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潍坊风筝非遗传承人杨红卫:让风筝飞上天

2022-11-09 13: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来到杨红卫工作室,一只只成品风筝跃入眼帘,有蜻蜓、蝴蝶、如虎添翼等充满吉祥寓意的图像,屋里的桌子上放置着正在创作的骨架、布面.....一角沙发上放着一沓画着人物头像的真丝布帛,和一沓绘有相同款式的纸张,杨红卫向记者介绍这就是“状元龙”的状元人物底稿,定睛细看,每个人物都是极细腻的工笔画。“状元龙”属于杨红卫代表作“龙头蜈蚣”系列,由一个龙头和一百个绘有状元头像的腰片组成,其寓意美好、制作复杂、做工精细,成品非常壮观。这也是“龙头蜈蚣”系列的特点。

出身于风筝世家的杨红卫对风筝扎制技艺如数家珍,她向记者介绍风筝扎制技艺的“四大要领”:“扎”“糊”“画”“飞”。所谓“扎”就是扎制风筝的骨架,“糊”是将面料糊到骨架上,“画”是在面料上画出画作,“飞”是调试放飞风筝。立体的风筝一般是“糊”在前,平面的风筝可以“画”在前。就算是复杂的龙头蜈蚣,也是本着着这4个基本步骤,虽然4字即可代表,实则包含了60多个工序,无时无刻不考验着匠人的经验、耐心、技巧。

传统风筝可以分为硬翅、软翅、串式、平面、立体、自由六类类别。著名的龙头蜈蚣风筝就是串式和立体的结合。

杨红卫的爷爷杨同科是潍坊有名的风筝王,一直精益求精,当别人家的风筝卖1毛时,他的风筝卖5毛,而且供不应求。小时候的杨红卫经常去爷爷家,也会帮忙上颜色、绑绑线,耳濡目染下也升起自己做风筝的念头。

终于在1986年,杨红卫进入杨家埠风筝厂,从劈竹子修竹子做起,开始系统地做风筝,全程参与风筝的制作,使杨红卫乐在其中。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次做的七只蝴蝶,都飞了起来,当时的成就感令杨红卫印象深刻。1992年,杨红卫正式设立自己的家庭作坊,开始自己做风筝,“做什么样的风筝可以由自己说了算”。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像作诗一样,做风筝要做好,也要讲究风筝之外下功夫,像是设计、绘图、配色、力学等方方面面。比如要想使画面精美,需要工匠的审美水平,或许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这里的风筝沾染着杨家埠年画的气息。再比如,要想使风筝高飞,需要确定力线的位置,将角度、位置、风力考虑进去,才能放飞成功。

现在工厂制作的风筝,大多是千篇一律的平面风筝,杆和布料都是化纤的,失去了传统风筝的精致。而传统手工风筝,竹子做杆,真丝做面,可塑性更强,颜色更持久,要求的手艺也更高。

“风筝要飞起来。”杨红卫一再重申,这是她做风筝基础的理念,“再多技巧也覆盖不了风筝的本质。有些时候为了空中效果好,做工会有些复杂,但最终都要飞起来,否则,不可以称作风筝。”

杨红卫喜欢放飞“龙头蜈蚣”,也喜欢做“龙头蜈蚣”,做的“龙头蜈蚣”系列包括中华龙魂,中华状元龙,百子成龙,百女成凤等。记者在工作室二楼也看到了不少已做好的龙头悬挂在屋内,颜色鲜亮,骨骼清晰,栩栩如生,看得出来是费了不少功夫。

杨红卫目前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正积极通过非遗进校园、社区,传播传承风筝文化。她的工作室里还有市、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各一人,工作室不仅作为非遗工坊,制作传统风筝,还被当作传习所,接待学校来访。

谈到如何培养传承人,杨红卫说,在个人有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教导。“潍坊风筝不像是工厂加工产品,有精确的数字做参考,很多时候,凭借的是个人的经验,所以口传心授是不可代替的教学方法。”

原标题:《潍坊风筝非遗传承人杨红卫:让风筝飞上天》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