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技前沿】葛亮团队发表综述—真核细胞中多种非经典蛋白质分泌途径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科学杂志社 ,作者《国家科学进展》
中国科学杂志社.
《中国科学》杂志社主要负责编辑出版发行《中国科学》系列和《科学通报》中英文版,共17种学术期刊,均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旨在见证中国科学发展,促进国际学术交流。
蛋白质的经典分泌途径是指含前导序列(信号肽)的分泌蛋白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内膜运输系统完成的分泌过程。与经典分泌相比,非经典蛋白质输出/分泌 (unconventional protein export/secretion, UPE/UPS) 利用不依赖内质网-高尔基体系统的多种方式释放无前导序列的货物(在某些情况下也包括含有前导序列的膜蛋白)到细胞外空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非经典分泌蛋白参与炎症、发育、免疫和脂质代谢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并且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人类重大疾病息息相关,因此可作为潜在的药物靶点或诊断标志物。《国家科学进展》发表综述,系统总结了UPE货物释放到细胞外的多种策略,重点讨论了UPE货物分泌过程中的两个关键步骤:蛋白质跨膜转运和膜泡运输。
多种非经典分泌途径:蛋白质分泌是一种进化上十分保守的细胞间通讯机制。通常所说的分泌蛋白具有信号肽 (signal peptide), 可使其通过SEC61易位子 (translocon) 进入内质网, 随后通过内质网-高尔基体膜泡运输途径分泌到细胞外, 该通路也被称为经典分泌途径[1](conventional secretion)(图1左)。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多种蛋白质的分泌不依赖于内质网-高尔基体的经典分泌途径,这些分泌途径统称为非经典蛋白输出/分泌 (unconventional protein export/secretion, UPE/UPS)。在UPE途径中,无前导序列的货物蛋白可以直接跨越细胞质膜(I 型)或通过ABC转运蛋白依赖的途径(II 型)转运。UPE货物也可以率先进入膜性细胞内结构,最终通过膜泡运输(III型)到达细胞质膜。此外,一部分跨膜蛋白可通过不依赖高尔基体的途径从内质网运输到细胞质膜(IV型)[2, 3](图1右)。
图1:蛋白质经典(左)和非经典(右)分泌途径。
非经典分泌过程的跨膜转运: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一个关键步骤是跨越磷脂双分子层,该综述对细胞内与蛋白质分泌相关的多种蛋白质跨膜转运通路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在不依赖膜泡运输的UPE中,细胞质中的蛋白货物需要直接穿过细胞质膜,该过程可通过其自身进行寡聚化穿越细胞膜(如 FGF2[4],图2A)或质膜上的蛋白孔道(如GSDMD[5],图2B)协助实现。而在膜泡运输依赖型UPE中,UPE货物必须先穿过脂双层进入细胞内膜系统的腔内,近年来的研究揭示内质网-高尔基体中间体 (endoplasmic reticulum-Golgi intermediate compartment, ERGIC) 上的膜蛋白TMED10可能通过寡聚化形成的蛋白通道转运多种UPE货物进入ERGIC腔内,该通路被称为THU (TMED10-channelled UPS)[6](图2C)。细胞内参与介导蛋白质经典分泌(SEC61介导的翻译后转运系统[7],图2D)和降解(CMA途径[8],图2E)的两条通路在机制上与THU相似,综述将其在功能和机制上与THU进行了详细地比较。此外,对近年来发现的另一条参与错误折叠蛋白质分泌的通路(MAPS[9],图2F)也进行了详细地介绍。
图2: 多种蛋白质跨膜转运通路。
非经典分泌过程的膜泡运输:目前尚不清楚UPE货物进入ERGIC腔内以后如何被运输到细胞外,综述对可能的膜泡运输途径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讨论。在酵母中,一个在结构、定位和功能上类似于ERGIC的内膜体 (compartment for unconventional protein secretion, CUPS) 被认为是非经典分泌的起始站[10](图3上)。在哺乳动物中,多种膜区室可能参与ERGIC内UPE货物的释放,包括分泌型自噬体、分泌型溶酶体和多泡体(MVB)[11, 12](图3下)。除了ERGIC作为UPE货物进入的起始站之外,多泡体的内陷和自噬体的吞噬作用,以及近年来新鉴定的LDELS (LC3-dependent EV loading and secretion) 通路[13]也参与介导UPE货物进入细胞内膜系统及随后分泌到细胞外。
图3: 酵母(上)和哺乳动物(下)中膜泡运输依赖型UPE中的多种膜泡运输途径。
作者简介
论文第一作者,郑健飞,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博士生。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曾获评“中山大学2019届优秀本科毕业生”。2019年进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葛亮副教授实验室,致力于非经典分泌蛋白的跨膜转运机制和功能的研究。
论文通讯作者,葛亮,本科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为博士后从事细胞自噬方面的研究工作。期间获得Jane Coffin Child Foundation Fellowship、Human Frontier Science Fellowship和NIH Pathway to Independence Award。2017年回国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职,现为副教授,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亚细胞器分会副会长,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细胞器分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细胞内膜系统形态和功能学研究。代表性有研究成果1:发现了内质网-高尔基体中间体(ERGIC)膜蛋白TMED10参与非经典蛋白分泌,并揭示了一条TMED10介导的非经典分泌蛋白跨膜转运的分子通路(THU通路),解答了非经典分泌邻域无信号肽蛋白如何进入分泌途径的关键问题(Cell,2020);2:发现新型内膜体ERGIC-ERES互作调节自噬体的形成 ,解答了细胞自噬领域自噬体膜来源和组装的重要问题(Cell Research,2021);3.发现新型自噬受体CCT2介导固态聚集体的自噬降解(Cell,2022)。
【参考文献】
[1] 郑健飞, 孙瑜昕, 刘磊, et al. 内质网-高尔基体中间体功能研究进展 [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1, 52(1): 18.
[2] Rabouille C. Pathways of Unconventional Protein Secretion [J]. Trends in Cell Biology, 2017, 27(3): 230-40.
[3] Filaquier A, Marin P, Parmentier M L, et al. Roads and hubs of unconventional protein secretion [J]. Curr Opin Cell Biol, 2022, 75(102072.
[4] Pallotta M T, Nickel W. FGF2 and IL-1beta - explorers of unconventional secretory pathways at a glance [J]. J Cell Sci, 2020, 133(21): jcs250449.
[5] Liu X, Xia S, Zhang Z, et al. Channelling inflammation: gasdermins in physiology and disease [J]. Nat Rev Drug Discov, 2021, 20(5): 384-405.
[6] Zhang M, Liu L, Lin X, et al. A Translocation Pathway for Vesicle-Mediated Unconventional Protein Secretion [J]. Cell, 2020, 181(3): 637-52 e15.
[7] Rapoport T A, Li L, Park E. Structural and 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Protein Translocation [J]. Annu Rev Cell Dev Biol, 2017, 33(369-90.
[8] Kaushik S, Cuervo A M. The coming of age of 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 [J]. Nat Rev Mol Cell Biol, 2018, 19(6): 365-81.
[9] Ye Y. Regulation of protein homeostasis by unconventional protein secretion in mammalian cells [J]. Semin Cell Dev Biol, 2018, 83(29-35.
[10] Curwin A J, Brouwers N, Alonso Y A M, et al. ESCRT-III drives the final stages of CUPS maturation for unconventional protein secretion [J]. Elife, 2016, 5(
[11] Lee J, Ye Y. The Roles of Endo-Lysosomes in Unconventional Protein Secretion [J]. Cells, 2018, 7(11):
[12] Ponpuak M, Mandell M A, Kimura T, et al. Secretory autophagy [J]. Curr Opin Cell Biol, 2015, 35(106-16.
[13] Leidal A M, Huang H H, Marsh T, et al. The LC3-conjugation machinery specifies the loading of RNA-binding proteins into extracellular vesicles [J]. Nat Cell Biol, 2020, 22(2): 187-99.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360/nso/20220018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中国科学杂志社”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官方订阅号,为BSC会员及生物物理领域专业人士服务。
投稿及授权请联系:bscoffice@bsc.org.cn。
原标题:《【科技前沿】葛亮团队发表综述—真核细胞中多种非经典蛋白质分泌途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