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MW卓越城市讲堂|徐国强:提升城市基础设施韧性
大家好,我是徐国强,在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主题是基础设施与韧性城市的关系。
首先要强调的是,城市的本质,是要素的集聚和流动。这其中不只是我们熟悉的人流、车流,和一般意义的物流,也包括我们可能忽视的生命线——物质流、能量流,还有信息流。可以说,基础设施系统在保障城市各类要素有序流动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是基础中的基础、关键中的关键。
水、电、气、网络……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甚至是维持生存所必需的。任何基础设施系统的任何环节出现状况,都可能对市民生活形成重大干扰。
欧洲许多国家,因为缺气、缺油导致系列连锁反应,市民生活状态、城市运行秩序乃至地缘政治形势,都受到重大影响;而在上海,几条水质、水量猜想传言,极短时间内就引起市民大范围恐慌。
“韧性城市”概念的提出,就是希望有效应对这种对城市运行的冲击。市政基础设施系统,本身是复杂城市系统脆弱性中的一个环节,但又同时承担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重要职能。
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又该如何提高基础设施的韧性?
城市可能遭遇的安全挑战类型很多,情况极其复杂。一般来说,有自然灾害、突发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类,数十上百种小类。
通常我们说,风险=概率×损失预期。大多数灾害事故,因其发生概率极低,所以容易被忽视。但从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营角度来说,安全是底线型的要素,防患于未然,始终是最优解。只要风险不是0,我们就应该全力以赴、做好准备。比如,以前经常说上海有魔都结界,台风来了都拐弯,今年的台风“梅花”直接登陆和穿越上海,说明这只是调侃和想象而已。
对绝大多数市民来说,灾害事故过于遥远,关于如何应对,往往仅停留在概念层面。那么,不妨假设一个情景,如果自己身处灾害事故当中,我们的行为模式、需求大概是什么样?在这样的环境下,基础设施承担了什么角色?
如果是我自己,我可能想的是:
1、当前最急迫的,我到哪里能远离灾害事故的影响范围,确保短期安全——由此引出的议题,是高覆盖率的应急避难空间和便捷可靠的疏散通道。如果受伤、被困,那么最急切的事情是,如何快速发出救援信号,得到专业救援。
2、确保自己安全之后,马上我就想到:家人怎么样、如何和他们联系、如何回到家人身边?——这需要应急通信服务保障(某种意义上,信息服务是现代人的延伸)、卫生急救、交通保障。
3、避难期间,得保证生存,保持健康——这就需要水、食物、环境、卫生防疫条件。
4、恢复之后,需要考虑,如何尽快回到令人安心的正常生活节奏——这个前提,是生命线系统恢复正常供应。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应急状态下,每个人的需求肯定是多样的、优先级是有差异的。但城市生命线系统一定是最重要的基础。
那么,这些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系统,应该怎么提高韧性?我认为,要从城市大的市政基础设施系统和社区层面的基础设施两方面努力。
(1)城市大的基础设施系统,有四个方面应该做到:必要的源头备份、完善的系统网络、良好的工程安全性、高效的应急抢修力量。
1、所谓源头备份,就是让生命线系统的源头,即城市水源地、电厂等核心节点,具备抗击一定冲击的能力。
怎么做呢?一种办法是,增加源头数量。比如供水系统,一些资源禀赋差的城市,可能只有一个水源地,一旦出现水量不足或水源地污染,会陷入全面紧急缺水状态。而上海的水源地,有长江水源地的青草沙水库、陈行水库、崇明东风西沙水库,黄浦江上游金泽水库,还预留了许多备用或应急取水口,就算个别水源地受到事故影响,也不至于对整个城市造成重大影响。另外,中国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过程中,增加清洁能源的类型和比例,也是从能源来源多样性上提高能源系统韧性。
另一种办法是,增加规模。比如,在火电厂的煤场规模上,增加储备天数,就算外部煤炭运输途径受到干扰,也能维持火电厂半个月、一个月的发电能力;又比如,提高水库的容量,拿青草沙水源地举例,库容设计考虑了每年最大的连续不可取水天数,应对咸潮入侵等情景下的持续供水能力。
2、所谓完善的系统网络,就是提高基础设施管网的冗余度,尽可能将重要的管线连成环、连成网。这样,在事故时,就算一条甚至几条干线断掉,也可通过一些节点调度,紧急将其他区域的资源供应到用户端。比如,我们几个不同水源地之间,构建了连通的原水管网。又比如,我们的电力输配网络,也能够灵活调度。
3、工程安全性比较好理解,就是提高基础设施本身的工程安全性能。这对于自然灾害比较多的城市非常关键。比如,我们的电厂、水厂,重要的基础设施,设计时都会提高设防标准,具有比较强的抗震能力的设施,结构上更可靠;沿海的一些基础设施,比如变电站、输电线路,设计中考虑了较强的防水淹、防风吹能力,防止台风对城市供电造成严重影响。
4、还有高效的应急抢修力量。我们有国内首屈一指的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还有防汛抢险、危废处置、水上清污、燃气事故等一百余支社会化专业抢修队伍,在应急状态下,遵循城市应急管理统一调度。
(2)在微观的社区层面,要抓住城市更新和基础设施智慧化两个机遇,提升社区基础设施的综合韧性。
社区层面的市政基础设施,是服务普通居民生活的末端,是我们最容易见到的,比如小区里的水泵房、变电箱、燃气管、下水道、雨水井、垃圾箱房等。
我们的城市里有一些建设年限比较久的区域。因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偏低、结构材质老化,容易发生设施故障、线路破损,成为制约市民生活品质提升的重要因素。此外,老城区还存在开敞空间不足、应急通道不畅等问题。
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增加社区公园绿地和公共通道,极大提高了应急疏散避难的能力;改造供水管网、排查燃气管隐患、更换老化电线、建设海绵城市,也降低了社区生命线设施的事故风险,提高了居民生活品质。无论成片地区的整体城市更新,还是部分社区的“微更新”,都为老城区的基础设施韧性提升,提供了良好机遇。
与传统的建设和改造手段相比,社区市政基础设施的智慧化改造,开辟了一条韧性提升的新路径。智能电表、智能水表、智能燃气表的大范围使用,为提升社区市政基础设施的监测预警能力、及时诊断生命线故障、精准判断破损部位等提供了基础。大量物联网传感器的部署和数字管网系统平台的建立,也为跟踪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运行情况、准确排查事故隐患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比如,在城市雨水排水系统中,布置一些传感器,可以准确分析管网节点的流量情况,判断暴雨期间哪些区域排水压力太大、可能出现内涝,从而及时部署应急排水除涝力量,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又比如,在城市污水系统中,布置一些特殊传感器,甚至能反向推演特征污染物的来源,从而扼杀风险传播源头。这种技术已在部分地区的病毒溯源工作、美国的地下制毒工厂追踪等场景得到了应用。
可以说,基础设施的智慧化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又一次技术革命,为韧性城市和韧性社区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更多想象空间。
当然,除了硬件系统上不断打好基础设施的韧性基础以外,还要不断做好生命线系统的安全管理和服务。比如,扩大信息开放,及时发布生命线基础设施运行动态和故障信息,提高市民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治理中的参与感,并积极引导市民安全意识觉醒,提振城市对基础设施系统的信心等。这方面,我们一直在进步,但依然有比较长的路要走,否则也不会发生几条微信聊天截图引起大范围矿泉水抢购的事情了。
城市其实就像人体。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丰富多彩的商业活动、缤纷活力的社区氛围,这些就像人体的外表。而城市基础设施就像人体内在的循环系统。供水、电力、燃气、通信,就像人体的呼吸系统和动脉网络,为城市运行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和能量,使城市维持旺盛的生命力;固废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就像人体的消化系统、静脉网络,确保城市的“新陈代谢”顺畅有序、循环可持续。
曾经有一段时期,我们的城市建设过程,步子迈得比较快,偏重于外在描绘。有些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略微滞后于城市整体发展,安全防灾方面的考虑可能更欠缺。随着市民对安全、稳定、高品质的生活需求不断提高,而基础设施逐渐老化,做好城市“内在”文章,提升基础设施系统的韧性,将成为接下来一段时期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
有幸的是,我们的城市中,有一群长期从事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运营的专业人员。他们在长期工作中,基于大量统计资料,和反复的情景分析、压力测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应急响应工作基础。各种基础设施韧性强化策略和方法,已经潜移默化应用在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
所以,请大家对我们的城市、对我们的基础设施系统、对我们广大的从业人员,抱有信心。如果遇到情况,第一时间找官方渠道,获得有根据的、最准确的信息,不要轻易信谣传谣。
当然,与城市的外在相比,市政基础设施历来不受关注,甚至是不受欢迎的。我们总在希望享受高品质市政基础设施服务的同时,又希望它们尽可能远离自己。这是长期以来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大难题。
现在,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优化设施工艺、缩小设施占用空间、减少环境影响、优化外观设计等,不断探索市政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路径。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希望市民能正确理解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对我们做出的基础设施韧性提升措施多一些关心、多一些耐心。
当我们的市民越来越认可市政基础设施的发展,甚至能够积极参与其中,我们才能说,基础设施的韧性真正落到实处。这样,我们“脆弱但又强大”的市政基础设施,才能在灾害事故来临时,让市民更安心、更放心。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