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City Walk漫游指南,用脚步丈量自己所居住的城市 | 三明治

2022-11-08 17: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前一阵上海文庙街区改造的消息吸引了很多市民去打卡,重温在老街轧马路的记忆。近年来,随着“City Walk(城市漫游)”在国内兴起,越来越多人开始走上街头,用脚步丈量自己所居住的城市。

年轻人为什么爱上了这种“轧马路的活动”?起源于日本的“路上观察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如何在行走中重新认识一座熟悉的城市?

本期湃客TalkX三明治就邀请到两位嘉宾——资深“城市漫游者”、沪上知名的“上海记忆收藏家”格里董,与建筑学和历史保护专业出身、自称“半职业散步人”的“三明治”城市观察员刀刀,一起聊聊他们的行走故事与“路上观察”。

希望这份漫游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探索你所在的城市。

在上海浦西市区范围里,我一共设计过23条City Walk的路线。我会以地名或者故事为主线,给每条路线串一个主题。行走时长通常在两个半小时左右,中间会保证一些点位,包括有意思的建筑、街景或者故事,以及一些关于城市的历史知识。

格里董在City Walk途中为大家讲解。图片来自格里董

最近我带了一条路线叫作“外滩的B面”。因为众所周知,外滩的第一面是中山东一路、东二路的万国建筑博览群,有几十栋优秀历史建筑,包括大家熟知的汇丰银行大楼、海关大楼、和平饭店、中国银行等等。而后面四川路、江西路上的许多建筑,知名度相对就低一些。

但那些建筑不管从艺术造型还是历史记忆来说,其实也有相当丰富的内容。所以我这条路线是从现在的老城隍庙、豫园那边的人民路、丽水路路口开始,一直走到四川路桥。

当然也不是就在马路上走,我也会带大家走进一些小的弄堂、一些建筑的内部,实际去看当地人的生活或者建筑设计的细节。

上海老洋房建筑的局部设计。图片来自格里董

我出生在上海徐汇区的衡山路,周边有很多著名的花园洋房、老公寓,所以有点近水楼台的感觉。小时候比较闲也比较好奇,有时候就会到处游荡,去看看家周围的建筑和街道。

但上世纪90年代初还在上中学的时候,我更加向往的城市是当时很多录影带里看到的纽约、香港、东京那些,有摩天大楼、满街的汽车,这些是我当初对现代化城市的印象。

实际上当我2002年去日本留学以后,我慢慢地发觉,那些城市的面貌其实跟后来上海的一些地方,比如浦东新区陆家嘴那边没什么区别,反而是一些具有上海特色的、有海派气质的建筑,比如石库门,才是更珍贵的。

所以我2006年回国以后,就开始探索这座城市里比较陌生的区域了,慢慢对上海的很多街道和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

出于专业和工作需要,我对城市的观察经历过一系列视角上的变化。

我本科是学建筑设计的,那时候更多是从设计的角度去看。研究生我读的是历史保护,就开始研究这个房子当年是怎么建起来的,经过修复改造后有怎样的变化,使用很多年之后功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等。来到“三明治”之后,我又从单纯地看房子,到更多去看这个街道上的人和空间的关系。

我记得本科有一门课是关于城市设计的概览,有个课题是给我们一个区域,找一条路去观察。我们在北京,当时选择了国子监那边的胡同,就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就是这条街道上有很多可以坐的地方,用途各不相同。

国子监胡同里各式各样的“座位”。图片来自刀刀

比如居民楼门口摆了一排旧椅子,每一把长得都不一样,太阳出来的时候,有些大爷大妈就会坐在这。还有一些椅子是家居店卖的,或者是店铺外立面设计的一部分,逛店的人可能会坐在那拍照。

另外我们还发现有一些小板凳放在车位上,一开始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有一个大妈跑过去坐在上面,我们就跟她聊,她说因为今天她家孩子要过来,所以她必须占住一个车位。

现在回想起来,这种观察其实就是一种City Walk的视角。

后面我去纽约念研究生,读的是历史保护。纽约以高层建筑著名,我们的课程一部分,就是老师会列一个清单,我们沿着这条路线去观察每一栋高层建筑的特征。

纽约街头的高层建筑群。图片来自刀刀

我记得当时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说纽约有两栋建筑当时在盖的时候,都秘而不宣要争第一高楼。前一天夜里已经宣称竣工,比下来可能是A楼更高,第二天突然新闻一出来却写的是B楼更高,后来就发现B楼在顶上又加了一个装饰性的小尖。

真正开始做City Walk,是源于我受邀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做的一次讲座。讲座内容是关于上海县城墙的历史变迁。现场提问环节很多朋友就提出,有没有可能再组织一次实地行走去探索一下。后来主办方又邀请我来给一些社会上招募的朋友做导览,这样开始了City Walk的带队。

其实带队走是很小一部分,我自己在城市行走则是相当大量的、很多年的积累。我会在朋友圈、豆瓣放一些照片,有各种各样的建筑细节。比如我拍过1925年纹饰的井盖,还有其他不同时代的。后来我才听说,原来我做的这个事情在日本被称为“路上观察学”。

格里董常在朋友圈分享自己行走中观察的建筑细节。图片来自格里董

走马路最早就是看看那些建筑外观,但多少遍看下来,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有时候累了想放松,有的朋友去看电影,有的朋友选择睡觉,那我就会随便找一块区域,一个人什么也不想,塞个耳机、听个音乐就大量地走,或者去拍一些路上的事或者人。

上海这座城市变化得相当剧烈。我断断续续走了十多年,一开始只是拍一些照片作为记录。但后来一些我所熟悉、喜爱的区域,比如董家渡,现在小南门地铁站以东的一片区域,在不同时间段分批进行了旧改。曾经走了无数次的道路,特别一些小路,不光是建筑被拆除,整个路基都消失了。

我有一天突然发觉,原来脑海中有很明晰的心理地图,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也会被慢慢淡忘,就想为自己留下些什么。后来就想到,我不如把一些废弃的房子上还留着的门牌,拆下来收藏。

格里董收藏的门牌。图片来自格里董

其实比起门牌本身,我更看重的是门牌上的路名信息。比如说董家渡有个猪作弄,这个名字代表那里以前是“杀猪作坊云集的地方”,还有快竹弄、磨坊弄这些路名,我就想为自己保留一些记忆。

在这些门牌到手以后的短短几年内,这些地方就彻底消失,变成新的小区、办公楼或商场了。我想到当在这些地方生活过的居民也不在的时候,可能就很少有人会知道上海有过这些路。慢慢我就觉得这不光是为我个人留下一些记忆,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为这个城市留下一些痕迹。

我的“路上观察”,是会去一个街道看它是怎样构成的。除了视觉层面,还包括对城市尺度的观察,比如建筑的高度、街道的宽度等等。它们整体构成的城市的尺度,就会给这个街道营造出不一样的氛围。

我也会观察这条路上的行人是怎样去“占领”马路的,它是一条行人优先型的,还是车辆优先型的道路。比如我家前面有一条上面是高速道的马路,底下的这条路非常宽,在我看来就是典型的机动车优先型,因为我每次在那等红绿灯至少要等5分钟以上。

像安福路,在我看来就是一条典型的行人优先型马路,走在路上的行人不会特别担心马路上的车辆。

2022年9月3日,摄影爱好者在上海安福路上街拍。图片来自视觉中国(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包括最近安福路有很多网红街拍,制造了很多拥堵,一些朋友觉得这样会有一点障碍,但我反而蛮开心的。因为我觉得这条路就是行人的地盘,至于车辆是否能在这条路上顺畅地开过去,不是最重要的。

我在杭州生活的那段时间,我想跟这座城市的街道以及人发生一些关联,但同时我又有一点抵触跟他们聊天。因为一来我担心听不懂当地话,二来我又担心他们不理我。所以我就会给自己“布置作业”。

比如相亲角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那它就是我未来几周的研究对象。我就逼自己每周六早起,去相亲角跟那里的叔叔阿姨聊天。在聊天的时候,周围的环境、他们的穿衣打扮,整个氛围会让我对这个城市有更真实、具体的感知。可能经历多了之后,我在这个城市就有了一些安全感。

我的城市行走有时候会有一些主题,比如我要找一些有意思的地坪,马赛克地坪、水魔石地坪等等,有时候是要找各种各样的招牌,但有的时候就是纯粹地作为一种放松的方式。可能我这条路走了许多遍,但是每次看到的人和街景都不一样,都会打动我。

后来市区走得多了,我会跟着两个特别熟悉上海市郊的朋友,走到市郊的各个集镇甚至村子里面去,就有了很多的新鲜感,这也是我城市观察的一个新的方向。

我还在北京念书的时候,当时学校有交换的项目,有几个从欧洲过来的同学跟我们一起上课,大家就去胡同里面观察。

我记得一次我们路过一个院子,院子里摆着一台电视机,那个外国同学看到了就特别的兴奋,问我们说,这个电视机对你们来说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我们就给他解释说,家家户户都会有一台电视机,他听了就两眼放光,我们当时还觉得他有点大惊小怪。

但后面等我再出去念书,接触到比如纽约的城市文化,到如今我们来到城市居住,大部分情况下可能租的房子里都没有电视的时候,再回想当时,我就觉得,如果把自己作为一个陌生人丢在熟悉的城市里去重新观察,能发现很多有趣和新鲜的部分。

上海有很多衣服会晾在公共的空间,本地的朋友会觉得习以为常,但经常有一些外国人或者年轻的朋友就会问我为什么这样。

2019年2月23日,上海市民在窗外晾衣杆上晾晒衣被。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我其实一开始也没有答案,后来通过很多交流和思考,得出一个个人观点。

因为原来上海的花园洋房或者新式里弄住宅,一栋楼从一楼到顶楼都是一户人家。楼顶有个小的空间是专门晾晒用的,上海人老一辈人管它叫“晒台”。

但随着抗日战争开始,大量难民逃入租界内,这一片的住房荒就成为一个问题。原来一户人家所居住的房子,都有一个二房东包下来一间间分租出去,晒台上也搭了房间,就没有办法晒衣服。那为了生活的方便,就把衣服晒出去了。

所以在城市行走当中,通过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交流,会促使我去进行一些新的思考或者研究,从而得到一些全新的收获。

现在City Walk这么火,我觉得很大一个层面可能是因为,年轻人开始尝试“不花钱找乐子”。另外我们在网上经常会讨论一些关键词,比如项飙提出的“附近”,还有“具体的、真实可触的”“人和人之间的连接”,所以多少会受到这些说法的影响。

而且传统意义上的旅行,包括对城市的了解,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已经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在这个基础上,更多的人愿意找到更有趣的方式去了解他们生活的空间,包括去一座城市旅行,那种打卡拍照的旅游方式已经很不够了。所以我感觉City Walk在国内应该会成为一种趋势。

国内某旅行平台上不同城市的City Walk产品。图片来自平台截图

但是如果要说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的话,它目前的力量可能还没有那么足。我很期待当City Walk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可以去作用于一个城市,去进一步改善街道的风貌,以及各种空间细节和服务设施。

除了做City Walk分享城市文化,我也会参与一些城市更新的项目,比如上海徐汇区高安路上一家包子铺的改造,包括在高安路衡山路路口一些旧店面的更新。我会把这些城市更新的内容,融入到我的City Walk的内容里。

我希望我的活动中不光是介绍过去的上海,也会介绍到当下,希望让大家更加关注自己生活周边的街区,甚至希望能够关注到一部分这座城市的将来。

City Walk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比较小众的活动。当然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现代人的消费意识慢慢发生变化,可能也会慢慢关注到自己所生活的城市的各种亮点。

【时间轴】

04:05 外滩的“B面”也很丰富

05:49 生于上海梧桐区,从小就爱“走马路”

08:48 我的专业课要求我上街散步

12:09 在北京国子监胡同看椅子的有趣发现

14:19 纽约“第一高楼”背后的往事

18:11 为留住城市记忆,我收藏了上百块门牌

25:31 行人优先型的马路长什么样?

27:31 北京胡同里的brunch、大饼配巧克力酱、外国人和老街坊

29:55 在杭州的相亲角“路上观察”

33:57 上海为什么有那么多衣服晾在公共空间?

36:49 大家都是为什么来参加City Walk?

39:52 认识自己生活的城市,更好地利用、共创公共空间

原标题:《City Walk漫游指南,用脚步丈量自己所居住的城市 | 三明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