了月亮升起来,并不表示太阳消失了,我们知道,明天一早,太阳会照样升起!秋叶满地,西风飒飒,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宇宙现在是在膨胀阶段,下一阶段就将是坍缩(现代宇宙学中叫做“大暴缩”)。人的一生就像行船,两岸的风景在不断变换,船本身(人的本性)并未变化,变化的是岸上的风景(我们身体的经历)。《圆觉经》说:

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

这样,宗教就把我们这里所说的“第六感”,解释成为一个人前世的重演。这样,生我之前谁是我,死我之后我是谁?就成了一切哲学的终极关怀命题。这种对轮回思想的理解,其实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顺便说起,“世界”这个词本来就是从佛学中来的,出自《楞严经》。“世”是指时间,如“三世因果”;“界”是指空间,如“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而“三界”就是指凡夫往来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相对论中的“世界点”、“世界线”中的“世界”还比较符合原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的“世界”这个词,其实多少已经有些转义。

南怀瑾说“第六感”就是佛教中的第六意识中的“独影意识”,它是可以脱离前五识而单独活动的。佛教“唯识论”中把生命中的“识”或“认识”分为八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六种是人的显意识,是心灵的外在形式。末那识即“我识”,通过它才能回答“我是谁”的问题,把“我”和他人区分开来,这种自我意识只有在梦中和深层入静时才能感觉出来。阿赖耶识被称为“种子”,其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灵魂。如此看来,“第六感”似乎应该是属于末那识的范畴才对,这与南怀瑾先生的说法略有不同。

心理学总结出了"第六感"的通常十种表现形式:

曾经做过一些梦,梦境果然真的发生了;

曾经到过一个新地方,发现那里的景物都是熟悉的,但以前从未涉足过此地;

在别人正要开口说话之前,常知道他要说什么;

常会有很正常的预感;

有时身体会有奇异的感觉,例如皮肤或体内器官的刺痛或蚂蚁爬的感觉;

在电话铃响之前,能预知它就要响;

曾经想到一个很久未见的人,果然在两天之内就与他相遇了;

曾经感到过一些生理反应,如窒息感、全身乏力等,不久就发生了灾祸;

曾经做老是同一个场景的梦;

曾经听见一些无法解释的声音。

心理学认为,只要符合上述3个以上的,就为直觉敏感者,你是直觉敏感者吗?

《红楼梦》在五十六回里把这个思想更推进了一步。贾(假)宝玉居然还有一个他的对映物——真(甄)宝玉存在。这让我不由得想到现代宇宙学中的“多宇宙理论”,说的是当初大爆炸产生了两个以上的多个宇宙,这个宇宙中的你,可能还有与你对称的在另一个宇宙中的“你”与之对应。

古希腊哲学中说,人是不健全的,因为受神的惩罚把人分成了两半,所以每个人都在冥冥中寻找自己的另一半。这个寻找是艰难而痛苦的。一旦偶尔当你和你的另一半合二为一的时候,人就会有一种狂喜。

贾宝玉有一天顺步走到一个院内,诧异地发现这里的景象竟然和怡红院那么相像,说:

“除了怡红院,也竟还有这么一个院落?”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也一直在强调两个自我的问题(他称之为“本我”和“自我”,还有一个协调它们的“超我”),两个“我”有时远离,有时又合二为一,但一直密切相关。我们常常觉得自己亲人的离去是很痛苦的,可是总有一天将是你要和你自己的肉身的告别,是灵魂跟肉身的分离,那恐怕是要更痛苦的。

原标题:《宝黛初见和“第六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