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种说话方式,不打不骂,却伤孩子最深

2022-11-08 16: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武志红 ,作者武志红主创团

武志红.

资深心理咨询师,看见心理创始人,得到热门专栏作者,著有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等,微博:@武志红。现于北上广深杭厦门成都苏州南京青岛武汉等11个城市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作者 | 和小畏

来源 | 武志红;ID | wzhxlx

最近,刷到一个令人非常难过的视频。

一位女孩 ,在妈妈生日当天,用小提琴演奏了一曲《生日快乐》。

演奏完后,女孩一脸期待,仿佛等着妈妈露出惊喜的表情。

然而现实却是——

妈妈没有丝毫喜悦,而是严肃地说:你演奏得不好听。

女孩很诧异,反问道:妈!我是在为你庆祝生日呀!你难道不觉得开心吗?

没想到,妈妈的关注点仍在演奏上:如果你想为我演奏的话,应该表现得最好才对。

最后,在妈妈的持续批评声中,女儿直接放弃辩驳,带着委屈说了一句“生日快乐”,就走开了。

视频中妈妈的回应,就像一盆冷水把女儿的期待一下子扑灭。

而视频底下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是:

这个女孩,以后再也不会准备这样的礼物给妈妈了。

这引起了大家深深的共鸣,令人想起一个词:

「功利性回复」。

即:孩子跟父母分享喜怒哀乐,父母却只谈好坏优劣,最终让孩子失去分享的热情。

久而久之,孩子多半会选择关上心门,拒绝跟父母分享任何东西。

这在我们很多亲子关系中,尤其常见。

功利性回复,让孩子封闭自己的内心

想起小时候去同学小辉家的场景。

坦白讲,我非常不喜欢小辉的爸爸。

因为每次小辉兴冲冲地和爸爸分享好玩的事情时,

比如喜欢看的动画片,同学间的趣事,或自己堆好的积木等。

不到三句话的功夫,他爸爸就会把话题转移到学习上去:

你看班上考第一的小红,她从不看动画片;

你和同学比谁跑得快有什么用?要比就比学习;

你要是能把堆积木的功夫用在学习上,那就能考第一了……

不到两分钟,小辉脸上的兴奋就会褪去,变得非常沮丧。

那时,并不懂这背后的心理学原理,但也会凭直觉跟小辉说:和你爸说话好没意思呀。

如今回过头来看,这里说的“没意思”其实就是:

孩子分享出去的情感,父母永远都是没有温度的回应,而是把话题转移到优劣评判上,让孩子感到失望。

这样的回应,会让孩子感受到两种痛苦:

被无视:你看不到我的喜怒哀乐。

被嫌弃:你总是觉得我还不够好。

但情感是很柔软的东西,是需要呵护的。

当小辉把饱含情感的故事和爸爸分享时,就像把一块精心做好的蛋糕递给爸爸。

原本期待爸爸会小心接住,细细品味。

没想到他直接用手抓,也不打算尝一下,然后随手就放到地上。

蛋糕弄脏了,孩子的情感受伤了,心门也就渐渐关上。

当然,偶尔一两次的「功利性回复」,并不会毁掉亲子关系。

但类似的事情发生越多,父母越是不以为意的话,孩子想要沟通的愿望,就会越来越少。

就像小辉。

后来到了初中,我再去他家时,看到他们父子间几乎是零对话。

即使父亲问话,小辉也只是以极其简单的话语敷衍了事,或者直接不理会。

很理解小辉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因为自己的情感总是得不到好好回应,这种感觉深深刺痛了他。

所以,彻底关上心门,成了小辉保护自己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

功利性回复越多,孩子越讨厌学习

当然,父母之所以会反复强调学习,原因也很简单,希望能引起孩子的重视。

然而,现实却往往相反:

父母的「功利性回复」越多,孩子的内心就会变得更虚弱,更加学不好。

因为在此过程中,父母会向孩子抛去两个投射的观念:

你的感受是不重要的;

你的学习能力是不行的。

以小辉为例。

在父亲眼中,反复叮嘱小辉学习、指出他不如别人的地方等,是在鼓励孩子。

但实际上,小辉感受到的却是情感的荒芜,以及父亲的怀疑和嫌弃:

你只在乎分数和排名,根本就不关心我;

你更喜欢别人家孩子,不相信我能做好。

因为在亲子互动中,最能影响孩子的,并不是父母说了什么,而是孩子感受到了什么。

所以,在面对父母的这两种投射观念时,孩子是极度痛苦的。

如果父母长期功利性地回应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在痛苦中,走向「既疏离父母」和「又不信任自己」的道路。

疏离父母

孩子会对父母的话语产生抗拒,更加不愿与父母沟通,拒绝接受父母的建议。

此时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出现的反感、对父母的疏离,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

这是他们向父母无声地表达求助:

求求你,重视一下我的感受!

请别再嫌弃我了,相信我吧!

但可惜的是,这个无声的求助,可能难以真正被父母听到。

不再信任自己

另一方面,父母经常传递“你不重要”“你能力不行”这两种观念,一旦孩子吸收内化,深信不疑,就会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学习也会变得更无力:

无论我多用功,都考不到第一名的,还努力什么?

反正父亲都不会满意的,我还不如躺平,这样还轻松点。

就像小辉。

上了初中后,他开始变得浑浑噩噩,成绩一降再降,彻底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当然,小辉爸爸并不是故意要伤害儿子。

他和开头视频中的妈妈一样,只是希望自家孩子更努力些、更优秀些。

只是通过这种「功利性回复」去传达期待,却完全忽略孩子的情绪情感时,

就会造就孩子无处诉说的压力和焦虑,亲子关系也随之变得愈发恶劣。

这时他的处境是孤立无援的。

不要说孩子会听父母的话去好好学习,他的身心能不出问题就很不错了。

当情感被好好回应,

能改写孩子的人生

讲到这,也许有人问:

那如果希望孩子能好好成长,就不能提学习、强调好坏优劣了吗?

在这里,想肯定的一点是:

当父母的,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努力向上,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但要清楚的是,影响一个孩子实现这些的关键因素——并不在于他被灌输了多少“要好好学习”的道理,而是在于他从中获得怎样的情感体验:

我是好的,还是糟糕的?

我是行的,还是不行的?

而在这里面,只有情感能被好好回应,我们才会觉得“自己是好的/行的”。

身边一位妈妈阿珍,曾对女儿的学习非常焦虑,天天耳提面命。

但她的女儿上课却总是打瞌睡,成绩不断下滑。

这可让阿珍伤透了脑筋,不知如何是好。

直到有一天,女儿突然给她写了一封信。

在信里,女儿说,因为成绩下降令妈妈失望,内心充满愧疚,晚上焦虑得睡不着,白天上课又总是犯困……

阿珍看完后,有些理解了女儿。

她想起自己上学时,也会因为学不好,怕家人失望而焦虑,然后失眠。

包括现在的自己,同样还会因为工作完成不好,怕上司责备而睡不着。

所以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自己越要求女儿要好好学习,女儿的学习就越不好。

因为自己的期待,给了女儿巨大的压力,让女儿越来越焦虑,更加害怕学习这件事。

于是阿珍给女儿回了一封信,郑重为自己的苛刻道歉,同时还表达了对女儿的理解。

之后,她开始转变对女儿的态度,关注女儿的情绪,并肯定女儿取得的每一次进步。

当女儿感受到妈妈的理解以后,失眠开始缓解,上课不再打瞌睡,学习也开始好转。

通过阿珍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

当孩子的情感能得到父母好好回应时,他们就会更加愿意跟父母分享自己的事情,并聆听、思考父母的建议;

并且,当孩子进步的喜悦被父母肯定时,他们会有一种成就被看见的感觉,然后形成一种“我能行”的信心。

就像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的: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并不在于给孩子讲过什么道理。

而在于,让孩子感受到——我作为一个小孩,来到这个世界上,这本身就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感受并不是「教」出来的,而是「体验」出来的。

而创造这种体验并不需要高难度的技巧,只需当孩子分享出自己的情感,父母能够给到他有温度的回应。

要知道,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是人身上最具有生命力的部分。

只有当这些部分表达出来,能被稳稳接住,孩子才会觉得:这个世界是欢迎我的。

得到这样的祝福后,孩子即使在某些方面的知识或能力有些欠缺,也依然会热爱生活,永远会想办法把自己活好。

贾玲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在电影《你好,李焕英》里,她讲述了自己与妈妈的故事。

妈妈李焕英是一名车间工人,文化水平不高,教不了女儿什么知识。

但她却给到了女儿最重要的东西——饱含情感的陪伴与回应。

接女儿放学时,会认真聆听她在学校发生的趣事;

当女儿说想吃虾时,会亲自带她去河边抓;

当女儿幻想自己有一天赚大钱时,会陪着她做白日梦。

这种看似普通的日常对话与打闹,不需要时刻都有,但在孩子的成长中,不能完全没有。

可以说,富含情感的互动体验,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是被祝福的。

然后从心底感受到——活着,是一件值得、且美好的事情。

后来,即使妈妈离开了人世,这种爱依然能支撑着贾玲,努力去把自己活得更好,哪怕遇到困难打击,也会愿意去克服。

随着我学习心理学,以及见到各种不同年龄、不同状态的人,便越能体会到一点:

人生是很广阔的,学生时代某次考试不及格、排名落后,放到整个人生中,都是很小的事情,人生不会因此而完蛋。

而我遇到那些在长大后真正活得幸福的人,他们或许不一定掌握某些过人的技能。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他们一定是热爱自己的生命,富有情感,且能够享受生活的。

作者:和小畏;后现代取向心理咨询师,专栏心理作者。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微博:@武志红。现于北上广深杭厦门成都苏州南京青岛10个城市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原标题:《这种说话方式,不打不骂,却伤孩子最深》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