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肺科话成长⑩ | 吕欣:无影灯下的“生命守护者”,推进麻醉专科医教研深度融合

2022-11-10 09: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肺科话成长

在院党委的统筹布局下,我们分批次推出院内各层级各条线的获批人才项目得主的报道。他们在业界取得的成就激励了医院一代代青年医学人才以之为榜样,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各个领域努力奋斗。

吕欣,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导师。上海市肺科医院麻醉学科带头人、麻醉科主任。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卫健委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同济大学麻醉与脑功能研究所所长,上海市肺科医院针麻研究室主任。

01

吕欣曾是一名身披戎装的人民军医,先后在第二军医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三甲教学医院学习、工作,他时刻都以“救死扶伤,服务军民”为心中明灯,提醒着自己病患的性命相托是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退伍不褪色,脱下军装转业来到上海市肺科医院工作,矢志于胸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工作与基础科研之中。

02

麻醉医生这个角色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是那么熟悉,甚至带有一丝神秘的色彩。但是在医学界有一句话广为流传——“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麻醉医生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各种监护仪显示的患者生命体征参数之中,快速判断病人情况,及时作出调整,为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生命保驾护航。

心怀对生命的敬畏,秉持精益求精的职业信条,吕欣在无影灯下为生命保驾护航二十六载,数以万计的患者得以享受安全、舒适的手术及诊疗体验。手术顺利结束,患者平安出院,他们感激的大多是为他们主刀的外科医生,但在无影灯下默默为他们护航的麻醉医生常常会被忘却,吕欣却不以此为遗憾,反倒说“麻醉医生越是没有被患者察觉,越是体现了我们围手术期管理的成功,患者安全、无痛、舒适,快速康复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作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肺部疾病诊疗中心之一,上海市肺科医院气管肿瘤、隆突重建、机器人手术、疑难危重等各类胸外科手术20000余台/年,肺移植手术50余台/年,气管镜诊疗26000余例/年,肺部专科特色鲜明,专科业务量和技术水平世界领先。吕欣带领麻醉科医护团队,不断提升临床麻醉技术水平,大力推进无痛气管镜等舒适化医疗。为每一位在医院进行手术的患者提供最精准的麻醉管理策略和最安全的保障,让患者体验安全、无痛、舒适化的医疗服务。

吕欣致力于胸科临床麻醉技术和基础研究的前沿领域相关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主持省部级等其他课题15项。带领麻醉团队不断提升胸科麻醉管理技术并聚焦围术期肺保护,带领团队在国基金项目、高影响力论文方面,实现从无到有,不断突破,先后获得国基金10项,上海市科委、卫健委、申康临床研究重大项目等30余项,在麻醉学顶刊Anesthesiology、J Neuroinflammation、Antioxidants等重要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TOP100等中华系列等核心期刊文章100余篇。主编及参编著作、指南10余部,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50余项。

03

作为学科带头人,吕欣高度重视学科发展及人才梯队建设,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培养。依托上海市肺科医院高速发展的平台和同济大学,组建了包括博导3名、硕导4名、讲师12名的教学团队,团队博硕比例高达90%以上,具备无限潜力。

近5年来团队优秀青年人才不断涌现,先后获得上海市科委学术带头人、卫健委学科带头人、卫健委优秀青年人才、科委浦江人才及扬帆计划、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院校骨干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等。

肺科麻醉团队主要骨干成员担任国家级、上海市等各类学术任职60余项,在吕欣的带领下,每年主办及参与主办国际、国内各类重要会议、大会专题讲座等60余次,已在麻醉学领域、特别是心胸麻醉学领域具备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和较高的学术地位,受到同行及业界的高度认可。

供稿:科教处

原标题:《肺科话成长⑩ | 吕欣:无影灯下的“生命守护者”,推进麻醉专科医教研深度融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