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方尖碑内——《沼泽》中文版序

2022-11-09 15: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1998年,电影生产处于低谷期的拉丁美洲出现了两部引人瞩目的影片:巴西的《中央车站》和阿根廷的《比萨、啤酒和香烟》,这两部电影分别代表了拉美电影的两股潮流和两种走向。前者是怀旧的情节现实主义;后者是直视当下的自然主义——更为极致、深沉的现实主义。

如果我们将《比萨、啤酒和香烟》与同样是1998年上映的、阿根廷著名导演费尔南多·索拉纳斯的电影《云》相比,就会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理念下产生的两部迥然不同的电影,以及两部电影里有着云泥之别的阿根廷。在《云》中,布宜诺斯艾利斯是一座大全景与蓝黑色调下激情而又悲伤的魔幻现实主义之都;在《比萨、啤酒和香烟》中,布宜诺斯艾利斯则是一座黑白的、粗糙的、偷抢拐骗时有发生的现实主义之城;在《云》中,象征着阿根廷历史和自由的标志性建筑方尖碑出现在景深处,如玉石般洁白,如长剑般直插云霄;而在《比萨、啤酒和香烟》中,作为主人公的几个小混混进入到了方尖碑的内部,那里狭小、简陋、贴着妓女小广告。这种“方尖碑内”的视角,不仅代表了阿根廷电影的转向,而且标识着阿根廷新电影的创作理念:内部的、手术式的、零度的叙事。

然而,要理解这种转向对阿根廷电影的意义,还得从阿根廷电影的历史说起。

阿根廷自1816年独立以来,建国不过200余年。因此可以说,电影深度参与了这个年轻国家、稚嫩民族的形象塑造和身份建构。阿根廷电影史上有三次高潮;第一次是1930年代的“探戈电影”和娱乐电影,那时“阿根廷是拉丁美洲西班牙语电影最为成功的一个国家”。第二次是1970年代的“第三电影”,提出“第三电影”概念的“解放电影小组”将拍电影视为革命的行动,摄影机是革命的武器,胶片则是一格一格的子弹,用以唤醒被新殖民主义麻痹的观众。第三次高潮即是出现于上个世纪末期的“阿根廷新电影”,它是与上述电影的决裂,电影不再介入现实,而是不动声色地冷眼静观;不再是激情万丈、饱含深情的寓言故事,而是以零度的情感对生活进行人类主义的描摹;不再有道德说教,作者的声音和价值判断隐退;人物如同是景物的一部分,社会如自然一样被呈现,叙述不再是虚拟式或命令式,而是陈述式的;电影创作由此成为“一种毫不动心的写作”——零度的写作。同时,电影也摆脱了“娱乐”或“革命”的工具地位,宣布了自身的自由与独立。阿根廷新电影也由此获得全新的美学形式和电影语言,成为上个世纪末以来世界影坛最令人瞩目的创作现象,它甚至被称为“阿根廷电影Boom”。

每一次的“新电影”都是对既往电影的一次“谋杀”。但阿根廷新电影并不是一个有统一组织与口号的电影流派,虽然人数众多,但每位作者的创作也各有不同。

卢奎西亚•马特尔(Lucrecia Martel)认为“电影是思考世界的美学方式”。在她的电影《沼泽》《扎马》中,人物的身体成为叙述的焦点,在身体的受伤、静止、重叠、病痛、残缺、死亡中,来观测作用于身体的各种毁灭之力;

亚德里安·卡泰诺(Adrián Caetano)的叙述是手术式的内部视角,《比萨、啤酒和香烟》(1998)通常被认为是“阿根廷新电影”的开山之作,黑白影像、运动镜头、边缘人群、非职业演员、记录与虚构混合等电影语言的使用,不仅昭示着“新浪潮”精神的借尸还魂,同时用叙事的断裂、破碎、琐碎,反映了军事独裁(1976-1984)和经济危机(1989年阿根廷的通胀率达到4924%)之后阿根廷的普遍失业、社会断裂和精神危机;

巴布罗•特拉佩洛(Pablo Trapero)《半天吊》(Mundo grúa ,1999),以黑白影像、非职业演员和松散叙事,不动声色地讲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区一名失业工人的生活——一个在新自由主义废墟之上剩余人的形象速写;

利桑德罗·阿隆索(Lisandro Alonso)的《再见伊甸园》、《利物浦》、《安乐乡》,将情感和情绪降到到零度,以零度叙事表达着主人公们在阿根廷的不同地理空间寻找乌托邦时的迷失,和异托邦之上的“阿根廷之谜”。

《阿根廷史》一书的作者乔纳森·C·布朗在序言中特别提到了令人费解的“阿根廷之谜”:曾经的辉煌与长久的停滞;丰富的资源与普遍的贫困;骄人的文化艺术成就、众多冠军英雄,与从未克服的种族主义、社会歧视、政治暴力问题,等等。

事实上,不同于墨西哥教育家何塞·巴斯孔塞洛斯对拉丁美洲“宇宙种族”混血特性的提倡,阿根廷人的自我认知全然不同。如果你问一个阿根廷人:“阿根廷是谁?”答案可能是如下这些:拉丁美洲的欧洲飞地、欧洲人、乘船而来的移民的子孙、世界粮仓、天才、冠军、腐败分子、懦夫、受害者……

这些词汇反映了阿根廷人强烈的自厌和自恋,以及最重要的:无视现实。

基于此,阿根廷学者Alejandro Grimson 2013年出版的书籍《阿根廷迷思》中,用了一个词来形容阿根廷人:mitomanía,意思是:神话狂、臆想症、说谎癖。这个词多少反应了阿根廷人的某些特质:想像代替现实、激情胜过理性。换言之,如何抑制激情、面对现实,认识自我,是阿根廷这个年轻国家的当务之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阿根廷新电影的自然主义和零度叙事,正是直面现实,“凝视大地,脱离天空,放弃隐喻”的过程。

当然,对“阿根廷新电影”的讨论远未结束,这些电影的意义和价值也仍在探讨之中。阿根廷人显然认识到了这些电影的价值,这套丛书正是对阿根廷新电影的完整介绍和深度研究。中国国内有关阿根廷新电影的资料非常少,中国的观众对于阿根廷电影虽知之不多却兴趣颇浓。这套丛书的译介不仅填补了这一空白,而且成为国内出版的第一套研究拉丁美洲国别电影的丛书。

我大约自2014年开始,出于对拉美电影的热爱,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拉丁美洲电影之上,并在中国传媒大学开设了《拉美电影赏析》课程。之后,于2018年和2021年出版了两本关于拉美电影电影的书籍,分别是《孤独迷宫:拉美电影的空间研究》和《拉丁美洲电影作品分析》。在写作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中国的拉丁美洲电影研究处于起步期,急需年轻的学者,我也希望自己的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021年10月11日,我收到了北京电影学院国际电影传播专业的研究生汪米拉的邮件,从此我们成了朋友。之后我又陆续收到了数篇她发来的原创影评和翻译来稿,均发布于“拉美电影迷宫”公众号。2021年11月,我们又共同发起了“美西嫄小组”,一起阅读、探讨和翻译有关拉美电影的西语文献。犹记得2022年春天,她在封控中的上海,我在随后也时有封控的北京,每周三晚“美西螈小组”都在云端相聚,一起阅读一篇研究阿根廷新电影的西语文章。在新冠大流行的时期,这样的“学术陪伴”带给我强烈的安慰,阿根廷新电影也以一种别样的方式烙印在我的生命中。

梅峰老师是我非常敬仰的北京电影学院教师、著名编剧和导演,他编剧和导演的电影我全部看过,都非常喜欢。而且,梅峰老师对世界电影及国别电影有着长期且深入的研究,他担任主编,让这套丛书锦上添花。

拉美电影研究作为外国电影研究的一部分,是电影研究和拉美研究的交叉学科,不仅需要西班牙语和电影学的基础,同时,还需要对拉美文化、历史、政治、经济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研究拉美电影,需要热爱,更需要一份在“孤独迷宫”中前行的勇气和耐力。而这些我都在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汪米拉——即本套丛书的主编和译者——身上看到了。面对阿根廷新电影,我们需要新的理论,也需要新生的力量。希望这套丛书,成为打开阿根廷电影研究的一扇门。

付晓红

2022年7月24日

[作者:付晓红,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致力于拉丁美洲电影研究。]

本书背景介绍

《<沼泽>电影研究——卢奎西亚·马特尔专访》

什么是“新电影”系列?

《<沼泽>电影研究——卢奎西亚·马特尔专访》是“阿根廷新电影系列”之首作。这一系列的电影书籍致力于发表知名学者对于当代阿根廷电影制作的批评研究。

我们很难相信所谓的“阿根廷新电影”是整体性的、同质化的电影运动浪潮——它没有纲领、教条和默认的章程。然而,从这些新电影的不同点来看,这是一群极为相异的电影大幅涌现的时期。此外,它们也有着共同的“分母”:一种与上世纪90年代前的阿根廷电影相决裂的态度。这样解释这一现象便足够了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就像我们无法仅仅思考这些电影的制作模式——从新的独立电影集资形式到对新的工业体制的逐渐渗透;同样,仅仅去了解数字模式的使用或“手持摄影”技巧也是远远不够的。或许,是这些创造了全新电影语言与接受美学的新电影制作者们对于打破桎梏的渴望,使我们能找到一些(对这场运动的)定义元素。这些阿根廷新电影的探索巩固了自身身份,并在无数电影节中争取到了观众与名誉。

这个系列便是针对于这样的主题。从阿德里安·卡埃塔诺(Adrian Caetano)和巴布罗·特拉佩罗(Pablo Trapero),到走得更远的如马丁·赫特曼(Martín Rejtman)和卢奎西亚·马特尔(Lucrecia Martel)这样的风俗派作者,这些包含了全新脉络的新现实主义电影,有着广阔而多样的美学与文体特征。

这一系列的读者们需要一个远不同于新闻报导的探讨的、批评的空间。这个理论领域同样不会由那些制作者与倡导者们亲自呈现。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提供针对这些电影的具体的学术研究,以便于深入它们所展现的表象面貌。希望这个系列丛书能提供全新的解读与视角,以便读者们能更加理解当代阿根廷新电影的发展与意义。(原著序)

本书简介

卢奎西亚·马特尔是阿根廷乃至拉美最重要的电影导演之一,其不仅曾担任布宜诺斯独立电影节、戛纳电影节评委,也是今年北京电影节的评委会成员。2001年,《沼泽》一举成名,凭借其无与伦比的风格在众多国际电影节频频获奖——它不仅有着截然不同的电影面貌,更将阿根廷电影在国内外推上了高峰。自《沼泽》之后,马特尔在《圣女》《无头的女人》和《扎马》等作品延续了自身独树一帜的美学脉络,一度在世界电影研究界掀起浪潮。而毫无疑问,《沼泽》仍是马特尔知名度最广,也最具有代表性的电影作品,其风俗化的表达、封闭的叙事和高度风格化的视听语言已全然揭示。

《<沼泽>电影研究——卢奎西亚·马特尔专访》是国内第一本拉美国别电影研究著作,作为“新电影”系列书籍之首作,以作者研究的形式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正如卢奎西亚·马特尔所言,“将电影作为一种爱的意图”——希冀通过笔者微小的努力,这片遥远土地上寂静的光芒,能为更多的人所见。

作者简介

大卫·乌比尼亚David Oubiña

大卫·乌比尼亚(David Oubiña,1964- ),阿根廷著名电影批评家、编剧,出 版 作 品 有《电 影 学:电 影 随 笔》(Filmología. Ensayos con el cine,2000;国家艺术基金奖),《雨果·圣地亚哥的电影》(El cine de Hugo Santiago,2002),《让-吕克·戈达尔:电影思潮》(Jean-Luc Godard:el pensamiento del cine,2003),《无 声 及 其 边 界》(El silensio y sus bordes,2003),以 及《60至 70年代阿根廷文学与电影中的极端话语》(Discursos extremos en la literatura y el cine argentinos entre los 60 y los 70)。

译者:汪米拉,北京电影学院国际电影文化传播专业研究生。

原标题:《方尖碑内——《沼泽》中文版序》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