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BMW卓越城市讲堂|郑磊:城市数字治理的韧性

郑磊/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昀 整理
2022-11-14 16:26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很荣幸今天和大家交流城市数字治理的韧性。我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如何应用数字化的手段,来提升城市的治理能力。

近些年,我们不断利用技术,对城市服务进行管理。在上海,有一个词叫做“一网通办”,还有一个词叫“一网统管”。“一网通办”帮助老百姓办事,让人可以少跑路少带文件一次办成;“一网统管”就是更多利用数字化的手段,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在这里,我们重点从“网”这个词来思考。也就是说,用“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的时候,我们需要思考一下,古人用网打鱼,是否有一些智慧,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网是纵横相连的。如果只有单条的一根根经线,或是一根根纬线,那么网是分散的,是无法打鱼的。我们在上海,思考城市治理的时候,要想想哪些问题可能只是一个单线部门在管,跟其他部门之间没有协同;或是一个层级在管,跟别的层级之间没有打通;或是一个地区在管,跟别的地区——区县之间或街镇之间没有打通。要在同一张网上,能够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实现协同管理。这就是我们一网统管的初衷。

我们再看这张图。一张网有很多个节点,不仅是一个节点。如果所有指令、所有决策,都需要通过一个节点来做出,那么信息传送或指令下达的路线可能会很长——基层要一层层往上报,上面一层层往下发出这个指令——一个来回下来,一天或几个小时已经过去了,但现场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就是说,上下之间如果只有一个中心节点做决策,那么基层和其他部门就只能干等着。

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我听“一网统管”的领导介绍过,去年上海外滩光影秀时,现场的管理做过一个调整。过去一线发生情况,可能要一级级往上报。当时有个方向调整,叫做一线管战、二线管援,也就是说,把指挥权交给外滩的派出所的所长,由前方做决策,市政府、区政府这一级在后面援助。

光影秀每半小时有一场。本来安排七点开始光影秀。现场发现,六点半时,人挤了很多。从城市大客流治理的角度说,最危险的是开场前,因为所有人都往前涌,等待开场——前面的人还不撤,后面的人要往前走。开场之后,这个问题就不会再出现。到时候,前一批看完的走掉,后一批上去;再过半小时,走掉一批,又上来一批。而在六点半时,他们就要做个决定:光影秀是否要提前开始。那时,前面的人等了两个小时,为了站在第一排,他们五点钟就来了,干等到七点钟。是否可能在六点四十五分开一场,让他们先走?

要做这个决定,过去得一层层往上报。而在外滩现场,是让“听得到炮火的人”指挥,派出所所长就可以决定,让灯光秀早点开始,提前15分钟开始后,让这些人可以早点疏散,后方的公安、交通等部门,包括市政府等,为前方赋能,来支持这个决定。

这其实就是多节点的决策,而不是单个节点的决策。如果我们都等这一个节点来做决定,可能整个系统无法及时作出决定,决策太晚或无法有效应对情况,甚至造成崩溃。

所以,一个城市要有韧性,需要多节点分布式的决策和管理体系,而不是单中心或集中式的模式。

还有,要打到鱼,要用柔性的网,还是刚性的铁丝网?我再举一些例子。外滩的客流管理,大家可能听过一些说法,叫做“开关式过马路”、“拉链式的过马路”,是由交警手牵手形成围障,根据数据传递的信息,做出决策,决定往哪个方向开,怎么导流。后台有技术支撑,前台是人手拉手来开关。那么,如果做成固定的分隔栏,和手拉手比,哪一个更好?

从市民角度说,我们是看到有人拉着手来管理好,还是看到铁丝网拦起来更好?哪一种会让人更舒适,而不是紧张?另外,哪一种方式更有弹性?如果是人的话,马上可以根据数据判断,往这边或那边导流,把人墙打开或关上。如果是固定的栏杆,搬动都来不及。真正要有韧性地、及时应对现场变化,就要用柔性的手段来进行管理,而不是刚性的、僵硬的手段。

还有另一个故事。去年台风天,上海浦东浦西之间的轮渡关闭了。有很多外卖小哥,乘坐轮渡在两岸之间通行。当时把轮渡停掉,有些快递和外卖,就过不了江了。恰恰在台风天,市民更需要这些快递和外卖服务。这时怎么办?相关部门采用了一个护航过江的方式。当有足够多的助动车在隧道口聚集,就由交警在前后导航,当时机动车都停下来了,把一批助动车护送过江。这也是一种柔性手段,仍然留一个通道,而不是用僵硬的手段,让浦东浦西两边割裂。

网上还有一些智慧,叫留有一些余地。网上有孔洞。我们在打鱼的时候,把大鱼打起来,让小鱼小虾漏下去,让水漏下去。这样有什么好处?第一,成本-收益更成比例,而不是大问题小问题胡子眉毛一把抓。要从小鱼小虾当中,把真正要的鱼捞起来,留有一定余地的话,水也会下去、小鱼小虾也会下去。

第二,用数字手段管理时,要思考是否要给人留一些隐私空间,而不是把所有数据都捞起来。这时对人造成的伤害可能比带来的收益还大。利用数据有一个原则,叫做最少必要原则。就是说,如果出于必要的管理或服务的需求,需要一些数据,那么要尽可能用更少的数据,一些没有必要的数据,不必采集,更不能滥用。这样留有一些空间,保证市民的合法权益和尊严。

也就是说,该管的管起来,而不是用塑料布打鱼。塑料布打鱼,会有什么结果?成本-收益不成比例,打起三条鱼,连带三吨水。首先,更多的鱼漏到外面去,效果并不好;第二,这张网随时会被水的重量撑破,塑料布打鱼一场空,负担大成本高;第三,破坏整个生态,比如刚说的隐私泄露、数据安全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思考一下这些平衡。

我们去年看到,有些城市发生水灾后,对它的批评是,建了那么多所谓智慧项目、智慧隧道、智慧大屏,但那时为什么完全没有起作用?反思总结出的一个原因是,建了大屏光是拿来看的,线上和线下组织管理的力量没有协调起来。

大屏不只是用来看的。上海“一网统管”里,有句话叫做“观管防”——看到、感知到问题后,要管理,还要预防。要有线下的管理和组织体系,一直到基层各个部门。哪怕这个网织得再好,网自己也不会打鱼。把网扔在水里,只会随着水流飘浮,什么鱼也打不到。需要组织力量操作,判断水流和地点,然后根据水势撒网、收网。

我们强调网手合一。不能仅靠一张网,靠技术本身,去解决问题。上海“一网统管”有一句话,叫做线上线下协同高效处置,要强调人机协同,而不是只强调线上。

我也讲到,利用工具时,要顺势而为,要判断水势和地势。对城市管理来说,我们要判断整个城市大的形势,包括外围的、大的趋势,以及老百姓的期望。要了解人的需求,了解真正的问题和痛点,而不是根据自以为的方式、一刀切地撒网捕鱼。这样,你捕到的鱼不是人们需要的,或是捕鱼方式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不能跟大势、跟大家的需求保持一致。

还有,要量力而行,需要有成本-收益的考量。很多地方一听说数字治理,就要建大屏,要上各种技术,最后数字治理会变成炫技治理。关键时候不解决问题,却搞了一堆技术,只是拿来看的,钱还花了很多,还折腾老百姓和基层,让大家围绕这个数据转。

所以,我们要思考一下,城市数字化转型,是让技术围绕人转,还是用技术把人搞得团团转。我们可能已经观察到,生活当中有些情况下,是技术把人搞得团团转——不仅把老百姓搞得团团转,把基层工作人员也搞得团团转。

这个时候要思考,我们到底面对的是什么问题,什么样的技术更合适,正正好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还不折腾人,而不是一味炫技。

量力而行,不仅是成本-收益的问题,也是要适度的问题。这一两年,很多应急状态下,民间的小应用起了大作用。去年,在一个水灾城市中,有一个叫“救命文档”的文件,救了很多人。那是一个实时在线共享文档,老百姓可写可读。一边很多人提出需求,哪里需要救人,哪里有人有危险;一边有人可以看到,进行救助。每个人既是读者也是书写者,既可以把需求交上去,也可以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等着中心节点派发任务。

今年上半年的上海,有些团购的团长,利用一个非常小的接龙软件,就能了解居民的各种购物需求,把这些需求统计起来,然后快速下单分发。所以,民间小办法也可以解决问题。我们要各显神通,让各种社会力量、市场力量来参与解决城市问题。同时,用一些更敏捷灵动的方式,而不是什么都搞大屏大系统,有时轻应用、小应用反而可以起大作用。

总结一下,在解决城市问题中,我们把更多注意力放到技术上,总觉得有了技术,治理水平就可以提升。但高级的技术不等于高级的治理。在技术之外,还要有配套的制度跟上。要看理念和管理方式,是否跟技术相匹配。

我用划桨为例。划过船的人都知道,如果左边的桨划得飞快,右边的桨不动或慢一点,最后船绕一圈,会回到原点。我们在二十年前的管理中碰到的问题,用当时的技术期望可以解决,但没有解决;二十年来,技术已不知上升多少代了,现在我发现,想解决的问题,还是二十年前的老问题。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思考一下,是否把重心放在了左边。左边来了个新技术,叫做区块链,绕了一圈回到原点;又来了一个新技术,叫做人工智能,绕了一圈回到原点。问题还是这个问题。就要问,右边这个桨,有没有发力?

我们要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改革——上海叫数字化转型,浙江叫数字化改革——是要用数字化,推动改革,推动转型。而不是用数字化,固化过去的流程、过去的模式和过去的理念。这样的话,我们可能绕了一圈,回到原点。

我们要荡起双桨,要双轮驱动。上海数字化转型文件里,有一句话很关键,叫做“技术制度双轮驱动”。否则,我们就会回到原点。一轮驱动,不停转圈。二十年来,我们很多老问题,还是在转圈。这就是我今天的演讲,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吴英燕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