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肖复兴:回忆来今雨轩,不只冬菜包子
中山公园里,我一直觉得最美的风景在来今雨轩。它的门外有宽敞的亭台,上面罩着一个大大的铁罩棚(这是洋玩意儿,在一百多年前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大栅栏里的瑞蚨祥学它,也罩了同样的铁罩棚),四围有雕栏玉砌,栏外是一片牡丹花畦和芍药花坛,前面有青竹翠柏。
来今雨轩旧影
春天,花香鸟鸣,分外惬意;夏天,这里有藤萝架,一片阴凉,是来这里最好的时节。坐在亭台上,望西看,有蜿蜒的长廊萦绕,让你的视线绵延远去;望东看,正好可以看到故宫端门一角,夕阳西照时分,绿树烘托中的端门那一角,一派金碧辉煌。来今雨轩选址在这里,借景的功夫了得!
中山公园的建立,要感谢朱启钤,他当时任内务部总长兼北京市政督办,有这份权力,当然,还得有这样的眼光和公心。1914年,仅仅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将这个已经破败的皇家园林,初步改建成人民的公园。当时,他要每个部委出一千银元资助修建公园,他自己一人就出资一千银元。这是北京城第一座公园,如果没有朱启钤,不知道要晚多少年才能在北京建成一座公园。
朱启钤
来今雨轩的建立,也要感谢朱启钤。他懂建筑,中国营造学社就是他创建的,来今雨轩这个名字,也是他取的。正是他的努力,一年之后,即1915年,中山公园里有了来今雨轩这样一处漂亮的新风景。
因为风景漂亮,又可以在此品春茗、喝咖啡,还有中西美食相佐,所以到这里来的人很多。不少名人,比如柳亚子、鲁迅、陈寅恪、沈从文、叶圣陶、周作人、张恨水、林徽因等文人,还有秦仲文、周怀民、王雪涛等画家,都愿意到这里来。可以说,京城今昔,再没有一个能吸引如此众多的文化人的雅集之地了。前几年,画家孙建平曾经画过一幅《那些年在来今雨轩的文人聚会》的油画,这是我看到的唯一一幅再现当年盛景的画作,而且,难得的是,画的现代感胜过怀旧感。
据说,五四时期,李大钊发起的少年中国学会、中国画研究会,以及鼎鼎有名的文学研究会,都是在这里相继成立的。胡适当年宴请杜威,也是在这里;张恨水有名的京味小说《啼笑因缘》,也是坐在这里慢慢写成的。自古以来,美景都需要名人的衬托,就如同美人配英雄、名马配雕鞍、葡萄美酒和夜光杯两相映衬一样。
1921年1月4日,文学研究会成立时在来今雨轩茶社前合影
有大约一年多的光景,我工作的办公室在中山公园,在五色土西南侧的一座古色古香的大殿里,离来今雨轩很近。午饭时分,常到那里吃包子,来今雨轩的冬菜包子在北京十分出名,可以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相媲美。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包子馅里包着来今雨轩建立以来悠久而绵长的历史,冬菜包子几乎成了来今雨轩的代名词。
那时候,来今雨轩已经变为茶座和小卖部,不再卖炒菜和西点,中午只卖冬菜包子。有朋友来找我,中午到了饭点儿,我都是带他们到这里来吃冬菜包子,不仅物美价廉,还可以坐在亭台上看看风景。
因有了历史和风景,还有记忆元素的加入,冬菜包子吃起来便不只是肉末和冬菜两种味道了。特别是想起“文革”期间,来今雨轩前面的花坛里改种棉花的奇景,会格外感慨世事茫茫难预料。再想想那时候,伴随来今雨轩半个来世纪的“来今雨轩”老匾额(当年由民国时期大总统徐世昌题写),都可以卸下来当成厨房的面板,就更会令我们拍案惊奇,觉得来今雨轩像个神奇的魔方。这算是来今雨轩的一段变奏曲吧。
我第一次到来今雨轩,是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那一年开春,到内蒙工作的姐姐结婚,和姐夫一起回到北京,带我和弟弟逛中山公园。中午的时候,我们就是在来今雨轩吃的冬菜包子。姐夫爱照相,带来一架海鸥牌的立式照相机,他端着照相机给我和弟弟、姐姐照了好多相片。那时候,照相机还是稀罕物,见我很好奇,姐夫就把照相机递给我,让我给他和姐姐也拍一张。我拿着照相机,很紧张,怕拍不好,更怕拿不稳,把照相机摔在地上。姐夫对我说:没关系的,你按动快门的时候,憋着一口气,别动就行了。这句话,过去快六十多年,我还记得那么清楚。
中山公园内景
那时候,家在前门,离中山公园不远,便常和大院的孩子一起到这里玩。公园内有一个室内游乐场,里面有旋转木马,五分钱玩一次。每一次来,我们都要玩一次旋转木马,玩完之后,再到假山上疯跑。玩到中午,到来今雨轩买两个包子一吃,接着疯玩,仿佛中山公园是我们的后花园,来今雨轩是我们的食堂。
长大一点,看书上介绍,知道来今雨轩这个名字出自杜甫说的“旧雨来今雨不来”。觉得这句话说着别扭,便自做主张改成“旧雨不来今雨来”,说着顺嘴,一直说到今天。反正都是说旧雨新知,这里应该是新老朋友和亲人故旧相聚的好地方。真的,在北京,这样名副其实的地方并不多见。很多朋友从外地来北京,我都愿意带他们到这里来看看。姐姐和姐夫每一次来北京,也都会带我到这里来玩,顺便在来今雨轩吃两个冬菜包子,坐在亭台上看看四周的风景。
来今雨轩,肖复兴绘
2007年的春天,姐夫来北京。那时候姐夫已经年近八十了,他退休之后,很多年没有来北京,这一次是在孩子的陪护下来北京看病的。那时他的病已经不轻,要不,他那么要强的一个人,是不会让孩子特意请假送他来北京的。可惜,我因为车祸摔断了腰椎骨,正躺在病床上起不来,无法去医院看望,心里很内疚。和姐夫通电话时,他还在关心我的腰,连说他自己的病没有什么大事。他说这一次也没法子来看我了,过两天安顿好了,让孩子来看看我。
几天过后,姐夫的孩子来看我,带给我一包东西,打开一看,是包子。孩子让我尝尝是不是原来的味儿。我吃了一个,原来是冬菜包子。孩子告诉我,是他爸爸一定要他到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买点儿那儿的冬菜包子。我知道,如今来今雨轩旧址还在,却不再卖包子了,来今雨轩的新址迁到中山公园的西边,专门经营红楼菜品,冬菜包子已经沦为附属品,只是个点缀而已。孩子人生地不熟,到中山公园能买到冬菜包子,不大容易呢。我赶紧给姐夫挂通电话,谢谢他让孩子特意去来今雨轩买包子。话筒里传来他爽朗的话声:谢我什么呀,我也想吃那里的冬菜包子了!
一年以后,姐夫去世。
我再也没有去过来今雨轩了。
(上文摘自《燕都百记》,原标题为《来今雨轩》)
原标题:《肖复兴:回忆来今雨轩,不只冬菜包子》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