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国红树林面积恢复至2.7万公顷,意味着什么?

2022-11-09 17: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我国红树林面积恢复至2.7万公顷。

乍一看到这条消息,有多少人和小编一样,立刻嗅到了这简明扼要背后的“不简单”?

11月7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日内瓦分会场“面向2030/2050的全球红树林保护”边会披露了一组数据:中国55%以上的红树林已纳入自然保护地,红树林面积由21世纪初的2.2万公顷恢复到2.7万公顷,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以前,我们只熟悉红树林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的作用。但随着世界各地极端气候频发、国际社会对“碳”越来越重视,红树林在固碳储碳方面的重要性也越发突显,并被纳为“蓝碳”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岸卫士”红树林

红树林其实是一种统称。

它指的是那些含有红褐色单宁成分的红树科植物,多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我国的红树植物,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浙江这几个省份。

因为根系发达、能适应海水环境,红树林一直就是很多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的场所,也吸引了很多珍稀水禽来栖息,对维持海岸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

当然,很多人知道它,是因为它的另一个重要特性:防风消浪、固岸护堤。

1958年8月23日,福建厦门曾遭受一次历史罕见的强台风袭击——12级台风由正面向厦门沿海登陆,随之产生的风暴潮几乎吞没了整个沿海地区。但在离厦门不远的龙海县角尾乡海滩上,因生长着高大茂密的红树林,不但该地区的堤岸安然无恙,甚至农田村舍都损失甚微。

在之后几年的类似事件中,都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但凡有红树林防护的沿岸地区,相应损失都小于其他地区。渐渐的,红树林“海岸卫士”的名头打响了。

据专家估算,20世纪50年代,我国红树林面积约有5万公顷。但随着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为了发展,人们开始向海洋要资源,红树林的生长越来越艰难。2000年,我国的红树林面积就只剩下2.2万公顷。

2001年,原国家林业局正式启动红树林保护工程,将全国约50%的红树林划入了自然保护区,并不断加大各地对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的投入。这才让我国红树林面积增长到现在的2.9万公顷。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红树林和蓝碳生态的重要联系。

绿碳倒是听说过,蓝碳是什么?

支付宝重度用户可能已经发现了,平时消费产生的绿色能量,现在不但能在“蚂蚁森林”种树,还能在“神奇海洋”种水草。这里的树和水草,象征的就是绿碳和蓝碳。

绿碳是指陆地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相应的,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的过程,就是蓝碳。

可别小瞧海洋的固碳储碳能力。蓝碳现在可是世界公认的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

据专家估算,海洋储存了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40万亿吨,是地球上最大的碳汇体,每年可清除30%以上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且,其固碳储碳能力可达到陆地碳库的20倍、大气碳库的50倍。

当然,蓝碳这么厉害,离不开它的“三大法宝”:海草床、滨海盐沼,还有红树林。据相关数据,红树林虽然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0.1%,但它的固碳量却能占到全球总固碳量的5%。而它的植被和沉积物的固碳量,能达到热带雨林的3~4倍。

这下能明白,为什么我国红树林面积增加“不简单”了吧?

蓝碳研究,我们已走在世界前列

除了红树林面积增加,在蓝碳研究上,我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科技部、环保部、中科院等先后安排了30多个涉及蓝碳的科研项目,并已经取得了一批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这些成果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我们的天然优势:我国约有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和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是世界少有的同时拥有海草床、红树林、盐沼这3大蓝碳生态系统的国家。与此同时,670万公顷的滨海湿地,也为我们的蓝碳研究、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另一方面,从2005年开始,我国有关海洋碳汇的研究、产业也出现了上升趋势,并出现了首笔蓝碳交易项目。

我国各地海洋碳汇工作开展情况

2021年6月,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和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签署“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首笔5880吨的碳减排量转让协议,用于抵消该基金会开展活动时产生的碳排放。

这个项目,也是我国首个符合核证碳标准(VCS)和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CCB)的红树林碳汇项目。

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大环境下,近日,自然资源部也批准发布了《海洋碳汇核算方法》行业标准。该标准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当然,尽管大家的环保意识和过去相比已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不得不承认,不规范的养殖活动、围海作业等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都会对海洋生态产生不良影响。即便蓝碳生态系统的能力再强,也架不住这样的长期消耗。

开发蓝碳的同时,不要失掉对自然和海洋的敬畏之心,才能真正拥抱“蓝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