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位去世的云南省原副省长,还是一位出色的杂交水稻专家

微信公众号“海运仓内参”
2018-04-09 21:36
中国政库 >
字号

今天(4月9日),《云南日报》1版发布了消息:政协全国委员会第八、十届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致公党第十、十一届中央常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李铮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4月4日16时20分在昆明逝世,享年82岁。

本文图均为 海运仓内参微信公众号 图

“海运仓内参”(ID:hycplb)注意到,讣告里还提到:“李铮友同志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识大体、顾大局,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团结同志,学术有成,为我国水稻育种研究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事实上,李铮友不仅曾任云南省副省长,还是一位出色的杂交水稻专家,在农学研究上贡献卓著。

从履历上看,李铮友在1991年5月加入中国致公党,1961年8月至1970年12月在昆明农林学院任教,1970年12月至2009年6月,先后任云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室副主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云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主任、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名誉主席,2009年6月退休。

在科学事业上,李铮友专攻杂交粳稻研究,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几十年如一日,培育高产优质的杂交粳稻,先后数次创下世界水稻高产纪录。

他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头等大事。杂交粳稻蛋白质含量高,口感好、品质优、亩产高、抗旱性强,一般能节水三分之一左右,甚者可以作为旱稻、晚稻种植。”

他还说过:“就粮食作物来看,我们国家是以吃大米为主,大米是我们国家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是我们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增产亮点就是杂交粳稻。如果把杂交粳稻推广好了以后,就能够给国家创造更多的粮食。”

资料显示,李铮友育成了我国第一个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通过籼粳搭桥人工创造出了恢复系、实现了高原粳稻的“三系”配套。值得注意的是,他最早提出的粳稻高产株型育种模式,为云南粳稻品种改良奠定基础,经过长期努力,育成的粳稻品种和滇粳杂交稻先后创造了水稻单产世界纪录,而且他还通过系统改良育成了一批云南名特优籼型香软米品种。

“海运仓内参”注意到,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李铮友就十分关心云南省的林业和农业问题,在多个专业期刊上发表过相关文章。

比如,《云南林业》发表过其大作《认真搞好我省的水土保持工作》,《云南农业科技》发表过《云南稻作区域的划分及分区育种设想》,等等。进入九十年代后,他在《生态经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杂交水稻》《西南农业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有关农业尤其是杂交水稻研究的文章。

(原题为《这位去世的云南省原副省长,还有一个重要身份》)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