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年-2030年)》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史海钩沉(34)

2022-11-08 12: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今年是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第二部分、《卡塔赫纳议定书》缔约方第十次会议和《名古屋议定书》缔约方第四次会议(合称“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的主席国,将召开大会第二部分的高级别会议,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将于2022年12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届时,新的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即将诞生。让我们回眸十多年前,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年-2030年)诞生之初的行动。本文为绿会历史“史海钩沉”系列第34篇。

2011年,是我国全面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年-2030年)》的开局之年。7月8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联合发起响应该行动计划的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与会代表共同签署发布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倡议书》,提出了加快保护立法、加大资金投入及落实、科学利用生物资源、开展保护研究和实用技术研究、发挥民间公益组织作用、提倡全社会绿色消费等六项倡议。

(二零一一年)农村工作通讯 今年是我国全面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年-2030年)》的开局之年。7月8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联合发起响应该行动计划的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李克强副总理为大会作了重要批示,联合国人居署为大会发来贺信,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胡德平在会上作了演讲。来自全国自然保护区、动物园、植物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生态市、县、园区及地方生物多样性相关管理部门等的3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 (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但是目前世界上物种消亡的速度超过其自然繁殖的1000倍。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也是世界农作物起源的八大中心之一和世界四大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同样面临着生物多样性的不断丧失和流失的危机。

1992年,我国加入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1994年我国发布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有力促进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我国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大生态工程,全国85%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47%的天然湿地、20%的天然林、65%的高等植物群落类型和绝大部分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得到了保护。但近年来受粗放经营、工程建设及气候变化严重等影响,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生物物种资源流失严重的形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为了应对我国生物多样化保护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2010年9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明确了今后20年我国生 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战略与行动计划》提出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三大战略目标:即近期目标,到2015年力争使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中期目标,到 2020年努力使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流失得到基本控制;远景目标,到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保护。

据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介绍,去年是国际生物多样年,我国成立了由25个部门为成员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国家委员会,制定了活动方案,组织实施了系列活动。2011—2020年又被联合国确定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为积极推动实施联合国“2011-202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规划”,以及贯彻落实好我国《战略与行动计划》,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国家委员会将更名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成为常设机构。

在此会议上,与会代表共同签署发布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倡议书》,提出了加快保护立法、加大资金投入及落实、科学利用生物资源、开展保护研究和实用技术研究、发挥民间公益组织作用、提倡全社会绿色消费等六项倡议。

本文为绿会史海钩沉(34)系列文章。

整理/YJ 审核/绿茵 编/angel

整理时间/2022年11月3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