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关于流感那些事

2022-11-18 06: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关于流感那些事

每年的季节交替,总会有那么一些人不幸中了流感的招。前几天,小编自己和周边的许多朋友都出现了发热、头痛、肌肉痛、畏寒、寒战等全身症状,并伴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结膜充血等局部症状。部分儿童会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刚开始出现症状的时候小编并没有当回事,但当某一瞬间想起火遍朋友圈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这篇软文时,小编意识到了流感用药科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相关政策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规定: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暴发和流行。人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包括甲(A)型、乙(B)型、丙(C)型和丁(D)型流感病毒属,以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为主要特点,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其中,只有甲、乙两型流感病毒可引起人类重要的临床疾病和季节性流行。秋冬季节是高发期,婴幼儿、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易诱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

Vol.1流感如何预防?

通常在接种疫苗后2周产生保护性抗体,对包含在疫苗中的流感病毒株产生保护作用。抗体滴度在6-8月后开始衰减,且每年的流行株不一定相同,因此建议每年都需要接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文件和其他国家多年的应用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大于6个月的儿童,60岁及以上老人,特定慢性病患者(心血管、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等慢性病患者和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等高危人群推荐每年9-10月份接种。小于6个月的儿童和对流感疫苗成分过敏者不推荐接种。值得注意的是6个月至3岁的儿童流感疫苗接种需要分两针,且间隔4周,因此需要更早来接种。流感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低热、流涕、头痛等不良反应,一般症状比较轻微,持续时间短,不需处理。

除了药物预防,多运动增强免疫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睡眠、锻炼、减压、营养、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病人、注意个人卫生、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要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丢进垃圾桶 ,少去公共场所等也至关重要。

#

Vol.2流感如何治疗?

一旦怀疑流感,或者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后应立即使用抗病毒药物。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M2离子通道抑制剂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病毒融合阻断剂阿比多尔、英加韦林;RNA聚合酶抑制剂法匹拉韦。

奥司他韦一度被称为抗流感的神药,建议在发病的48小时内建议使用,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奥司他韦使用时间越早,效果越显著,发病12小时内使用可减少3-4天病程。此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因此可与食物同服来减轻。扎那米韦为吸入喷雾剂,可诱导支气管痉挛,不推荐用于有潜在肺疾病患者,乳糖过敏者亦不可应用,所以适用范围相对较小。多数研究显示常用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对于流感疗效不确切,且副作用极大,所以不推荐;头孢类抗菌药物只针对细菌感染有效,所以对流感是无效的。

此外,流感出现的症状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发热时首选物理降温,降温不理想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烧药;鼻黏膜充血时可用伪麻黄碱,但心血管病患者需慎用。咳嗽患者可选用镇咳药,如右美沙芬、磷酸可待因等;对于咳嗽痰多不易咳出的患者,可选用祛痰药联合镇咳药,如氨溴索、溴己新、桃金娘油、厄多司坦等。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流感也并没有传说中那么恐怖!

(图源网络,侵删)

供稿:李慧(药剂科 主管药师)

原标题:《往期精选丨关于流感那些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