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走进同济设计70年
原创 TJUPress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52年,同济大学建筑系由华东地区13所大学的土木系和建筑系汇聚而成,开展具有先锋性的实践与教学。经过70年发展,同济大学建筑系(1986年组成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已经成为国内专业最全、规模最大的建筑学院之一,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形成了卓越的“同济学派”。
1958年3月1日创建的同济大学附设土建设计院,是中国第一家正式成立的高校设计院。在此基础上经过历史辗转,于2008年创建的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当下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高校设计院之一。
多元与民主是同济学派的基因,现代性与时代性是同济建筑的核心,创新与传承是同济设计的精髓。无论在非常磨难的历史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快速城市化中,同济设计均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力。
同济设计70年是极不平凡的,雄浑的交响曲由一代代同济人用难以尽数的热情、才智和勤奋谱写而就。
《同济设计70年访谈录1952—2022》集结了60余位与同济设计院相关的院士、教授、大师、建筑师、工程师等访谈的记述,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展现了同济设计院70年的发展历程,对梳理同济建筑学人文脉以及更进一步擦亮“同济设计”品牌意义重大且深远。
《同济设计70年访谈录1952—2022》
华霞虹 王凯 刘刊 邓小骅 著
ISBN:978-7-5765-0282-4
同济大学出版社
口述的历史是历史最朴实、最生动,也是最原真的凝练,是文化传承的范例。正是既平凡又伟大的这个同济人群体和他们中的每一位共同创造了同济设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当年的社会大背景下,他们谈建筑思想,谈建筑教育,谈建筑设计,谈工程实践,谈艺术,谈美学。访谈中的铺陈和评述由大师们娓娓道来,把我们带入如画的场景之中,把言语化成意象和现实,他们既谈大事件,也谈工程项目,既表现风和日丽,也显示暴风骤雨,揭示了大多数人只能一知半解和懵懵懂懂认知的同济大学建筑系和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的过去,解答了许多一直存疑的事件,澄清了一些误解,这些访谈对于同济人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受访的老师和访谈中涉及的许多人都是我曾经的老师,他们的大气睿智和行事作风仍然生动地留存在学生的心目中。从这些访谈中会发现,平和的回忆中有痛苦和困惑,有对同事的颂扬和追思,也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但也免不了有避讳。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离开同济,在其他岗位上工作或退休,有一些人已经作古,很遗憾有一些为我们所熟知和景仰的前辈还没有来得及接受采访就已经驾鹤西去,但是他们的精神遗产、设计和奠定的学科基石源远流长,在这些访谈中永远成为历史的见证和我们仰望的星空。
同济设计的经历与其他设计院的经历在大环境下有相似之处,由于与同济建筑系的亲缘关系更有其特殊之处,这个方面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主要是同济设计始终与建筑思想、建筑教育,与同济学派休戚与共,始终作为国际建筑发展脉络的组成部分,始终参与探索建筑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始终参与学科建设。《同济设计70年访谈录》按照历史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1951—1977年的教学生产一体化时期,1978—2000年市场化改革时期,2001—2021年新时代和新机遇时期。反映了同济设计与国家与政治同命运共呼吸的历史责任和贡献,也体现了同济设计院与同济建筑系密不可分的渊源,经历过这些年代的人会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今天的年轻人也许很难理解那个火红的年代,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那个心潮澎湃的年代,那个跌宕起伏的年代,那个充满理想的年代,就让我们通过活泼泼的访谈,体验那些年代,向往并创造未来。
郑时龄 院士
原标题:《走进同济设计70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