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涂子沛专栏:第2名的身份非常重要,反垄断应该补位

涂子沛
2018-04-09 17:33
来源:涂子沛频道
专栏 >
字号

最近互联网交通领域打成一锅粥。先是美团携外卖行业老大之威杀入网约车市场,接着高德地图、携程这些细分市场的领跑者相继补刀,宣布推出自己的网约车业务。

价格战再次打响,同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但我们却不希望再次结出同样的果实。所以,很有必要把这一轮的竞争,放在反垄断的社会诉求之下来进行解读。

2015年2月14日,滴滴合并快的,占据了国内九成以上的网约车市场,事实上已经造成了对市场的垄断,当时就出现了反对声音,可是相关部门迟迟未见行动。

2016年8月,滴滴收购优步中国,反对声音更加激烈,商务部也曾做出表示,其发言人甚至罕见地一个月内三次回应滴滴优步合并案,可是反垄断调查最终仍不了了之,坐视滴滴坐大。

今天美团、携程的入局,起的正是为市场补角的作用。不管什么市场,竞争者的角色都不可或缺,第2名的身份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没有第2名提供的选择自由,第1名就可能把持市场,没有第2名在后头紧追不舍,第1名就会固步自封。

一个称职的第二名,是价格的平抑者,是竞争的推动者,也是推动更好服务的关键角色。

没第2名提供的选择自由,第1名就可能把持市场

今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前几天,网络上突然爆出杀熟的新闻。网友“廖师傅”微博发文表示,他经常通过某网站订某个特定酒店的房间,长年价格在380-400元。偶然一次,他从前台得知酒店淡季的价格在300元上下。随后他用朋友的账号查询发现确实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账号查,竟还是380元。

这之后,越来越多的杀熟事件被曝光,多家互联网平台均被曝存有千人千价的“杀熟”行为。何以至此?一是消费者选择有限,二是大数据算计厉害。

2016年滴滴总裁柳青曾经透露,滴滴已经做到基本可以预测一个地区、甚至一座楼15分钟后进进出出的动态供需,而且精准度达到了90%。

这种能力令人恐怖。当数据形成垄断时,就很容易形成价格垄断,通过数据分析,操控价格,通过对自己有利的算法,制定过高的提成比例,以至于形成对公共利益的侵夺。

例如,对滴滴平台上的动态定价,我们很熟悉,但我们很可能都忽视了动态定价对市场价格的垄断作用。

原因在于,所有的司机都在使用动态定价的算法涨价,但涨价的方法,却是事先约定的。在用车的高峰时刻,定价可以比平时高好几倍,来源就是互联网公司提供的算法。如果没有这个算法,司机就会各自定价,很多司机就可能会选择“背叛”,不会开出算法统一制定的高价,市场就会处于更加自由的竞争状态。而使用这个算法的结果,互联网公司获得了高额的提成。

大数据的精准运用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变成了新的一体两面。

资本的本质都是厌恶竞争的,如果能坐收渔利,它会毫不犹豫地去做。过去的历史无数次证明了,垄断必然形成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夺。

携程收购艺龙和去哪儿之后,几乎垄断网上酒店预订市场,订约酒店受挤压,消费者选择减少。互联网行业巨头在大肆收购潜在竞争者的同时,也在扼杀创新的力量。

而市场只有被动接受的份,你不接受,意味着高峰时段就打不到车,你不愿意付出高价,意味着享受不了服务。对于这种涉嫌滥用市场地位、伤害社会公平的行为,消费者只能无奈以对。

清明之前,有传闻美团、滴滴高层开始进行妥协性的会谈,甚至开列了互相持股的盟约。这个消息未经证实。不过,以往的事例提醒我们,我们不要忽视这种可能性,尤其需要警惕竞争者背后的资本的力量。

打车市场重新出现了一个反垄断的机遇,我们要抓住,美团在补角,希望我们不要错过这个机会,监管部门理应全程参与,主动介入,防止竞争又一次按既定的剧本再演一遍。

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的《反垄断法》已颁布实施十周年,这部法律对垄断行为其实有比较严格的规定,但截至目前,执行的效果不尽如意。

一方面,几大央企合并重组相继无条件获批,另一方面,国内互联网巨头企业之间的并购业务多年来无一依法申报,但也无一因而被处罚、被拆分。

当然存在困难,例如如何界定相关市场、如何计算市场份额、是否达到申报标准等等问题都存在自由裁量权,在缺乏信息披露的情况下,外界很难监督这些自由裁量权是否使用得当,这就需要反垄断部门也打破权力的垄断,向社会开放更多的信息,以社会合力推动反垄断调查的进行。

应该说,今天的这场战争其实是对政策的纠编,监管如果不能履行起自己的责任,未来的市场,又会以另一种更惨烈的方式补位。

本文发表于微信订阅号“涂子沛频道”,原题为《美团携程已经补角,反垄断应该补位》,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涂子沛频道所有涂子沛专栏。

    责任编辑:顾明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